第39章 吃肉
- 飛揚(yáng)年代:從語文老師開始
- 若肖
- 2567字
- 2025-08-06 19:45:52
院門口看熱鬧的鄉(xiāng)親們?nèi)齼蓛傻厣⑷チ耍炖镞€在嘖嘖稱奇地議論著,那些話語像長了翅膀,飛快地傳遍了整個張家屯。
張家的院子終于恢復(fù)了寧靜。
但張家的氛圍,卻還沉浸在那種‘兒子出息了’‘還有人給自己兒子送禮’來的喜悅當(dāng)中。
真是揚(yáng)眉吐氣!
“快,快把肉拿進(jìn)來!”
等人都散了,趙愛英才回過神來,臉上是壓不住的喜色,她小心翼翼地抱起那一大塊豬后座。
那分量讓她一個趔趄,嘴里卻笑罵道:“這城里人就是實(shí)誠,這得有十幾斤重,咱們家一年到頭都舍不得買這么多肉!”
老百姓買肉都是一斤兩斤的買。
這十幾斤的后座。
可太多了!
上次他們張家買這么多肉的時候,還是張謙考上大學(xué),割了肉擺宴席的時候呢!
“可不是么!這城里人都有錢!家里還有那叫什么冰箱的東西,買了肉能放一兩個月都壞不了!”張工農(nóng)也背著手在屋里來回轉(zhuǎn)悠,尤其是看著桌上那一條煙兩瓶酒,嘴角的笑意就沒下來過。
他抽了口旱煙,緩緩?fù)鲁觯菬熿F都仿佛帶著幾分得色。
當(dāng)晚,張家的小院里,那口燉了半輩子菜的大鐵鍋,頭一次被這么奢侈地對待。
大塊的五花肉在鍋里翻滾著,與干土豆、干茄子和紅薯粉條一起燉得酥爛入味,那霸道的肉香味,混著大料和醬油的香氣,從廚房里飄出來,幾乎籠罩了半個巷子,引得鄰居家的小孩都扒著墻頭,一個勁兒地吸著鼻子。
家里沒有冰箱,這么大塊肉也放不住。
趙愛英手腳麻利地切下幾大塊,用油紙包了,先給村里幾家最親的親戚送了去。
等她回來時,天已經(jīng)擦黑,張工農(nóng)和張謙爺倆,就坐在院里的石桌旁,誰也沒動筷子,就這么等著她。
“媽,肉都燉好了,你也快來吃啊。”張謙起身要去拿碗筷。
“說了別等我,你們先吃。”趙愛英擺了擺手,臉上紅光滿面。
可說著的時候,她將一碗剛從鄰居家要來的新蒜苗放在桌上,又變戲法似的從兜里掏出個小碗,里面是滿滿一碗黃豆醬:“這吃肉都說膩,咱吃點(diǎn)新鮮蒜苗,加上黃豆醬,更香!”
“嗯,香。”張工農(nóng)在旁邊笑著:“這次出去咋樣?”語氣里也帶著幾分迫切知道的好奇勁。
她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拿起筷子,那股子興奮勁兒還沒過去:“你是不知道,剛才我送肉過去,謙兒的三叔公、四奶奶,拉著我的手,把你夸得喲,就跟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似的!都說你有出息,給咱們老張家,給咱們張家屯,都長了大臉了!”
“那就好!那就好!咱家謙兒就是有出息!”
張工農(nóng)在一旁聽著,美滋滋地抽著那根廉價的旱煙,嘿嘿地笑著,被太陽曬得黝黑的面龐都綻放成了花。
張謙看著父母那份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悅,心中那片因?yàn)橹厣冀K有些疏離的角落,也被這股暖流浸潤得柔軟起來。
他笑了笑,沒說話,只是默默地拿起碗,盛了滿滿一碗白米飯,又用勺子舀了滾燙的肉湯澆在上面,恭恭敬敬地遞到了母親面前。
張謙想想,他有很久沒見過父母這么開心了。
前世的他毅然決然地辭職,成了萬千北漂中的一員。
他記得自己創(chuàng)業(yè)初期,每次打電話回家,報喜不報憂,電話那頭,父母總是說著“好,好,你放手去干,家里不用你操心”。
可他知道,在那份支持的背后,是鄉(xiāng)親們多少的閑言碎語,是二老多少個輾轉(zhuǎn)難眠的夜晚。
他用半生的成功,證明了自己,可那份成功,卻終究沒能補(bǔ)償父母那些年所承受的壓力與煎熬。
想到這里,他心中不由得泛起一絲悵然,端起酒碗的手,也微微一頓。
“怎么了,謙兒?”趙愛英最是心細(xì),立刻察覺到了兒子的異樣,她放下筷子,關(guān)切地問道:“是不是……還在想余家的事?別想了,那種人家,不值得。”
張工農(nóng)也掐滅了煙,看著兒子,沉聲道:“你媽說得對。大丈夫何患無妻?你現(xiàn)在是堂堂正正的國家老師,吃公家飯的鐵飯碗!工作體面,人品端正,還怕找不到好姑娘?還是我說的那樣!是她們上趕著挑你,不是你去求著她們!”
張謙一愣,隨即明白父母是誤會了,他心中一暖,搖了搖頭:“爸,媽,我沒想那個。那事早就翻篇了,我就是覺得……有點(diǎn)對不住你們。”
“嗨,你這孩子,說的什么話。”
趙愛英聞言,眼圈卻一下子紅了,她看著桌上那盤香氣四溢的燉肉,又看了看兒子那張清瘦卻堅毅的臉,聲音里帶上了幾分憤憤不平:“要說對不住,也是他們余家對不住咱們!我剛才送肉回來,你三嬸子跟我說,她在路上碰見余家那兩口子,拉著板車,鬼鬼祟祟的,看見她扭頭就走!這是做了虧心事,沒臉見人!”
她越說越氣,指著院角那箱紅彤彤的蘋果,聲音都拔高了幾分:
“還有那箱蘋果!我剛才問了,就是他們家賣的!你說說,這兩口子,賣了這么多年的蘋果,哪回見他們給咱們家送過一個?”
“當(dāng)初求著咱們結(jié)親,拿著你爺爺跟他們家老人那點(diǎn)口頭上的娃娃親說事,非要一萬塊錢的彩禮,說是給你那個未來的老丈人救命,咱們家二話不說,東拼西湊地給了!現(xiàn)在看我兒子沒當(dāng)上大官,就想翻臉不認(rèn)人了?這是狼心狗肺!”
“咱們也不打聽打聽,這十里八鄉(xiāng)的,誰家彩禮要一萬的?那不是賣閨女是啥?頂天了五千八千的也就到頭了!咱們家那是為了救他余大寨的命!”
張工農(nóng)在一旁聽著,也是一臉的怒容,重重地哼了一聲。
張謙看著父母義憤填膺的模樣,知道自己若是不說點(diǎn)什么,這頓飯怕是都吃不安生了。
他連忙打斷道:“媽,爸,別氣了。跟他們家沒關(guān)系,這事就算過去了。等我有空,去把那一萬塊錢要回來,這事就算徹底了了。”
他話鋒一轉(zhuǎn),指了指桌上那些煙酒,臉上露出幾分為難:“我倒是覺得,今天收了學(xué)生家長這么多東西,不太好。我這當(dāng)老師的,傳出去影響不好。”
“這有什么不好的!”
趙愛英立刻反駁道,那護(hù)犢子的勁兒又上來了:“人家家長是真心實(shí)意地感謝你!這說明你教得好,把人家孩子教出息了!這是看得起你!你要是不收,那才叫不給人家面子,是看不起人家!”
張工農(nóng)也點(diǎn)了點(diǎn)頭,深以為然:“你媽說得對。咱們鄉(xiāng)下有句話,沒人請的老師,那是差老師。人家家長愿意給你送禮,說明你這個老師,當(dāng)?shù)弥担‘?dāng)?shù)煤茫∧憔桶舶残男牡厥罩@是你憑本事?lián)Q來的體面!”
張謙聞言,只能無奈地嘆了口氣。
他知道,這是時代的局限性,也是最樸素的人情世故。
在2003年的這個小縣城里,師生關(guān)系,遠(yuǎn)沒有后世那般敏感和復(fù)雜。這份厚禮,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表達(dá),是一種最直接的認(rèn)可。
他看了看父母那欣慰而驕傲的臉,又想了想自己那確實(shí)捉襟見肘的經(jīng)濟(jì)狀況,最終還是默認(rèn)了。
這份心意,他領(lǐng)了。
這份人情,他記下了。
將來,總有機(jī)會還回去的。
想通了這一點(diǎn),他拿起筷子,夾了一塊最大的,燉得最爛的肉,放進(jìn)了母親的碗里。
“媽,快吃吧,菜都快涼了。”
“哎,好,好!”趙愛英笑得合不攏嘴,院子里,再次充滿了歡聲笑語。
張謙看著這一切,眼前變得有些霧蒙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