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母親的催婚電話
- 醫心系統
- 作家MTnDQc
- 4367字
- 2025-07-24 12:30:00
護士站的掛鐘指向凌晨一點時,林薇剛把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引流管固定好。消毒水的氣味混著患者嘔吐物的酸腐味,在三層口罩后悶成黏膩的氣團,她摘下手套的瞬間,指尖在感應龍頭下沖了三分鐘,冰涼的水流卻澆不滅太陽穴突突的跳痛——那是連續三十七個小時沒合眼的后遺癥。
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機突然瘋了似的震動,震得肋骨發麻。林薇瞥了眼屏幕,“媽”字像枚燒紅的烙鐵,燙得她指尖一縮。她攥著手機躲進消防通道,鐵門把手上的銹跡蹭在掌心,像母親每次打電話時的語氣,粗糙又硌人。
“林薇!你今天必須給我說清楚!”聽筒里的聲音劈頭蓋臉砸過來,背景里傳來菜刀剁案板的悶響,“李醫生剛才把電話打到家里來了,說等了你倆小時!人家可是留洋博士,你當是菜市場的白菜,想挑就挑想扔就扔?”
林薇靠在冰冷的墻壁上,能聽見自己牙齒打顫的聲音:“上周值了三個夜班,凌晨四點才下手術臺,我真的忘了……”
“忘了?”母親的聲音陡然拔高,菜刀重重剁在案板上,“你爸走那年你說‘等評上副高就考慮’,評上副高你說‘等科室穩定就相親’,現在倒好,三十五了,連個男同事的電話都沒有!你是不是要等我跟你爸一樣躺進骨灰盒,才肯正眼看看身邊人?”
樓梯間的聲控燈突然熄滅,黑暗像浸了水的棉花,瞬間裹住林薇。她摸黑坐在臺階上,膝蓋抵著胸口,手機聽筒里傳來母親砸東西的脆響——是她陪嫁的那只青花碗,小時候總用來給林薇盛湯藥的。
“張阿姨家的女兒比你小五歲,孩子都上幼兒園了!”母親的聲音帶著哭腔,混著瓷器碎裂的碴子,“上周去給你爸掃墓,隔壁老王家的媳婦抱著孫子給我遞糖,你讓我這張老臉往哪擱?”
林薇的指甲深深摳進墻壁的裂縫,石灰粉末簌簌往下掉。“媽,婚姻不是比誰抱孫子早!”她的聲音突然拔高,驚得聲控燈“啪”地亮起,照亮她通紅的眼眶,“我每天面對的是穿孔的腸子、壞死的胰腺,不是相親桌上的咖啡杯!”
“那你倒是找個能給你收尸的人啊!”母親的哭喊像針一樣扎進耳朵,“上次你急性闌尾炎住院,護士給我打電話說你疼得打滾,身邊連個簽字的人都沒有!我連夜坐火車趕過來,看見你一個人躺在病床上啃冷面包,你知道我心有多疼嗎?”
系統突然在視野里炸開一片亂碼,緊接著是父親實驗室的背景音——老式離心機的嗡鳴里,他的聲音模糊卻清晰:“……小蕓(林薇母親的名字)就是刀子嘴,她怕薇薇一個人扛不住事……”聲音戛然而止,像被什么東西硬生生掐斷,只剩下電流的刺啦聲。
林薇的心跳漏了一拍,攥著手機的指節泛白:“媽,我爸走之前……真的跟你說過讓我早點結婚?”
“他說什么你在乎過嗎?”母親的聲音陡然尖利,“你爸彌留之際拉著我的手說‘薇薇太犟,找個性格溫和的照顧她’,你倒好,把他的話當耳旁風!上周李醫生托人來說,想跟你見一面吃頓飯,你倒好,讓人家在咖啡館等到打烊!”
“我不是故意的!”林薇吼出聲,眼淚突然砸在手機屏幕上,“上周三值夜班,凌晨兩點剛做完腸穿孔手術,早上七點又接了個腸梗阻急診,我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她抹了把臉,聲音里帶著崩潰的顫抖,“我不是不想找,是真的沒時間!”
聽筒那頭陷入死寂,只有母親壓抑的抽泣聲。林薇靠著墻壁滑坐在地,能聽見自己粗重的呼吸,像臺破舊的風箱。系統在視野邊緣彈出生理監測數據:“心率 137次/分,皮質醇水平超標 2.3倍,淚液中應激激素濃度達 89ng/ml,符合急性情緒崩潰特征。”
“你當醫生當得連家都不要了?”母親的聲音突然軟下來,帶著濃重的鼻音,“我跟你爸就你一個女兒,不求你當多大官掙多少錢,就求你平平安安,老了有人端杯熱水……”
林薇的喉嚨像被塞進一團棉花。她想起父親的葬禮上,母親抱著他的遺像,三天三夜沒合眼,鬢角的白發就是那時候冒出來的。系統突然彈出十年前的照片:十八歲的她穿著白大褂,站在醫學院門口,父親摟著母親的肩,三個人的笑容在陽光下亮得刺眼。
“下周……下周我休年假。”林薇的聲音啞得像砂紙摩擦,“我回去看您。”
“真的?”母親的聲音里突然迸出光亮,“那我讓李醫生也……”
“媽!”林薇猛地打斷,指甲掐進掌心,“我回去是陪您的,不談婚事。您要是再提,我就不回了。”
聽筒里傳來母親吸鼻子的聲音,過了好久,才聽見她悶悶地說:“行,不談婚事。我給你曬了馬齒莧,新鮮的,包你最愛吃的餃子。”
掛掉電話時,林薇的后背已經被冷汗浸透。她靠在鐵門上,看著聲控燈在黑暗中明明滅滅,自己的影子被拉得老長,像個孤零零的驚嘆號。系統重新彈出睡眠提醒,這次的字體變成了溫暖的琥珀色:“檢測到宿主情感應激,已為您匹配父親收藏的白噪音:青島海浪聲(2013年 7月錄制)。”
林薇閉上眼,果然聽見細碎的海浪聲從腦海深處涌來。十年前帶父親去青島療養,他坐在沙灘上,把錄音筆塞給她:“等你累了,就聽聽這個。大海能裝下所有煩心事,醫生的心也該像大海。”
凌晨三點,護士突然撞開消防通道的門:“林主任!3床趙老太又鬧起來了,說肚子脹得要炸開,拔掉輸液針管要出院!”
林薇趕到病房時,78歲的趙老太正揪著被子哭喊,監護儀上的心率飆到 120,像條瘋狂跳動的紅色曲線。“我不做腸鏡!死也不做!”她揮舞著枯枝似的手臂,把床頭柜上的藥盒掃到地上,玻璃藥瓶摔得粉碎,“你們就是想騙我錢!我兒子說了,這是‘氣郁’,吃他的保健品就能好!”
“老太太十年前做過腸鏡,說疼得差點暈過去,有心理陰影。”值班醫生湊過來小聲說,白大褂上沾著被老太太抓出的褶皺,“剛才她兒子打電話來,說要是我們再逼她檢查,就去醫務科告我們‘過度醫療’。”
林薇蹲下來,握住老人冰涼的手——那雙手的指關節腫得像老樹根,指甲縫里還沾著泥土,一看就是常年干農活的手。“奶奶,我給您摸摸肚子好不好?”她的聲音放得極輕,像小時候父親哄哭鬧的她,“就像您給您家孫子摸肚子那樣,輕輕的。”
老人的哭聲突然頓住,渾濁的眼睛盯著林薇。系統在視野里彈出壓力分布圖:“乙狀結腸痙攣指數 92%,降結腸積氣約 800ml,符合腸易激綜合征伴焦慮狀態。注意:患者掌心汗漬檢測到兒茶酚胺濃度超標,提示軀體化焦慮。”
林薇的手掌貼上老人的腹壁,從左下腹開始順時針揉動,指尖能清晰地摸到腸管痙攣形成的硬條索,像根打了結的麻繩。“您看,這里有氣跑呢。”她輕聲說,另一只手拿起桌上的氣球,“我們先讓氣跑出來,不做腸鏡,好不好?”
“真的?”老人的聲音帶著顫音,枯瘦的手緊緊抓住林薇的袖口,“我兒子說腸鏡會捅破腸子……”
系統突然彈出老人兒子的朋友圈截圖:某保健品公司的宣傳視頻里,他舉著口服液對著鏡頭喊:“告別痛苦腸鏡!我們的‘氣郁靈’,三天排凈腸毒!”下方標注著紅色警告:“該產品含瀉藥成分番瀉葉苷,長期服用可致腸道黑變病。”
“您兒子的心意是好的,但他可能不懂醫學。”林薇拆開一支西甲硅油,擠在勺子里遞過去,“您先吃這個,像洗潔精一樣,能把肚子里的大泡泡變成小泡泡,就不脹了。”她舉起氣球吹得鼓鼓的,“您跟著我做深呼吸,吸氣時讓氣球變大,呼氣時讓它變小,咱們把氣一點點‘吹’出來。”
趙老太半信半疑地跟著做,干癟的胸膛起伏著。林薇趁機讓護士推來肛管排氣裝置:“這個管子比吸管還軟,咱們試試讓氣從這里跑出來,就像給氣球放氣一樣,好不好?”
排氣的嘶嘶聲響起時,老人的眉頭漸漸舒展。林薇掏出手機,播放系統推薦的輕音樂(頻率 432Hz,研究顯示可降低焦慮水平),指尖輕輕拍著老人的手背:“您兒子是不是每周都給您送‘保健品’?”
老人的眼神閃爍了一下,從枕頭底下摸出個藍色藥瓶:“他說這是‘活性菌’,一千八一盒呢……”
系統瞬間彈出成分分析:“檢測到蠟樣芽孢桿菌(產氣菌)與番瀉葉苷(刺激性瀉藥),長期服用可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及菌群失調。建議立即停用,并送檢該產品至食藥監局。”林薇點開成分表給老人看:“您看,這里面的東西會讓肚子更脹,咱們先停三天,要是還脹,您再找我算賬,好不好?”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趙老太終于沉沉睡去。林薇看著監護儀上平穩的心率曲線,系統彈出治療效果評估:“腹脹緩解率 76%,焦慮量表評分從 68分降至 32分。注意:患者兒子今早八點將到院,可能引發二次沖突。”
回到辦公室,林薇在系統日志上寫下:“趙老太把對疾病的恐懼投射到腸鏡上,就像母親把對孤獨的恐懼投射到我的婚事中。她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卻忘了問問對方真正需要什么。”筆尖頓了頓,她抓起電話撥給母親。
“喂?”母親的聲音帶著剛睡醒的沙啞,背景里傳來煎鍋滋滋的聲響。
“媽,下周三我休年假。”林薇望著窗外的梧桐葉,陽光透過葉隙在桌上拼出細碎的光斑,“我回去住五天。”
“真的?”煎鍋的聲響突然停了,母親的聲音里迸出難以置信的光亮,“那我現在就去買馬齒莧,你小時候最愛吃……”
“媽,”林薇打斷她,指尖在桌面上劃出淺淺的痕,“我有個條件。”
“你說你說!”
“不許提李醫生,不許安排相親,不許翻舊賬說我爸的話。”林薇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就我們娘倆,像小時候那樣,你給我包餃子,我陪你逛菜市場。”
聽筒里傳來母親吸鼻子的聲音,過了好久,才聽見她悶悶地說:“行。但你得跟我說實話,是不是……是不是心里有人了?”
林薇笑了,眼眶卻突然熱了。系統在這時彈出父親的手寫便簽照片,是從硬盤里恢復的碎片:“薇薇,婚姻就像看病,不能急,得找對人。”字跡旁邊畫著個歪歪扭扭的笑臉,像極了父親當年陪她寫作業時的樣子。
“媽,”林薇望著照片,聲音軟下來,“等遇到了,第一個告訴你。”
掛掉電話時,張莉正好推門進來,手里捏著份腸粘連患者的會診單。“林主任心情不錯?”她的語氣里帶著不易察覺的緩和,不像往常那樣帶刺,“這個患者 AI建議立刻手術,但我總覺得風險太高,你幫看看?”
林薇接過會診單,系統立刻標注:“患者白蛋白 28g/L(正常 35-50),術后吻合口瘺風險>40%,建議先予腸內營養支持 2周。”她指著數據說:“腸道也需要休息,就像人累了要放假。”
張莉盯著屏幕上的營養指標,突然說:“上次阿米巴痢疾的病例,謝謝你。”聲音很輕,像怕被人聽見。
林薇抬頭時,正對上她躲閃的目光。系統彈出提示:“檢測到張莉敵意指數從 65%降至 32%,建議建立‘病例討論’機制促進協作。”
“下午一起查這個腸粘連患者吧。”林薇合上會診單,陽光透過窗戶落在兩人之間的空隙里,“你的手術方案加上營養支持,說不定效果更好。”
張莉愣了一下,點了點頭。走廊里傳來李明哼著歌的聲音,他手里拿著本《醫患溝通學》,扉頁上寫著:“醫學的溫度,藏在愿意傾聽的耐心里。”
林薇望著窗外的陽光,突然覺得母親的催婚電話像面鏡子,照出了藏在白大褂下的疲憊與柔軟。系統的機械音在腦海里響起,這次卻沒那么冰冷了,像父親當年在實驗室里調試儀器時,那聲帶著笑意的“搞定”。
消防通道的鐵門還開著條縫,清晨的風鉆進來,帶著住院部樓下梔子花的香氣。林薇深吸一口氣,腳步輕快地走向心理科——趙老太的兒子快到了,而她知道,解開所有心結的第一步,永遠是先聽懂對方沒說出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