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合在戶部查賬的第七日,終于從堆積如山的卷宗里扒出了關鍵線索。泛黃的賬冊上,一筆江南鹽稅的流轉記錄被人用米湯涂改過,對著燭火一照,隱約能看見“蘇“字的輪廓。
“去查,江南鹽商里,有沒有姓蘇的。“他將賬冊推給親衛,指尖因連日翻查卷宗泛著青白。
親衛剛走,吏部尚書就急匆匆闖了進來,手里攥著一份奏折,臉色煞白:“王爺,不好了!丞相在朝堂上彈劾您私通鹽商,說......說您在江南收受蘇姓商人的賄賂!“
柳合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蘇姓商人?“
“是啊!“吏部尚書擦著冷汗,“丞相還說,有賬冊為證,此刻正在御書房呈給陛下!“
柳合抓起披風就往外走,步履生風。他知道,這絕非巧合。有人想借鹽稅案扳倒他,甚至不惜偽造證據。只是他沒想到,出手的會是丞相——那個年僅弱冠、卻以雷霆手段整頓吏治的少年丞相蘇文彥。
趕到御書房時,蘇文彥正跪在地上,手里舉著一份賬冊,聲音清亮:“陛下,此乃鎮北王在江南收受蘇姓鹽商賄賂的證據,臣懇請陛下徹查!“
柳合推門而入,目光落在蘇文彥身上。少年丞相穿著一身紫色官袍,面容清俊,眉宇間竟有幾分蘇晚卿的影子。他心中一動,忽然想起蘇晚卿曾提過,她有個表侄子,自幼聰慧,被送到江南求學。
“蘇丞相,“柳合躬身行禮,目光銳利地盯著他手中的賬冊,“你說的蘇姓鹽商,不知是何人?“
蘇文彥抬頭,眼中滿是警惕和敵意:“鎮北王何必明知故問?自然是與你在江南過從甚密的蘇晚卿!“
此言一出,御書房內一片死寂。趙珩看著柳合,眼中閃過一絲探究。
柳合卻忽然笑了,笑聲在寂靜的御書房里顯得格外清晰:“蘇丞相,你可知蘇晚卿是誰?“
蘇文彥一愣:“自然是......“
“她是你姑母。“柳合打斷他,聲音平靜卻帶著千鈞之力,“你自幼被送到江南,由她照料。你啟蒙的書本,是她親手所抄;你身上的棉襖,是她連夜所縫。如今你身居高位,不思報恩,反倒構陷恩人,這就是你讀的圣賢書?“
蘇文彥臉色瞬間慘白,如遭雷擊:“你......你說什么?姑母她......她還活著?“
“托你的福,活得好好的。“柳合看著他震驚的模樣,心中忽然涌起一絲不忍,卻依舊冷聲道,“江南鹽稅案確有其事,但與蘇晚卿無關。真正私通鹽商的,是你的恩師,前江南巡撫。“
他將那份用米湯涂改的賬冊呈給趙珩:“陛下,這才是真正的賬冊。前巡撫利用蘇丞相年幼,偽造了蘇晚卿的筆跡,意圖將罪責推到鎮北王府和四王爺身上。“
趙珩翻看賬冊,臉色越來越沉。蘇文彥跪在地上,渾身顫抖,淚水不受控制地滑落:“不可能......恩師他......他不會騙我......“
“知人知面不知心。“柳合看著他,語氣緩和了幾分,“你在朝堂上嶄露頭角,自然有人想利用你。前巡撫就是看中了你與蘇晚卿的關系,才設下這個圈套。“
御書房的氣氛在沉默中變得凝重。趙珩將賬冊合上,看著蘇文彥:“蘇丞相,你可知罪?“
蘇文彥叩首在地,聲音哽咽:“臣......臣識人不明,險些構陷忠良,請陛下降罪!“
“罷了。“趙珩嘆了口氣,“念你是初犯,又是被人利用,便罰你三個月俸祿,閉門思過。“
“謝陛下!“蘇文彥叩首謝恩,起身時,目光復雜地看著柳合,“鎮北王......多謝。“
柳合微微頷首,沒有說話。
退出御書房時,蘇文彥追了上來,攔住柳合的去路:“鎮北王,姑母她......她現在何處?“
柳合看著他急切的模樣,想起蘇晚卿在江南笑靨如花的樣子,心中微動:“她在江南,過得很好。“
“我能去看她嗎?“蘇文彥眼中滿是期盼。
“時機到了,自然可以。“柳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當你的丞相,別再被人利用了。“
蘇文彥重重地點頭,看著柳合離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他一直以為姑母已經不在人世,沒想到竟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得知她的消息。而那個傳聞中冷酷無情的鎮北王,竟然會幫他,幫他的姑母。
柳合回到王府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親衛遞上一封來自江南的信,是燕敘之寫的,說蘇晚卿最近迷上了養蠶,還說要給他寄一匹親手織的綢緞。
他看著信上溫潤的字跡,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江南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
“王爺,“親衛輕聲道,“前江南巡撫已經被拿下了,供出了不少同黨。“
“知道了。“柳合將信收好,“按規矩辦。“
親衛退下后,柳合走到晚晴院,看著那株含苞待放的臘梅,忽然想起蘇文彥的樣子。少年丞相,意氣風發,卻也難免被人利用。他當年在邊關,不也一樣嗎?
北風卷著雪籽,打在窗欞上沙沙作響。柳合轉身回了書房,案上的卷宗還在等著他批閱。江南的溫暖和京城的風雪,仿佛是兩個世界。但他知道,無論身處哪個世界,他都要守護好自己想守護的人。
夜色漸深,王府里一片寂靜。只有書房的燭火,還在風雪中亮著,映照著一個權臣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