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東魯求劍·詩會暗涌

核心理念:“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蓄勢待發,劍指長安)

時間線:李白離開巴陵后,繼續東行,抵達東魯。

場景:東魯,一座以鑄劍聞名的山城,城中“劍廬”及“文會樓”。

人物:

李白:(15歲)詩武漸顯鋒芒,渴望更強的兵刃,對詩林競爭有更深理解。

魯大師:東魯鑄劍大師,性情古怪,眼光獨到,能看出李白詩武與青蓮劍的潛力。

王維(青年時期,化名):東魯詩林新秀,詩風清雅,但內心深處對李白的狂放詩風抱有隱秘的競爭與不屑。

東魯詩林盟主(或其代表):維護當地詩林秩序,對李白的到來抱有戒備。

其他東魯詩武者/文人:烘托氣氛,見證沖突。

離開巴陵,李白心中的激蕩久久未能平息。與陸游一戰,讓他對詩武江湖的理解更深了一層。他不再僅僅滿足于詩意的揮灑,更開始思考詩與劍結合的極致。青蓮劍雖已與他詩魂相融,但材質終究尋常,他渴望為它尋得更強的蛻變之法。于是,他一路向東,直奔素有“天下鑄劍之鄉”美譽的東魯。

東魯山城,依山而建,城中隨處可見鐵爐火光,叮當作響。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鐵與炭火混合的獨特氣息。李白尋訪多日,終于找到了一處隱于山林深處的“劍廬”。廬舍簡樸,卻透著一股古樸厚重之氣。

“魯大師可在?”李白抱拳,恭敬地問道。

一個須發皆白、滿臉煙灰的老者從廬內走出,他身形瘦削,卻雙臂粗壯,一雙眼睛精光四射。他打量了李白一番,目光最終落在李白腰間的青蓮劍上,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小娃子,你這劍……有趣。”

他正是魯大師,東魯最負盛名的鑄劍師。他接過李白遞上的青蓮劍,放在手中細細摩挲。劍身雖無華麗裝飾,卻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勃勃生機。魯大師閉上眼,將劍貼近耳畔,仿佛能聽到劍身深處傳來的低語。

“此劍……非凡物。它與你的詩魂融為一體,已生出靈性。尋常凡鐵,斷難承載你這般狂放詩意。”魯大師睜開眼,目光灼灼地看著李白,“你欲何為?”

李白抱拳:“晚輩欲求大師指點,助此劍蛻變,使其能承載晚輩更強的詩氣,伴我詩道求索。”

魯大師沉吟片刻,突然笑了,笑聲帶著幾分灑脫與古怪。“好!有志氣!不過,這劍的蛻變,并非易事。它需要你詩魂的滋養,更需要天地靈物的淬煉。老夫可以為你指點迷津,但能否成功,全看你自身造化。”他指了指劍廬深處的一塊巨大玄鐵,“此乃‘天外隕鐵’,若能以你詩魂引動,再輔以老夫的鑄造之法,或可助你青蓮劍更上一層樓。”

李白大喜,當即拜謝。他留在劍廬,每日除了修行詩武,便是觀摩魯大師鑄劍,感受那股“以火煉鐵,以意鑄形”的匠人精神。他發現,鑄劍之道,竟與詩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將無形之物化為有形,將心中所想凝練成真。

數日后,巴陵詩林盟主派人送來請柬,邀請李白參加在“文會樓”舉辦的詩林盛會。李白欣然前往,他想借此機會,了解東魯詩林的底蘊。

文會樓內,高朋滿座,詩氣彌漫。李白一踏入,便感受到無數或好奇、或審視的目光。他尋了個位置坐下,靜待文會開始。

不多時,一位身著青色長衫,面容清秀的青年在眾星捧月下走上高臺。他氣質儒雅,舉止從容,正是東魯詩林新秀,王維。他先是謙遜地向眾人行禮,然后緩緩吟誦起一首山水詩,詩句清麗,意境悠遠,如同水墨畫般徐徐展開,引得眾人交口稱贊。

“好詩!王公子詩風清雅,意境深遠,不愧是東魯詩林翹楚!”有人高聲贊道。

王維微微一笑,目光不經意間掃過李白,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倨傲。他知道李白在巴陵與陸游一戰之事,心中對李白這種“粗鄙”的狂放詩風頗為不屑。

輪到李白作詩時,他起身,走到高臺中央。他沒有王維那般溫文爾雅,只是隨意地站著,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窗外遠山之上。他深吸一口氣,體內詩氣轟然運轉,青蓮劍在腰間發出低沉的嗡鳴。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李白一開口,便石破天驚!他的聲音清越而狂放,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瞬間壓過了文會樓內所有嘈雜的聲音。一股無形而強大的詩氣,如同狂風般席卷全場,讓所有人都感到一股窒息般的壓迫感!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他的詩句,如同奔騰的江河,一瀉千里,沒有絲毫停頓。每一個字,都蘊含著極致的自信與狂傲,仿佛他就是那遺世獨立的仙人,藐視一切世俗禮法。詩氣具象化,竟讓文會樓內憑空生出陣陣狂風,吹得桌椅搖晃,茶杯叮當作響!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最后一句,直接點明詩題,更是將那股狂放推向極致。

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李白的詩氣所震懾。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狂悖卻又如此強大的詩文,那股直沖云霄的霸氣,讓他們的詩魂都感到顫栗。

王維的臉色變得鐵青。他引以為傲的清雅詩風,在李白這股狂風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他感受到李白詩句中蘊含的強大攻擊性,那并非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所有“循規蹈矩”的詩道理念。這讓他感到自己的詩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侮辱。

“狂妄!粗鄙!”王維猛地站起身,眼中閃爍著怒火,“你這等詩文,毫無章法,只會以蠻力震懾,豈能稱之為詩?”他手中折扇猛然展開,一股清冷而堅韌的詩氣從他身上散發開來,試圖對抗李白的狂放。

李白冷冷一笑,目光直視王維,眼中帶著一絲不屑的鋒芒:“詩道萬千,你只知其一,便敢妄言?你之詩,如溫室之花,雖美則美矣,卻經不起風雨!李某之詩,乃天地之風雷,人間之狂瀾,豈是你這等雕蟲小技可比?”

他這番話,如同利刃般直刺王維的心臟。王維臉色漲紅,他感受到李白言語中蘊含的強大詩魂壓制,竟讓他感到一陣心悸。他知道,若非在文會之上,李白恐怕早已出手。

東魯詩林盟主,一位白發老者,此刻也站起身,面色凝重。他揮了揮手,示意王維退下,然后目光落在李白身上,聲音帶著幾分威嚴:“這位小友,詩文爭鳴,本是雅事。然,言語過激,恐傷和氣。”

李白抱拳,卻不卑不亢:“晚輩只是就詩論詩,若有得罪,還請盟主見諒。只是李某以為,詩道求真,不容虛偽。”他這番話,看似解釋,實則再次強調了自己的詩道理念,也暗含對東魯詩林“虛偽”的諷刺。

盟主深深地看了李白一眼,沒有再說什么。他知道,這個少年雖然年輕,但詩魂之強,已遠超常人。今日之事,恐怕會傳遍整個東魯詩林,甚至影響到其他地方。

文會不歡而散。李白雖然震懾了全場,但也因此得罪了東魯詩林,尤其是王維。他能感受到,那些原本好奇的目光,此刻已變得警惕與排斥。

回到劍廬,魯大師早已等候。他看著李白,眼中帶著幾分贊賞,也帶著幾分擔憂。“你這小娃子,當真是一點虧都不肯吃。不過也好,詩道求真,本就該如此。只是……詩林競爭,有時比江湖廝殺更兇險。他們不會明刀明槍地來,卻會暗中使絆子,讓你寸步難行。”

李白心中一凜,他知道魯大師所言非虛。今日文會,他已感受到那股無形的排斥。但他并不后悔,他的詩道,本就不是為了取悅任何人。

“大師,晚輩明白。”李白沉聲說道,“不過,若想扶搖直上九萬里,便不能畏懼這些風雨。”

魯大師哈哈大笑,拍了拍李白的肩膀:“好!有此心境,方能成大器!明日,老夫便助你淬煉青蓮劍,讓你真正劍指長安!”

李白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東魯之行,讓他明白了詩林競爭的殘酷,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詩道。他知道,長安,那座詩林圣地,將是更大的挑戰,也是他大鵬展翅的起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山东| 泾源县| 霍州市| 远安县| 济阳县| 黔西县| 蓬溪县| 青神县| 香格里拉县| 海原县| 华阴市| 绥化市| 龙井市| 连山| 隆德县| 济源市| 鞍山市| 育儿| 逊克县| 黄大仙区| 蛟河市| 清河县| 汝城县| 巍山| 濮阳市| 文昌市| 建瓯市| 屏东县| 安福县| 稻城县| 淮滨县| 法库县| 井研县| 丁青县| 青铜峡市| 泊头市| 宣武区| 盐山县| 闸北区|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