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奇兵夜襲破敵膽

——取自《吳子·料敵》“凡戰之要,必先占其將而察其才“

貞觀十三年夏至,子夜的月光被烏云遮蔽。子午谷外的官道上,五十名新民軍士兵貓著腰疾行,腳下的石子被踩得咯吱作響,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王二柱走在最前面,手里握著一把生銹的環首刀,這是從羽林軍尸體上撿來的戰利品,刀鞘早已磨爛,刀刃卻被他磨得寒光閃閃。

“柱哥,前面就是張誠的軍營了。“身后的小個子狗剩壓低聲音,他如今是新民軍的斥候,憑著熟悉地形的本事,總能找到最隱蔽的路線。他指著遠處的燈火,那里連綿起伏的營帳像蟄伏的巨獸,轅門外的火把忽明忽暗,映著巡邏士兵的影子。

王二柱打了個手勢,隊伍立刻停下,分散隱蔽在路邊的草叢里。他數了數營門口的哨兵,足有十個,個個手持長矛,警惕地掃視著四周。張誠果然比秦將軍謹慎,連營門都守衛得如此嚴密。

“按原計劃行事。“王二柱低聲吩咐,“老三帶十人去東邊吸引注意力,其他人跟我從西邊的水溝潛入。記住,目標是糧草營,動作要快,得手后立刻撤退,在鷹嘴崖匯合。“

士兵們點點頭,握緊了手里的武器。老三是個前團練士兵,懂得些軍營的規矩,他帶著十個人悄悄繞到東邊,從懷里摸出幾個鞭炮——這是朱明特意準備的,用紅紙包裹火藥,點燃后能發出巨響,卻威力不大。

“砰!砰!砰!“

鞭炮聲突然在東邊響起,打破了夜的寂靜。營門口的哨兵果然被吸引,紛紛轉頭望去,嘴里還罵罵咧咧:“哪來的野狗在叫?“

就在此時,王二柱帶著人迅速鉆進西邊的水溝。水溝里的水齊腰深,混雜著糞便和腐爛的草木,惡臭刺鼻。士兵們咬著牙,屏住呼吸,在污水里艱難前行,鋒利的石頭劃破了腳掌也渾然不覺。

靠近糧草營時,他們聽見里面傳來鼾聲。兩個守糧的士兵正靠在糧袋上打盹,懷里還抱著酒葫蘆,地上散落著啃剩的雞骨頭。王二柱心中冷笑——這就是張誠的“精銳“,大敵當前竟還如此懈怠。

他做了個手勢,兩個士兵悄悄摸過去,用布巾捂住哨兵的嘴,將他們拖進暗處捆了起來。王二柱揮揮手,眾人立刻行動起來,將帶來的土炸彈放在糧堆周圍,小心地引出引線。

“快!還有一刻鐘換崗!“王二柱低聲催促。

就在此時,一個醉醺醺的軍官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嘴里哼著小曲:“好酒......好酒......“他看到糧堆旁的新民軍,愣了愣,剛要呼喊,就被狗剩一木棍打在頭上,軟軟地倒了下去。

“快走!“王二柱點燃引線,拉著狗剩就往外跑。導火索“滋滋“地燃燒著,在夜色中劃出明亮的火花。

跑出沒幾步,身后就傳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火光沖天而起,將夜空照得如同白晝,灼熱的氣浪夾雜著碎石撲面而來,震得人耳朵嗡嗡作響。糧草營瞬間陷入一片火海,糧袋被點燃,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被困在里面的士兵發出凄厲的慘叫。

“敵襲!敵襲!“軍營里立刻炸開了鍋,警報聲、呼喊聲、馬蹄聲混雜在一起,亂成一團。張誠穿著睡衣,提著刀從主營里沖出來,對著混亂的士兵怒吼:“慌什么!給我追!把他們抓回來碎尸萬段!“

王二柱帶著人趁亂沖出軍營,朝著鷹嘴崖的方向狂奔。身后傳來密集的腳步聲和弓箭的呼嘯聲,羽林軍已經反應過來,在后面緊追不舍。

“柱哥,小李中箭了!“一個士兵喊道。

王二柱回頭,看見一個年輕的士兵倒在地上,大腿上插著一支箭,鮮血直流。他咬咬牙,轉身將士兵背起來:“快走!別管我們!“

“要走一起走!“狗剩和幾個士兵停下來,用木棍和石頭阻擋追兵。

就在這危急時刻,路邊的密林里突然射出幾支冷箭,將追在最前面的幾個羽林軍射倒在地。王二柱一愣,只見老馬帶著十幾個百姓從林子里沖出來,手里拿著鋤頭和柴刀:“小公子料到他們會追,讓我們來接應!“

“快撤!“王二柱精神一振,背著傷員跟著老馬鉆進密林。百姓們熟悉地形,帶著他們在錯綜復雜的山道里穿梭,很快就甩掉了追兵。

當他們抵達鷹嘴崖時,天邊已經泛起魚肚白。朱明帶著醫務隊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受傷的士兵,立刻上前救治。她剪開傷口周圍的衣服,用烈酒消毒,小心翼翼地拔出箭頭,撒上草藥,再用干凈的布條包扎好。

“怎么樣?“玄昭迎上來,目光落在傷員身上,眼中滿是痛惜。

“糧草燒了大半,我們死了三個弟兄,傷了五個。“王二柱的聲音沙啞,污水和汗水混在一起,在臉上沖出一道道溝壑,“張誠那邊至少燒死了幾十個,軍營亂成一團,短期內應該不會再進攻了。“

玄昭點點頭,走到犧牲的士兵面前,默默地為他們整理好衣衫。他們都是普通的農民,本該在田里勞作,卻因為這場反抗失去了生命。他想起《子午谷法度》里的“人命至上“,心中一陣刺痛——這紙上的四個字,是用鮮血換來的。

“把他們帶回子午谷,好好安葬。“玄昭的聲音低沉,“他們的家人,由谷里供養。“

回到子午谷時,消息已經傳開。百姓們站在路邊,默默地看著歸來的隊伍,看著犧牲的士兵,看著受傷的弟兄,沒有人說話,但眼中的悲傷和憤怒卻像火焰一樣燃燒。

“張誠這個狗官!“一個老農氣得渾身發抖,“我兒子就是被他抓去當壯丁的,至今生死未卜!“

“跟他們拼了!“

“對!跟他們拼了!“

群情激憤,連原本有些猶豫的人都握緊了拳頭。玄昭知道,張誠的暴行不僅沒有打垮他們,反而讓這支隊伍更加團結。

他站上一塊巨石,高聲道:“鄉親們!弟兄們!張誠的殘暴,讓我們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他們視我們的生命如草芥,視我們的家園如糞土!但我們不怕!“他指著谷中的田地和營房,“我們有糧食,有家園,有彼此!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打不贏的仗,沒有過不去的坎!“

“對!團結一心!“

“打倒張誠!打倒趙德言!“

山谷里的呼喊聲震耳欲聾,連飛鳥都被驚得四散飛起。玄昭看著他們,突然想起自己寫的“民心如焰可燎原“,此刻他才真正明白,這火焰不僅能燒毀敵人的糧草,更能燒毀恐懼和懦弱,點燃勇氣和希望。

那日后,子午谷進入了全面備戰狀態。農務隊加快秋收,將糧食全部運進山洞儲存;工匠隊打造了更多的土炸彈和簡易兵器,甚至用竹子做了幾架投石機;軍務隊擴大到五百人,日夜操練,王二柱還根據玄昭教的兵法,編了幾句簡單的口訣:“遇敵先隱身后,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小股襲擾疲敵,大股來襲守險關。“

朱明則帶著醫務隊,教大家簡單的急救知識:“止血要按住傷口上方,骨折要找木板固定,箭傷不能直接拔箭頭......“她還組織女人們縫制了許多簡易的鎧甲,用藤條和皮革制成,雖然簡陋,卻能抵擋一些刀劍。

期間,不斷有周邊的百姓逃來子午谷。他們帶來了外面的消息:張誠因為糧草被燒,遷怒于附近的村莊,縱兵搶掠,殺害了數百無辜百姓;趙德言在長安彈劾駙馬府“私通亂匪“,皇帝雖未降罪,但駙馬府的處境愈發艱難;更南邊的州縣爆發了小規模的起義,卻很快被鎮壓下去,首領被凌遲處死,曝尸三日。

“他們把起義首領的頭掛在城樓上,說這就是'亂民'的下場。“一個逃來的書生泣不成聲,“可我親眼見過那位首領,他只是個想讓百姓吃上飯的秀才啊!“

玄昭沉默地聽著,將這些消息一一記在木板上。他知道,那位秀才的今天,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史書上的“亂臣賊子“,或許也曾是心懷蒼生的好人;而那些被歌頌的“忠臣良將“,卻可能是雙手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小公子,張誠又在谷外集結了!“老馬匆匆來報,臉上帶著驚慌,“這次來了更多的人,還有投石機!“

玄昭走到谷口,用望遠鏡——這是他根據墨家典籍自制的簡易望遠鏡——觀察敵情。只見谷外黑壓壓的一片,足有三千羽林軍,陣前擺放著幾架巨大的投石機,士兵們正在搬運石塊,顯然是準備強攻。

張誠騎著高頭大馬,站在陣前,手里揮舞著馬鞭,不知道在說些什么。他身后的士兵們舉起武器,發出陣陣吶喊,氣勢洶洶。

“他在罵我們是'亂匪',說要'替天行道'。“一個懂唇語的書生低聲翻譯。

玄昭冷笑一聲。這就是勝利者的邏輯——他們殺人放火是“替天行道“,百姓反抗就是“亂匪作亂“。他轉身對身后的新民軍士兵說:“記住他們的嘴臉。待會兒打仗,能不殺就不殺,他們也是被逼迫的百姓。但要是有人敢踏進子午谷一步,就別怪我們不客氣!“

“是!“士兵們齊聲應道,聲音洪亮,震得山谷回聲陣陣。

正午時分,張誠的進攻開始了。巨石呼嘯著飛向谷口,砸在巖壁上,碎石飛濺,塵土飛揚。羽林軍在投石機的掩護下,扛著云梯,朝著谷口沖鋒,密密麻麻的像螞蟻一樣。

“放滾木!“王二柱大喊一聲。

谷口的士兵立刻推動早已準備好的滾木巨石,朝著沖鋒的羽林軍砸去。慘叫聲此起彼伏,沖鋒的隊伍瞬間亂了陣腳。

“放箭!“

羽箭如雨點般射出,雖然箭頭多是磨尖的鐵條,卻也殺傷力十足,沖在前面的羽林軍紛紛倒下。

張誠氣得暴跳如雷,親自擂鼓助威:“沖!給我沖!第一個沖進谷的賞黃金十兩!“

重賞之下,果然有勇夫。羽林軍再次組織沖鋒,踩著同伴的尸體,終于靠近了谷口,開始架設云梯。

“用土炸彈!“玄昭喊道。

士兵們點燃土炸彈,朝著云梯扔去。爆炸聲再次響起,云梯被炸斷,爬在上面的士兵慘叫著摔了下來。

戰斗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羽林軍發動了十幾次沖鋒,都被新民軍擊退,谷口堆滿了尸體和兵器,鮮血順著山道流下,染紅了谷底的溪流。新民軍也付出了代價,二十多人犧牲,五十多人受傷,滾木和土炸彈也所剩無幾。

傍晚時分,張誠見強攻不下,只得下令撤退。他站在遠處,惡狠狠地盯著子午谷,眼神里充滿了怨毒和不甘。

玄昭站在谷口,望著夕陽下的戰場,身上的衣衫被鮮血染紅,分不清是敵人的還是自己人的。他看著犧牲的士兵,看著受傷的弟兄,看著谷中惶恐的百姓,突然感到一陣疲憊。這就是他想要的“革命“嗎?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真的值得嗎?

“阿弟,你受傷了!“朱明跑過來,發現他的手臂被碎石劃傷,鮮血正順著指尖滴落。她立刻拿出草藥,小心翼翼地為他包扎。

玄昭看著她專注的側臉,突然笑了:“阿姐,你說我們會被寫進史書嗎?“

朱明抬起頭,認真地說:“或許會,或許不會。但這重要嗎?重要的是,我們讓這些百姓多活了一天,多看到了一天的太陽。“

玄昭望著谷中升起的炊煙,望著孩子們在山洞里讀書的身影,望著士兵們互相包扎傷口的場景,心中的疲憊漸漸消散。是啊,重要的不是史書的評價,而是當下的生命。

“明天,我們主動出擊。“玄昭的眼神重新變得堅定,“張誠損失慘重,士氣低落,正是我們反擊的好時機。“

朱明沒有反對,只是輕輕握住他的手:“小心。“

貞觀十三年夏至,這場被史書稱為“子午谷之役“的戰斗,以新民軍的勝利告終。史書上輕描淡寫地記載著“終南盜匪負隅頑抗,官軍失利“,卻不會記載那些犧牲的普通士兵的名字,不會記載百姓們自發組織的接應,不會記載李玄昭在戰場上的掙扎與堅定。

夜色中,子午谷的篝火依舊明亮。玄昭知道,這場反抗之路還很長,很艱難,甚至可能沒有終點。但只要這篝火還在燃燒,只要還有一個人相信他們的理想,他們就會繼續走下去。因為他們是“新民“,是要建立新秩序的百姓;因為他們的心中,燃燒著讓天下人活得像人的火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源县| 丹巴县| 秭归县| 麻栗坡县| 泰州市| 绍兴县| 沂南县| 墨玉县| 潜山县| 汾阳市| 怀远县| 蛟河市| 镇坪县| 南京市| 邓州市| 囊谦县| 九江县| 鸡西市| 安平县| 正镶白旗| 阳山县| 苗栗县| 托克逊县| 申扎县| 望江县| 松滋市| 鹤山市| 塘沽区| 祁东县| 鹤峰县| 呼伦贝尔市| 益阳市| 社旗县| 长顺县| 共和县| 松江区| 大丰市| 高密市| 祁阳县| 龙州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