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朝堂舌戰辯新政

——取自《戰國策·齊策》“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

貞觀十四年立秋,長安的清晨帶著一絲涼意。玄昭穿著一身青色襕衫,跟在父親李道淵身后,走進了闊別多年的大明宮。宮墻高聳,琉璃瓦在晨光下閃著金光,文武百官身著朝服,分列兩側,氣氛莊嚴肅穆,卻也暗藏著無形的壓力。

當玄昭走到殿中時,不少大臣投來異樣的目光——有好奇,有輕視,也有警惕。他們中不乏曾主張“剿滅終南亂匪“的人,如今見這“亂匪頭領“竟堂而皇之地站在朝堂上,神色自然各不相同。

“臣李道淵攜子李玄昭,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道淵帶著玄昭跪地行禮。

“平身。“龍椅上的皇帝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依舊威嚴,“李玄昭,朕聽聞你在鳳翔推行新政,頗有成效?“

玄昭起身,躬身答道:“回陛下,鳳翔推行新政,非臣一人之功,實乃百姓同心協力之果。臣只是做了分內之事,讓百姓有田種、有飯吃、有書讀而已。“

“哦?“皇帝饒有興致地看著他,“何為'新政'?說來聽聽。“

玄昭定了定神,朗聲道:“鳳翔新政,核心有三:一曰'均田',按人口分配土地,讓無田百姓有田種;二曰'輕稅',只收三成糧稅,廢除苛捐雜稅,讓百姓有余糧;三曰'興民',開設醫館免費治病,設立學堂普及識字,讓百姓有尊嚴地生活。“

話音剛落,立刻有大臣出列反駁:“陛下,臣以為不妥!'均田'乃打亂祖制,土地私有自古有之,豈能隨意分配?若天下效仿,必致人心大亂!“說話的是戶部尚書,出身世家,名下田產無數。

玄昭從容回應:“尚書大人此言差矣。土地雖私有,卻不該被少數人兼并。鳳翔推行均田前,三成百姓無田可種,只能佃種豪強土地,繳五成以上地租,終年勞作卻不得溫飽。均田后,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生產積極性大增,去年糧食增產三成,稅銀雖減,國庫實際入庫卻更多。這不是亂,是興。“

另一位老臣出列道:“李公子年紀輕輕,不懂治國之難。輕稅易,養國難!朝廷要養軍隊、修水利、辦科舉,哪一樣不要錢?若都學鳳翔輕稅,國用不足,天下豈不亂套?“

“老大人此言有理,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玄昭不卑不亢,“百姓是國之根本,百姓富則國庫足。鳳翔輕稅,卻讓百姓有了余糧,余糧可換錢,可營商,市井自然繁榮。去年鳳翔商稅較往年增了五成,這便是'藏富于民,民富則國強'的道理。“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支持新政的大臣點頭稱是,反對的則面露不屑。皇帝坐在龍椅上,默默聽著,沒有表態。

這時,吏部尚書站了出來,他曾是趙德言的黨羽,雖未被清算,卻一直對玄昭心存芥蒂:“李公子口口聲聲說鳳翔好,可曾想過'無規矩不成方圓'?百姓審官,顛倒綱常;男女同權,敗壞風俗!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這話戳中了不少保守派大臣的心思,紛紛附和:“尚書大人所言極是!“

玄昭直視著吏部尚書,聲音清亮:“大人說的'規矩',是百姓餓死卻不準反抗的規矩?是女子生而卑賤的規矩?是官吏貪污卻無人敢管的規矩?鳳翔的公審堂,審的是欺壓百姓的惡官;男女同權,讓女子也能勞作生產;這些不是敗壞風俗,是讓風俗回歸正道!“

他從袖中取出那本記錄百姓疾苦的冊子,高高舉起:“陛下,臣在來長安的路上,收集了百余名百姓的遭遇。有被地主奪田的老農,有被官吏勒索的商販,有孩子病死卻沒錢醫治的母親......他們的苦難,才是真正的'國將不國'!“

玄昭走到殿中,當眾翻開冊子,聲音傳遍朝堂:“涇陽縣有佃農張老栓,種地主田畝,繳租七成,遇災年顆粒無收,地主卻逼債搶走他唯一的耕牛,致其全家餓死......“

“長安縣有醫者李時珍,開館治病,卻被醫官勒索,說他'私自行醫,擾亂醫政',沒收藥材,砸毀醫館......“

“鳳翔府外有孩童王小二,想出家太清宮讀書,卻因沒錢行賄,被道士趕出門外,凍死在雪地......“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底層百姓的血淚史。玄昭的聲音不高,卻像重錘一樣敲在每個人的心上。朝堂上鴉雀無聲,連呼吸聲都能聽見。不少正直的大臣面露不忍,甚至有人悄悄抹淚。

皇帝的臉色越來越凝重,他雖貴為天子,卻也未必知道民間竟有如此多的疾苦。

“夠了!“吏部尚書氣急敗壞地打斷,“一派胡言!你這是編造謊言,詆毀朝廷!“

“大人若不信,可傳這些百姓上殿對質!“玄昭目光銳利,“臣敢以性命擔保,冊中所言,句句屬實!“

李道淵適時出列:“陛下,玄昭所言非虛。鳳翔新政推行一年,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是臣派去的人親眼所見。臣以為,可在部分州縣試點推行,看看成效再定奪。“

幾位曾主張考察鳳翔新政的大臣也紛紛附議:“陛下,臣附議!“

皇帝沉默了良久,目光掃過朝堂上的大臣,又看了看玄昭手中的冊子,緩緩開口:“李玄昭所呈百姓疾苦,令朕痛心。鳳翔新政,雖有爭議,卻讓百姓得利。朕決定,先在關中三州試點推行均田、輕稅之法,由李玄昭協助辦理。“

他頓了頓,看向玄昭:“你暫任鳳翔團練使,兼關中新政巡查使,可直接向朕上奏。若試點成功,再議全國推廣。“

玄昭心中一喜,跪地謝恩:“臣遵旨!定不辜負陛下信任,不辜負天下百姓!“

反對的大臣還想說什么,卻被皇帝揮手制止:“此事就這么定了。退朝!“

走出大明宮,陽光灑在身上,玄昭才發現自己的后背已經濕透。這場朝堂舌戰,雖未完全說服所有人,卻讓新政邁出了關鍵一步。

“玄昭,你做得很好。“李道淵拍著他的肩膀,眼中滿是欣慰,“但你要記住,這只是開始,接下來的阻力會更大。“

玄昭點點頭,望著長安的街道:“父親放心,我不怕阻力。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再難的路我也會走下去。“

消息很快傳遍長安。支持新政的百姓歡欣鼓舞,認為終于有官能為他們做主;而豪強劣紳和保守派大臣則憂心忡忡,暗中開始策劃阻撓新政的推行。

回到駙馬府,長公主和朱明早已等候多時。得知朝堂上的結果,長公主激動得熱淚盈眶:“好孩子,你沒有辜負百姓的期望!“

朱明遞給玄昭一杯熱茶:“關中試點,責任重大,你要多保重。“她眼中帶著擔憂,卻更多的是支持。

玄昭接過熱茶,心中溫暖:“有阿姐在鳳翔主持,有父親在長安支持,我一定能做好。“

當晚,就有大臣派人送來賀禮,拉攏關系;也有匿名的恐嚇信送到府中,威脅他放棄新政。玄昭將賀禮退回,將恐嚇信付之一炬——他知道,新政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這些都是預料之中的事。

“玄昭哥,要不要我帶些弟兄去保護你?“王二柱從鳳翔趕來,帶來了新民軍的骨干,聽到有恐嚇信,頓時怒了。

玄昭搖搖頭:“不用。我們推行新政,靠的不是刀劍,是民心。只要民心在,就沒人能奈何我們。“他對王二柱說,“你帶弟兄們去關中三州,協助丈量土地,登記人口,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出半點差錯。“

王二柱用力點頭:“放心吧!“

貞觀十四年秋分,關中三州的新政試點正式開始。玄昭帶著書生和新民軍骨干,走遍三州的村莊田野,丈量土地,登記人口,廢除苛捐雜稅,開設醫館學堂。雖然遇到了不少阻力——豪強的刁難,官吏的陽奉陰違,保守派的非議,但在百姓的支持下,新政還是一步步推行開來。

玄昭知道,朝堂上的勝利只是紙上的承諾,只有讓關中的百姓真正受益,新政才能站穩腳跟。他常常想起鳳翔的麥田,想起那些笑容,這些都化作了前進的力量。

長安城的秋風吹起,帶著一絲涼意,卻也吹來了關中的好消息——試點州縣的百姓開始開墾荒地,生產積極性高漲,連空氣中都仿佛多了幾分生機。

玄昭站在長安的城墻上,望著關中的方向,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新政的路還很長,很艱難,但只要心懷百姓,堅守初心,就一定能看到天下大同的那一天。

因為民心所向,便是大勢所趨。而大勢,不可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区。| 邢台县| 长武县| 溧阳市| 冕宁县| 邢台县| 晋中市| 太保市| 历史| 岢岚县| 无为县| 滁州市| 富锦市| 福鼎市| 额济纳旗| 永泰县| 类乌齐县| 娱乐| 揭西县| 防城港市| 蓬莱市| 无为县| 云和县| 玛纳斯县| 青川县| 阿克| 定远县| 义乌市| 正蓝旗| 铜梁县| 英德市| 临武县| 连州市| 金溪县| 宁夏| 通州区| 灵石县| 新密市| 始兴县|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