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鳳翔古道起烽煙

——取自陸游《書憤》“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貞觀十三年立秋,鳳翔府的官道上塵土飛揚。李玄昭騎著一匹瘦馬走在隊伍最前面,身上的粗布道袍已洗得發白,腰間的桃木劍換成了繳獲的環首刀,刀鞘上依舊刻著“知行合一“四個字,只是邊角多了幾分實戰的磨損。

新民軍的隊伍綿延數里,近千人身著各式各樣的衣衫,手持鋤頭、木棍、刀槍,卻步伐整齊,眼神堅定。他們離開子午谷已有半月,沿途收留了不少走投無路的百姓,隊伍像滾雪球一樣越變越大。

“玄昭哥,前面就是鳳翔縣城了。“王二柱騎著馬趕來,手里揮舞著一面簡陋的旗幟,上面用炭筆寫著“新民軍“三個字,“探路的弟兄說,縣城里的守軍只有兩百,都是些老弱殘兵。“

玄昭勒住馬,望著遠處的城池。鳳翔府城墻高聳,城門緊閉,城樓上隱約可見守軍的身影,卻透著一股懶散之氣。他知道,這里的官吏和長安的趙黨是一路貨色,早已把府庫掏空,把守軍當成了盤剝百姓的工具。

“原地休整,不許擾民。“玄昭下令,“老馬,你帶幾個人去縣城外的村莊聯絡,告訴百姓我們是新民軍,是來幫他們的。朱明姐,讓醫務隊在村外搭起臨時醫棚,免費給百姓看病。“

命令一下,新民軍立刻分散開來。士兵們在路邊扎營,用自帶的干糧做飯,沒有一人擅闖村莊,沒有一人強拿百姓東西。這種紀律性,讓偷偷觀望的村民們漸漸放下了戒心。

醫棚剛搭好,就有村民抱著孩子來求醫。朱明帶著幾個醫者忙碌起來,有的給孩子退燒,有的給老人治傷,有的教婦人調理身體。她的醫術在終南山早已練得精湛,加上帶來的草藥,很快就治好了幾個疑難雜癥。

“這位姑娘真是活菩薩!“一個老婆婆看著退燒的孫子,對著朱明連連作揖,“縣太爺的醫官看病要收銀子,我們這些窮人家哪敢去啊!“

朱明笑著扶住她:“婆婆不用謝,我們新民軍就是為百姓看病的。“她讓書生把《子午谷法度》里的“人人有醫權“寫在木板上,教村民認讀。

玄昭則帶著幾個頭領走進村莊。村子里一片破敗,土坯房低矮漏風,田里的莊稼稀稀拉拉,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正追著一只瘦雞跑,看見新民軍,嚇得躲進大人懷里。

“今年的收成怎么樣?“玄昭問一個正在曬谷的老農。

老農嘆了口氣,渾濁的眼睛里滿是無奈:“苛捐雜稅多如牛毛,縣太爺要收'秋防稅',里正還要收'孝敬錢',能剩下一口吃的就不錯了。“他指了指遠處的莊園,“那是縣太爺的田,用的是我們的水,種的是我們的地,收的糧食卻全歸他!“

玄昭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那莊園高墻大院,門口還有家丁看守,與村莊的破敗形成鮮明對比。他想起《孟子》里的“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原來兩千多年過去,世道從未真正變過。

“你們就沒想過反抗?“玄昭問。

老農苦笑:“反抗?去年王家莊的人抗稅,被縣太爺派兵殺了個精光,尸體都扔去喂狗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命賤如草,哪敢反抗啊!“

玄昭沉默了。他知道,百姓的順從不是麻木,是絕望。當反抗的代價是滅門時,隱忍成了唯一的生存之道。而他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希望,給他們反抗的勇氣。

傍晚時分,老馬匆匆回來,臉色凝重:“玄昭哥,縣城里的守軍出城了,還帶了五百鄉勇,說是要來'清剿亂匪'。“

玄昭眼中閃過一絲冷意。這縣太爺倒是積極,怕是想在趙德言面前邀功。“王二柱,帶三百人去迎敵,記住'不主動傷人,不毀壞莊稼'的規矩。“他頓了頓,補充道,“把他們引到村外的開闊地,不要在村里打。“

新民軍很快列好了陣型。他們沒有鎧甲,沒有盾牌,卻站得筆直,像終南山的青松。村民們躲在村口觀望,既緊張又期盼——他們恨透了官兵,卻也怕新民軍不是對手。

守軍和鄉勇在村外列陣,為首的縣尉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地喊道:“大膽亂匪!竟敢擅闖鳳翔府!識相的趕緊投降,不然格殺勿論!“

王二柱上前一步,朗聲道:“我們是新民軍,是為百姓謀活路的隊伍!鳳翔縣太爺貪贓枉法,苛捐雜稅,你們助紂為虐,就不怕天打雷劈嗎?“

“休要妖言惑眾!“縣尉怒喝一聲,“給我沖!殺一個賞十兩銀子!“

鄉勇們貪財,率先沖了上來。他們拿著刀槍,嗷嗷叫著,卻毫無章法。王二柱不慌不忙,等他們沖到近前,突然喊道:“變陣!“

新民軍立刻分成兩隊,像兩條長龍繞到鄉勇兩側,用削尖的木棍將他們圍了起來。鄉勇們頓時慌了神,手里的刀槍也不知道該往哪砍。

“放下武器,不殺你們!“王二柱喊道。

鄉勇們本就是被強征來的百姓,哪里見過這陣仗,紛紛扔下武器跪地求饒。縣尉見狀,氣得哇哇大叫,親自提刀沖上來,卻被王二柱一棍打落馬下,捆了個結實。

守軍見頭領被俘,鄉勇投降,哪里還敢再戰,紛紛四散奔逃。這場戰斗,新民軍未損一人,就繳獲了兩百多件兵器,俘虜了三百多人。

村民們看得目瞪口呆,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歡呼:“新民軍威武!“

玄昭走到被俘的鄉勇面前,他們正瑟瑟發抖地跪著。“你們都是附近的百姓吧?“他問道。

鄉勇們點點頭,不敢說話。

“想回家的,我們發糧食;愿意加入新民軍的,我們歡迎。“玄昭的聲音平靜,“但有一條,以后不準再幫縣太爺欺壓百姓。“

鄉勇們喜出望外,紛紛表示愿意加入新民軍。那個被俘的縣尉卻梗著脖子喊道:“你們這些亂匪!敢動本官,朝廷不會放過你們的!“

玄昭看著他,冷笑道:“朝廷?哪個朝廷?是趙德言貪污賑災糧的朝廷,還是縣太爺強占民田的朝廷?這樣的朝廷,不被放過又如何?“他對王二柱說,“把他關起來,等公審堂成立了,讓百姓來審判他。“

村民們聽到這話,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活了一輩子,從未見過當官的被百姓審判。

那夜,村莊里燃起了篝火。新民軍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繳獲的糧食,唱著山歌。王二柱給大家講終南山的戰斗,朱明教孩子們認字,玄昭則和老農們討論耕作的法子。

“小公子,您真是天上派來救我們的活菩薩啊!“老農捧著一碗小米粥,顫聲說。

玄昭搖搖頭:“我不是菩薩,我也是百姓。只是我讀過幾本書,知道這世道不該是這樣的。“他望著篝火旁的人們,他們臉上的笑容純粹而溫暖,“《子午谷法度》說'民為邦本',邦就是我們自己,本就是這一碗粥,一畝田,一個家。“

一個年輕后生突然站起來,高聲道:“小公子,我們村也想加入新民軍!我們要跟著您,打倒狗官,奪回自己的田!“

“對!加入新民軍!“

越來越多的人響應,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像一曲覺醒的歌謠。

玄昭看著他們,心中充滿了力量。他知道,鳳翔府的第一顆種子已經種下。接下來,他們要攻下縣城,開倉放糧,推行《法度》,讓更多的人知道——百姓不是草芥,是天下的主人。

貞觀十三年立秋,新民軍兵不血刃地進駐了鳳翔縣城。史書上記載“亂匪李玄昭陷鳳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卻不會記載,他們打開府庫,將糧食全部分給百姓;不會記載,朱明的醫棚前排起了長隊,免費的草藥救了無數生命;不會記載,李玄昭在縣衙的墻壁上寫下的“均田免賦“四個大字,如何讓絕望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清晨的陽光照進鳳翔縣城,新民軍的士兵正在清掃街道,孩子們在廣場上讀書,老人們在城墻下曬太陽。玄昭站在縣衙門口,望著這一切,突然明白了“革命家“的終極意義——不是推翻一個王朝,是建立一種新的生活;不是成為史書的英雄,是讓每個普通人都能活得有尊嚴。

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鳳翔古道的烽煙已經升起,終南山的星火,正在關中大地上燎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州市| 克拉玛依市| 明光市| 通海县| 平和县| 庆元县| 泾川县| 延长县| 松潘县| 南康市| 瑞丽市| 连州市| 淮滨县| 宁蒗| 东方市| 竹溪县| 太原市| 苏尼特左旗| 噶尔县| 洛南县| 孟连| 巩留县| 甘德县| 灵山县| 绩溪县| 平阳县| 上林县| 孟州市| 西城区| 青田县| 呼玛县| 陆河县| 都江堰市| 丹巴县| 珠海市| 鹤壁市| 郎溪县| 靖江市| 井冈山市| 望城县|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