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忙碌的工作
- 文豪:這大叔才華橫溢
- 一切以大橘為重
- 2037字
- 2025-08-07 23:59:10
臨時采購的圖書大多數都是國外文學,按教育部門幾年前發(fā)布的一份“中學生必讀名著100本”名單來購買。
“美利堅和法蘭西文學還真多。”趙既白一眼看去,這兩國作家占據大多數。別的國家都是兩三排,而美法是滿架。
《飄》《熱愛生命》《老人與海》《巴黎圣母院》《名人傳》……都是耳熟能詳的外國作品。
慶幸的是沒瞧見《狼道》《舍得》《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三十八封信》這類書。
“我敢打賭,美利堅學校的圖書館,肯定沒幾本我們國家的書。”茍密說,“所以說我們國家的作者一點也不行。要我說,我們武統亞洲,讓他們學中文,看中文小說!”
當下還是意林讀者橫行的版本,兄弟你的想法有點極端了。
趙既白和茍密配合還不錯,特別是后者,有的是蠻勁。整個圖書館的排列采用由左至右逐位對比。先拼音收尾的字母排序,然后是數字。
“多謝小密老師,這也沒其他事兒了。”趙既白說。
“那行,沒其他事兒我就回辦公室備課了。”茍密今年二十五不到,自來熟的性子,感覺兩人共同忙活了兩三個小時,也是朋友了。
“哦對了,加個聯系方式吧。你企鵝號是多少?”走到門口,他突然轉身問。
若是微信號,趙既白能馬上報出來,就是手機號,但QQ是真記不得了。趙既白拿出手機登上網頁QQ,交換聯系方式加上了。
百花校大概是四五個老師共用一間辦公室,茍密的工位在二樓,剛走上一層,他又僵住了。
“忘了最重要的事兒……下次再說吧。”
正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茍密是想著他們可以互相交換稿件,相互指點進步。
當前也不著急的,反正是同事,見面的時間還多。茍密返回辦公室,當前有同事正在教訓學生。
相比,趙既白的“辦公室”當前只有他。
他把黑色的折疊椅擺到棕色長桌旁邊,慢悠悠坐下。
“也算過上了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報紙看一天的日子了。”
綠泡泡是什么時候上市的來著?趙既白記不清了,反正零九年沒有。
“等下個月發(fā)工資了,換個手機吧。兩個,或者是三個一起買應該有優(yōu)惠。”
當前手機都裝有java版本的手機QQ,不過他手機是好幾年前的了,版本落后。他記得弟弟手機現在都能玩“誅仙傳說”這種劇情向的游戲了。
歇了一會,趙既白真感覺自己閑不下來,三十二歲,正是奮斗的年齡!于是打電話給營業(yè)廳確定了寬帶安裝細節(jié),約定了明天傍晚七點上門安裝。
手上剛掛電話,就又拿起紙筆,開始列書單。
[《管子》《莊子》(劃掉)……]
起筆就是古典文學,劃掉莊子是因為,這本書圖書館有。反正都要學文言文,看看正好。
講真的,以后網絡文學興起,趙既白認為寫仙俠的作家都應該看看《莊子》,里面的各種奇幻描寫,即便學到皮毛,用來取功法和法寶的名,也十分好。
目前的藏書嚴重不足,趙既白寫了一串書,還有一些適合學生看的雜志。另外還有繪本,即適合三年級以下的學生看。圖書館雖開在初中部,可小學部的同學一樣可能借閱。
零零散散六百多種,趙既白沒當過圖書管理員,但昨天做的計劃是真周全。
查詢諸多圖書館的例子,按照百花校人數,可能會受歡迎的書籍購買三本。一本為樣本,另外兩本外借。其余保留兩本就行。
“還需要給圖書編個號,否則學生借書不好記錄。”
厚實的記錄本、圓珠筆,還有記號貼這些東西也要購買,趙既白打算在下午下班前報給甄主任。雖說價格也不貴,但自己購買也不行,畢竟這項目是學校的圖書館。
“第一批書大概一千八百本,加上原本的近千本圖書。等到這一批書到了,圖書館也像個樣子了。”
趙既白真沒白拿這份工資,哪怕他本身接受這份工作,只是想找個在父母看上去安穩(wěn)的活兒。本身完全沒這職業(yè)從業(yè)經驗的他,都是昨天晚上用不靈光的網速在手機上查找的。
他喜歡看《管子》,也贊同書中的一句話:解惰簡慢,以之事主則不忠,以之事父母則不孝,以之起事則不成。故曰:“怠倦者不及也。”
現在頭上沒有君王——等等好像也不一定。反正怠惰以及輕慢的態(tài)度,任何事都成功不了。想想看,趙既白沒重生時,剛從村里來大城市,和同鄉(xiāng)的一起擺攤買盜版書籍和碟子。別人在下雨無法出攤,要么就找個茶館坐下打麻將,要么就窩家里。也只有他,會去書展和簽售會當志愿者。
“我記得整個八橋鎮(zhèn)都沒圖書館吧,等我功成名就捐贈一批書,讓這圖書館成為鎮(zhèn)圖書館。”趙既白這樣想,想想自己就笑了。
因為,即便有外掛縮短奮斗時間,功成名就也不知道什么時候。
“叮嚀嚀——”
學校下課鈴聲響起,這道鈴聲和之前下課鈴聲不同。聽上去好像慢悠悠,和即將到來的人潮有點割裂。
沒錯,午餐時間到。
十二點十分打鈴,老師是可以提前十多分鐘過去,和學生錯開。不過這經驗沒人告訴趙既白,于是乎,他剛走出圖書館,就見到浩浩湯湯的人群,涌向食堂。
趙既白踏出去的腳,收回了。因為他看著孩子們眼中對食物的渴望,遠不是他能比的。
晚點再去吃。
半大小子吃飯很快的,大概在十二點四十,趙既白再去食堂,已少了非常多學生了。也沒瞧見兒子趙亞。
百花校的食堂也不開小灶什么的,就一排窗口,排隊打菜,沒更多的選擇。
“哦,新來的老師?那我給你多打點菜。”食堂阿姨這樣說,一連兩大勺紅燒肉。
總的來說,很好吃。
當趙既白吃完了,慢悠悠返回圖書館,就瞧見一群學生圍堵在那里。
要借書?不是,趙既白還看見了自己兒子趙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