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四肢發達
- 文豪:這大叔才華橫溢
- 一切以大橘為重
- 2030字
- 2025-08-08 23:58:47
里三層外三層的學生,目光直勾勾往圖書館里面探,就好像一群螞蟻,用觸角確定眼前的龐然大物,以此來確定是不是可以搬蟻巢的東西。
趙既白走過去,說,“同學們是要借書嗎?”
這句話就像龐然大物突然被拿起,受驚的螞蟻四處散去。同時還推出了一位勇敢的工蟻上去查看情況。
勇敢的工蟻是趙亞。
在同班同學、隔壁班的同學、認識和不認識的同學目光注視下,趙亞開口,“老爸,我和同學們來借書?!?
“借什么書?”趙既白看著幾排架子,“很多書你都在家里看過——這本吧?!?
手伸到前蘇聯那那一行,趙既白最終選擇了高爾基的《童年》。
“這本吧,前蘇聯文學你看得比較少。”趙既白把書遞給了趙亞,并且在厚厚的本子上記下來了,日期、書籍名字以及借書人的名字和班級。
百花校大錢沒有,小錢是批的,故此趙既白拿到經費是沒問題的。但還沒來得及去買東西,上午他把小倉庫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
“還有哪位同學要借書?”趙既白問。
借書?圍著的同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是因為“我同學爸爸是作家”而來。
“我想借書,”程娜說,“我作文比較差,老師,我該看什么書?”
“文筆差是哪方面差,是起筆就斷斷續續,還是想法流暢但不知道如何描寫?!壁w既白反問。
“老師這個有什么區別?”程娜不太能判斷。
“舉個例子,讓你寫母親,起步斷斷續續,不知道寫什么方面,是缺乏積累,就是腦袋里武器不夠多,導致關鍵時候沒東西可用?!壁w既白說,“而讓你寫母親,瞬間就能想到寫母親辛苦,還能想到寫母親加班的這個瞬間,但寫出來的東西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情感。那是文感不好,就是腦袋里武器是有很多,可缺乏對武器的理解,不知道如何用?!?
“是第二種,我是第二種,就感覺我筆下的文字跟我是不熟的。”程娜馬上說,“朱老師經常說,要借物喻人。我上次把我爸爸形容成下水道井蓋,因為平時我爸爸在家里不做事,也不引人注意,但如果沒有他肯定是不好的,我感覺非常形象。可朱老師說我這個比喻不好?!?
下水道井蓋?漏風的小棉襖啊。趙既白感覺還是自家的小棉襖暖和。
“這本《契科夫短篇集》,多看看契科夫的景色描寫?!壁w既白說,“很多時候,看完一本書,會感覺什么都沒學到是不是?”
“對對對對!”程娜點頭如搗蒜。
不止是他點頭,好多周圍的同學也點頭。特別是他們要寫什么讀后感,非要讀一本書。讀完之后唯一感覺就是,“終于讀完了,兩百多頁,咋這么多?”
“那就帶著目的來讀,比如說看這本書,同學你就可以帶著[把這些景物描寫去掉,對故事有沒有什么影響],來閱讀?!壁w既白又問,“同學,你叫什么名字?”
“程娜,工程的程。娜是蒙娜麗莎的娜?!背棠锐R上回應,“我也是三班的?!?
記錄下來,把書遞給了對方。當前沒貼編號,有編號記錄方便,整理送還的書頁方便。
趙既白再看向其他同學,實際上,初中就喜歡看書(不包括網絡小說)的學生是比較少的。
因為從小就愛看書的人,很多都是受到家庭的影響。而百花校學生們的父母……培養不起來。
看熱鬧也看完了,學生們逐漸散去。趙亞也跟著人群離開,他總感覺老爸在學校,有點怪怪的——但當前被滿腔的愉悅,打斷了想下去的思路。
為何愉悅?
說實在的,趙既白真長得人模狗樣,甚至后世做自媒體時,已經四十多,也是帥大叔,吸引了不少顏粉。
當前在學校的趙既白,讓他感覺倍有面子,那種感覺就好像他讀小學時,拿到了作文第一,站在教臺上,被老師當眾表揚。
“你爸爸感覺真的好有文化?!瘪R川攬住趙亞的肩膀,身為體育委員的他高半個頭。
“感覺講的東西通俗易懂,我就屬于第一種,腦子里空空的。”馬川說,“那個成語怎么說來著?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馬川說話真不過大腦,但在班上人緣怎么不錯,為什么呢?因為他對自己評價也是不過大腦。故此,感覺自己和他生氣,非常沒有必要。
“那你為什么剛剛不借書?”趙亞問。
“不想看。”馬川回應干凈利落。
程娜快走兩步追上兩人。
“剛才叔叔說,圖書館的書很多你都看過,是真的嗎?”程娜問。
“也不是大多數吧,只是我家里挺多書的,沒事就看看。”趙亞說。
“真厲害!”程娜夸獎。
這聲夸獎,就感覺一個冰淇淋。但這個冰淇淋不是一單單的入喉,而是整個塞到口中。一整個的甜味,甜到后腦勺都癢起來了。一整個的冰涼讓大夏天,也有絲絲涼意。
霧都被稱之為火爐,是有道理的。七月份正是太陽瘋狂的往爐子里加碳的時間。
而夏日炎炎正好眠,很多坐辦公室的人,到下午就有些打瞌睡了。
張編讓打瞌睡的同事幫忙盯一陣,他有要緊的事,必須今天辦。
七拐八拐來到個地方,張編和某位熟人聊了許久。
“老張你這是……”
“何總這么多年的兄弟了,幫幫忙。這樣,后天晚上我請你上三樓按摩!”
正規的出版社都會保留自己出版的樣書,以應對書籍損毀、補充出版物完整性。當然,最重要的是可追溯性,確保歷史記錄可查。總署和國圖要檢查的。
故此,出版物都會存有十本到二十本余量。而伴隨著書籍出版越來越多,出版社的庫存壓力也會有很大,所以就會定期捐贈一部分樣書和積壓的書給慈善組織和學校。
何總的名字叫何忠,就好像戴眼鏡一定有外號叫眼鏡,被人叫著叫著變成何總太正常了。他是出版社負責捐贈這些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