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繼續改進工藝

林濤的話像一盆冷水,澆熄了王紅林和趙建軍心頭的火熱。

“濤哥,92%的合格率,這要是放在以前,全廠都得敲鑼打鼓了!”

王紅林有些不甘心,他覺得林濤對自己人太苛刻了。

“是啊林廠長,剩下的那點,都是些老大難問題了,不好弄?!?

趙建軍也跟著附和,他這兩個星期帶著人天天泡在車間,人都瘦了一圈,現在好不容易看到成果,自然想松口氣。

林濤沒有說話,他拿起桌上一臺剛剛通過檢驗的收音機。

黑色的塑料外殼在燈光下泛著沉悶的光,不算精致,但很厚實。

他擰開旋鈕,刺啦的電流聲過后,廣播員清晰的聲音傳了出來。

他知道,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但他也清楚,軍令狀上白紙黑字寫的是95%,差一個百分點,他都得卷鋪蓋走人。

“走,去車間看看?!?

林濤放下收音機,率先走出了辦公室。

生產車間里,一股松香和機油混合的味道撲面而來。

幾十個工人坐在長條形的工作臺前,低頭忙碌著。

因為新工藝的推行,年輕工人們的干勁明顯足了很多,連帶著整個車間的氣氛都變得緊張而有序。

林濤的目光沒有在這些年輕人身上停留,而是徑直走向了車間的另一頭。

那里坐著幾個年紀偏大的老師傅,他們負責的是一些需要精細手工的工序,比如天線線圈的繞制。

一個頭發花白,戴著老花鏡的老師傅正埋頭工作。

他的手指粗糙卻異常靈活,紫銅色的漆包線在他指尖飛速纏繞,一圈又一圈,均勻的繞在小小的磁棒上。

動作行云流水,帶著一種長年累月形成的韻律感。

這是廠里的繞線高手,楊師傅。

廠里超過一半的線圈都出自他手。

林濤靜靜的站在他身后看了一會兒,沒有出聲打擾。

楊師傅的手藝無可挑剔,但他全憑手感和經驗,每一只線圈之間,都存在著肉眼無法分辨的細微差別。

在過去,這點差別無傷大雅,但現在,在其他工序都已標準化的前提下,這種“經驗之作”反而成了影響最終性能的短板。

夜深了,廠區里一片寂靜,只有幾扇窗戶還亮著燈。

林濤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里,桌上的搪瓷缸子已經沒了熱氣。

他閉上眼睛,在腦海里無聲的呼喚。

“紅星,分析當前生產流程中的瓶頸,鎖定導致合格率無法突破92%的關鍵因素。”

“正在調取生產數據,進行深度分析……”

冰冷的機械音在腦中響起,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張巨大的數據圖表。

“分析完成!當前生產瓶頸共兩點?!?

“一:關鍵元件質量不穩定。由紅旗元件廠提供的三極管9013,其電流放大倍數離散性過大,實際測試值在80至200之間劇烈波動,在新工藝要求下,此項波動導致約4%的成品出現信號接收增益不足或過飽和失真?!?

“二:天線線圈繞制工藝缺乏標準化。手工繞制的線圈電感量誤差范圍在±8%之間,直接影響調諧回路的選頻準確性,導致約2%的成品出現頻率漂移和選擇性差的問題?!?

林濤猛的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紅星給出的答案精準得可怕,直指問題的核心。

這兩個問題,一個是外部的供應鏈,一個是內部的老手藝,個個都是硬骨頭。

第二天一早,林濤沒有開技術科的會,而是直接找到了倉庫保管員老黃。

老黃是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一輩子就守著這個倉庫,精明又固執。

“林廠長,這么早找我,是要領料嗎?”

老黃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慢悠悠的問道。

“黃叔,我想看看咱們廠三極管的庫存?!?

林濤開門見山。

“都在那呢?!?

老黃指了指墻邊堆得像小山一樣的牛皮紙箱。

“紅旗元件廠上個月剛送來的,五萬只,夠咱們用上半年的了。”

林濤走過去,拆開一個紙箱,里面是一排排用防潮紙包好的三極管。

他拿起一只,黑色的樹脂封裝,細長的管腳,在1979年,這是收音機最核心的元件之一。

“黃叔,這批貨,有沒有辦法退掉一部分,或者換一批?”林濤問道。

老黃像是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手里的鑰匙串都差點掉在地上。

“退貨?換貨?”

他拔高了嗓門。

“林廠長,你開什么玩笑!這都是國家計劃調撥的,紅旗廠是咱們市定點供應單位,人家給你貨就不錯了,還想挑肥揀瘦?這批貨手續齊全,入了庫,就是咱們廠的資產,動不了了!”

林濤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他知道老黃說的是事實。

在這個年代,工廠之間不是自由買賣,而是計劃調配。

想換掉這批不合格的元件,比登天還難。

只能靠自己了。

“紅星,有沒有辦法在現有元件基礎上,進行篩選或者補償,以降低其離散性帶來的影響?”

“方案生成中……建議搭建簡易測試臺,對庫存三極管進行分檔篩選,將部分用于高頻放大電路,可將此項因素導致的不良率從4%降低至1%以下,測試臺搭建圖紙及所需元件清單已發送?!?

林濤的腦海里瞬間多出了一張清晰的電路圖。

這個方案不換元件,只靠篩選,成本極低,而且完全可行!

解決了第一個問題,林濤的心情稍微平復了一些。

他走出倉庫,徑直又回了生產車間。

楊師傅和幾個老師傅正在喝著熱茶休息,看到林濤又來了,幾人臉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楊師傅。”

林濤走到他面前,語氣十分客氣。

“林廠長,有事?”

楊師傅放下搪瓷缸子,不咸不淡的應了一聲。

“我想請您幫個忙。”

林濤從口袋里拿出一張圖紙,這是他昨晚連夜畫出來的。

“我想做個小工具,用來規范線圈的繞制。”

圖紙上畫著一個簡單的手搖式繞線器,帶著計圈器和張力控制器。

楊師傅只瞥了一眼,就把圖紙推了回來,臉色沉了下來。

“林廠長,你這是信不過我這雙手?”

他舉起自己那雙布滿老繭的手。

“我十六歲進廠,繞了三十年線圈,廠里以前的特級收音機,線圈都得我來繞,現在你要拿個破鐵疙瘩來,你這是啥意思?”

周圍的幾個老師傅也紛紛幫腔。

“就是,楊師傅的手藝,咱們廠誰不服?”

“年輕人搞技術革新是好,但不能不尊重咱們老師傅的經驗啊!”

林濤知道,硬來是行不通的。

他收起圖紙,臉上沒有絲毫不快,反而露出一個笑容。

“楊師傅,各位師傅,我絕沒有不尊重你們的意思?!?

他誠懇的說道。

“你們的經驗,是咱們廠最寶貴的財富。但是,時代在進步,技術也在發展。我不是要取代您的手藝,而是想把您的手藝,變成一個標準,讓廠里所有的線圈,都能達到您繞制的水平?!?

他頓了頓,看著楊師傅,一字一句的說道:“楊師傅,敢不敢跟我比一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古交市| 金门县| 潼关县| 维西| 宁南县| 高州市| 太仓市| 安福县| 黄石市| 湘潭市| 娄底市| 广东省| 平度市| 亳州市| 蒲江县| 青川县| 西充县| 花莲市| 清徐县| 洛扎县| 五家渠市| 河源市| 白银市| 南漳县| 新建县| 富蕴县| 榕江县| 砀山县| 平安县| 大田县| 邻水| 台中县| 汕头市| 龙江县| 桂林市| 民和| 荆门市| 墨玉县| 南靖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