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真當廠長了
書名: 開局收音機廠,你讓我造相控陣?作者名: 年輕的馬師傅本章字數: 2421字更新時間: 2025-07-18 10:24:00
三天后,海峰市收音機廠的大禮堂里黑壓壓坐滿了人。
老式的日光燈管在頭頂嗡嗡作響,忽明忽暗的光線照在每個人臉上,讓整個會場顯得格外凝重。
墻上掛著一幅已經斑駁的標語:團結就是力量。
紅色的字體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有些模糊。
臺上擺著一張長條桌,上面鋪著一塊洗得很干凈的紅桌布。
廠長老張坐在中間,左右兩側分別是幾個副廠長和科室主任。
他們的臉色都很嚴肅,仿佛在參加一場審判。
“同志們,今天我們召開全廠大會,就廠長承包制改革進行投票表決。”
老張清了清嗓子,聲音在空曠的禮堂里回蕩。
“現在有兩位同志提出了競選申請。”
臺下的工人們竊竊私語,有人不時回頭張望,尋找著坐在后排的林濤。
林濤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工作服,靜靜坐在年輕工人們中間。
他的神情很平靜,但緊握的雙手出賣了他內心的緊張。
“首先,請劉建國同志發言。”
老張的聲音傳遍全場。
劉建國站起身,整了整中山裝,走到臺前。
他拿起話筒,環視了一圈臺下的工人們。
“同志們,我在這個廠子里工作了二十多年,從一個普通工人做到今天的副廠長,對廠里的情況了如指掌。”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我們廠現在確實面臨困難,但困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天兩天就解決。”
臺下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多數是年紀較大的工人在鼓掌。
“如果大家信任我,我承諾在一年內讓廠里的情況有所好轉,兩年內實現扭虧為盈。”
劉建國說完,鞠了一躬,返回座位。
接下來輪到林濤發言。
他緩緩站起身,在眾人的目光中走向臺前。
年輕工人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但坐在前排的老師傅們大多面無表情。
“同志們,我叫林濤,今年二十六歲。”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但很快就穩定下來。
“我知道很多人覺得我年輕,覺得我不懂管理,覺得我在說大話。”
臺下傳來一陣嗤笑聲,是幾個老師傅發出的。
“但是,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林濤提高了音量。
“我們廠連續三年虧損,工人們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我們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禮堂里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在聽他說話。
“我不是在畫大餅,我是在給大家一個希望。”
林濤的聲音越來越有力。
“如果選我當廠長,我立軍令狀,三個月內讓產品合格率提升到95%以上,半年內讓廠里扭虧為盈,要是做不到,我自動辭職!”
臺下年輕工人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但前排的老師傅們依然面色凝重。
“好!既然你敢立軍令狀,那我們就給你這個機會。”
坐在臺上的老張突然開口說道。
投票結果很快出來了。
在全廠三百多名工人中,林濤得到了一百八十多票,劉建國得到了一百二十多票。
“現在我宣布,林濤同志當選為海峰市收音機廠廠長。”
老張的聲音在禮堂里回蕩。
“但是,按照他剛才的承諾,需要當著全廠工人的面立下軍令狀。”
劉建國站起身,面色嚴肅的看著林濤。
“林濤同志,你剛才說的話,現在還算數嗎?”
“當然算數。”
林濤毫不猶豫的回答。
老張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紙,遞給林濤。
“那就請你寫下軍令狀,在場所有工人都是見證人。”
林濤接過紙筆,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寫下了軍令狀的內容。
他的字跡工整有力,每一個字都寫得很認真。
寫完后,他舉起紙張,朗聲讀道:“我林濤承諾,三個月內讓產品合格率提升到95%以上,半年內讓廠里扭虧為盈,如果做不到,自動辭職,并承擔廠里的所有損失。”
臺下再次響起掌聲,但這次的掌聲顯得有些復雜,有支持,有懷疑,也有擔憂。
散會后,林濤被一群年輕工人圍在中間,他們的臉上寫滿了興奮和期待。
“林廠長,我們什么時候開始干?”
王紅林興奮的問道。
“馬上就開始。”
林濤看著圍在身邊的年輕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明天一早,技術科開會,我們先從改進生產工藝開始。”
“年輕人啊,不知道天高地厚,這個廠子,怕是要毀在他手里了。”
就在這時,幾個老師傅從旁邊走過,其中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搖了搖頭。
“三個月95%的合格率?我們干了大半輩子,都達不到這個標準,他一個毛頭小子,憑什么?”
另一個老師傅也附和。
林濤聽到了這些話,但他沒有反駁,只是靜靜的看著那些離去的背影。
他知道,現在說什么都沒用,只有用結果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第二天一早,技術科的會議室里坐滿了人。
除了林濤的核心支持者王紅林、李衛東、趙建軍之外,還有十幾個年輕的技術員和工人。
他們的臉上都寫著期待,等待著這位新廠長的第一個決定。
“同志們,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對收音機的生產工藝進行全面改革。”
林濤站在黑板前,手里拿著一支粉筆。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是焊接工藝問題。”
“現在我們的虛焊率太高,很多收音機出廠后不久就出現雜音或者無法正常工作。”
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簡單的電路圖,然后指著幾個關鍵部位說道。
“林廠長,這個問題我們也知道,但是工人們的技術水平就是這樣,很難提高。”
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提出了疑問。
“技術水平可以培訓提高,但更重要的是改進工藝流程。”
林濤在黑板上寫下了“分段預熱法”幾個字。
“我們采用分段預熱的方法,先讓焊點達到合適的溫度,然后再進行焊接,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虛焊率。”
“這個方法理論上可行,但需要重新調整生產線的節奏。”
李衛東推了推眼鏡,若有所思。
“沒錯,所以我們需要對工人進行重新培訓。”
林濤放下粉筆,轉身面對大家。
“趙建軍,你負責挑選幾個技術好的工人,先進行試驗。王紅林,你負責聯系設備科,看看能不能對現有設備進行一些小的改進。”
“好的,林廠長!”
兩人異口同聲的回答。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里,技術科的燈火通明到了深夜。
林濤帶著這群年輕人,一遍遍的試驗新的工藝流程,一次次的調整參數。
在紅星的幫助下,林濤很快就找到了最佳的工藝參數。
虛焊率從原來的15%降到了5%,產品的合格率有了顯著提升。
“林廠長,我們成功了!”
趙建軍興奮的跑進辦公室,手里拿著一份檢驗報告。
“咱們今天生產的三十臺收音機,合格率達到了92%!”
林濤接過報告,仔細看了一遍,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很好,但這還不夠,我們的目標是95%。”
“可是林廠長,92%已經是我們廠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了。”
王紅林有些激動的說道。
“我知道,但是我們不能滿足于現狀。”
林濤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外面忙碌的生產車間。
“我們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定要達到95%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