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地狼藉
- 開局收音機廠,你讓我造相控陣?
- 年輕的馬師傅
- 2440字
- 2025-07-31 08:00:00
秋風蕭瑟,吹過海峰市北郊的荒涼土地,卷起地上的枯黃落葉。
海峰市第二機械制造廠,這個曾經承載著城市工業夢想的龐然大物,此刻像一頭擱淺的巨鯨,靜靜的匍匐在鐵軌旁。
巨大的廠門銹跡斑斑,紅漆剝落,露出底下灰黑的鐵皮。
門楣上“海峰市第二機械制造廠”幾個巨大的水泥浮雕字,也因風雨侵蝕而斑駁不堪。
其中一個“械”字甚至掉了一小半,只剩下孤零零的“木”和“戈”,顯得格外蕭條。
海峰市政府大樓前,陳領導親自將一份蓋著鮮紅印章的轉讓文件交到了林濤手中。
文件不厚,但分量千鈞。
海峰市第二機械制造廠,這個曾經輝煌如今卻成為城市包袱的龐然大物,以六百萬的價格,正式劃歸新陽收音機廠名下。
這個價格是經過多方評估的,三百畝土地、成套的廠房設備、還有一條鐵路專線。
六百萬在1979年絕對是天價,但所有人都知道,新陽廠占了大便宜。
這是趙副領導親自拍板的結果,也是對林濤無償上交技術的補償。
“紅星,評估此次資產收購的財務風險。”
林濤坐在返回廠里的吉普車上,手指輕輕敲擊著膝蓋上的文件袋。
“評估完成:收購總價六百萬,分三年付清。基于新陽廠當前盈利能力及未來增長預測,年均支付二百萬在可控范圍內。”
“財務風險等級:低。但第二機械廠的改造與運營將產生持續性資金需求,建議建立專項資金儲備。”
“濤哥,咱們真把二機廠拿下了?”
王紅林坐在副駕駛,回頭看著林濤,眼神里既有興奮,也有掩飾不住的憂慮。
“六百萬啊,那得賣多少臺錄音機?”
“賬不是這么算的。”
林濤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街景,目光平靜。
“我們買下的不只是一個破舊的工廠,而是通往未來的門票。”
第二天一早,林濤便帶著王紅林和李明華,開著廠里那輛半舊的北京吉普,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駛向位于城市西郊的第二機械廠。
吉普車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顛簸著,揚起一陣灰塵。
道路兩旁的雜草已經長到半人高,顯示出這里久無人跡。
車子停在門口,三人下車。
一股混雜著鐵銹、油污和腐爛植物的氣味撲面而來。
“紅星,掃描并分析廠區環境。”
“掃描開始……環境分析:空氣中粉塵、金屬氧化物濃度超標。廠區植被過度生長,存在火災隱患。”
“部分建筑結構出現風化、腐蝕跡象。初步評估,廠區整體廢棄程度高于預期。”
“你們是干什么的?”
一個頭發花白、穿著褪色藍色工裝的老人從門衛室里走出來,他手里提著一個搪瓷缸子,警惕的打量著林濤三人。
“老師傅,我們是新陽廠的,以后這里歸我們管了。”
王紅林上前一步,遞上一根煙和相關的文件。
“你們就是新陽廠的?膽子真不小,這么個爛攤子也敢接。”
老人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驚訝,接過煙卻沒有點燃,只是夾在指間。
他叫孫福海,是二機廠的老門衛,廠子停產了,他還留在這里看門,每個月領一點微薄的生活費。
孫福海帶著他們走進了廠區。
腳下的水泥路面布滿了裂縫,縫隙里頑強的鉆出簇簇的野草。
路兩旁的廠房高大而陰沉,巨大的玻璃窗上積滿了厚厚的灰塵,有些已經破碎,露出黑洞洞的窗口,像一雙雙空洞的眼睛。
他們推開一號鍛造車間的鐵門,一股更加濃烈的機油味和金屬銹蝕的氣味嗆得人幾乎喘不過氣。
車間里光線昏暗,幾束陽光從屋頂破損的石棉瓦縫隙中射進來,在空中形成了看得見的光柱,無數塵埃在光柱中飛舞。
車間中央,幾臺巨大的空氣錘和壓力機靜靜的矗立著,像史前巨獸的骨骸。
機身上覆蓋著厚厚的油污和灰塵,控制臺上的儀表盤玻璃已經破碎,指針停在零的位置,永遠不會再動了。
“紅星,評估主要設備狀況。”
“設備掃描:空氣錘主體結構尚存,但氣動管路嚴重老化,密封件全部失效。”
“壓力機液壓系統漏油嚴重,電氣線路大面積腐蝕。修復價值低,建議整體更換。”
李明華戴上白手套,走到一臺機床前,用手抹去上面的灰塵,露出了“沈陽第一機床廠”的銘牌。
他試著轉動了一下手輪,手輪紋絲不動,已經徹底銹死。
“濤哥,這情況比我們想的要嚴重太多了。”
李明華的臉色凝重起來。
“這些設備別說用了,我看連修復的可能性都不大。”
“這哪里是工廠,簡直就是個廢鐵堆,六百萬買這么一堆廢鐵,咱們虧大了。”
王紅林用腳踢了踢地面上散落的一個齒輪零件,零件在地上滾了幾圈,發出一陣空洞的響聲。
林濤沒有說話,他繞著巨大的空氣錘走了一圈,用手敲了敲鍛錘的底座,聲音沉悶而厚實。
他抬頭看著車間高大的鋼結構屋頂,雖然布滿鐵銹,但主體框架依然堅固。
他們又接連走了幾個車間。
熱處理車間里,退火爐的爐門大敞著,里面空空如也,爐壁的耐火磚已經大片剝落。
機加工車間里,幾十臺車床、銑床、刨床整齊排列,但無一例外都銹跡斑斑,失去了往日的光澤。
唯一還算完好的,就是那條延伸至廠區深處的鐵路專線。
鐵軌在雜草的掩蓋下若隱若現,但路基看起來還很堅固。
站在廠區中央的空地上,秋風吹過,卷起幾片枯葉。
王紅林和李明華的臉上都寫滿了失望和沮喪。
眼前的景象,將他們最初的雄心壯志打得粉碎。
林濤卻顯得異常平靜,他眺望著整個廠區,腦海中,紅星正在飛速運算。
“紅星,基于當前實地勘察數據,重新規劃改造方案。”
“重新規劃中……數據修正……方案優化……規劃完成:”
“一、放棄對現有老化設備的修復,改為直接報廢處理,回收金屬資源可抵扣部分初期投入。”
“二、保留并加固所有廠房的鋼結構主體,進行全面翻新。”
“三、將原鍛造車間改造為重型沖壓車間,原熱處理車間改造為無塵精密裝配車間。”
“預計第一階段改造資金需求:一百二十萬元。預計耗時:四個月。”
一連串清晰的指令在林濤腦海中浮現。
他眼中的二機廠,不再是一片廢墟,而是一張可以肆意揮灑的巨大畫卷。
“紅林,去聯系廢品回收站,把廠里所有報廢的設備和廢鐵都處理掉。”
林濤的聲音打破了沉寂,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啊?都賣了?”
王紅林一愣。
“對,全部賣掉。”
林濤轉頭看向李明華。
“明華,你負責測繪所有廠房的結構圖,我要最精確的數據,另外,列一份我們需要采購的新設備清單,從沖壓機到精密車床,一個都不能少。”
看著林濤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王紅林和李明華仿佛也受到了感染,心中的沮喪一掃而空。
“是!”
兩人齊聲應道。
夕陽下,三人的身影在空曠的廠區里被拉得很長。
一場脫胎換骨的改造,即將在這片沉寂的土地上,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