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風聲

六月的風,裹著熱氣,吹得知青點的籬笆嘩嘩響。

許成軍捏著劉干事的便條。

便條上就三行字:“78年前推薦生可延至79年入學,全國僅三校有此政策,復大最優。速定。”

墨跡還帶著點潮濕,像是剛寫就送來的。

...

而這張便條的背后,藏著劉干事一整夜的盤算。

昨夜在文化館的煤油燈下,他翻著許成軍的手稿,想起了許志國。

這份硬氣,他記了五年。

然而,更讓他動心的是許成軍的文字。

“是塊好料。”劉干事對著手稿喃喃自語。

“得讓這娃走出去,”他在便條上重重寫下“復旦最優”,“上海風氣活,復旦平臺廣,才配得上這手文章。”

....

“復旦?”錢明啃著干硬的玉米餅湊過來,眼鏡滑到鼻尖,“真就要去上海?”

“嗯。”許成軍把便條折成方塊,塞進襯衣口袋。

錢明撓撓頭:“安徽大學不也挺好?離家近,聽說中文系老教授不少。”

“你不也說了,要試試啊!”

許成軍笑著應道。

前世在區政府整理檔案時,他見過太多關于改革開放的資料。

上海的外貿額占全國三成,南京路已經有了個體戶擺攤,連外灘的海關大樓,都開始掛出“歡迎外資”的標語。

這些,鳳陽的麥地里看不到,安徽的縣城里也聞不到,哪怕是省會合肥可能也聽不到。

這時的上海也是信息的風口。

《解放日報》的社論比別處敢說,外貿局的文件里藏著政策風向,連弄堂里的老太太都能說出幾句“經濟特區”。

對他這種帶著未來記憶的人來說,上海就像個打開的信息庫,每一條新聞都可能藏著機遇。

尤其是他寫的東西,可能比這個年代更“前衛”。

“前衛”既是機遇,更是風險。

他得找個庇護所。

“你看這個。”

許成軍從枕頭下摸出本《參考消息》,是錢明托人從縣城廢品站淘的,上面有篇短文:《上海將試辦出口加工區》。

他指著“出口加工區”五個字:“以后這里要跟外國人打交道,要懂經濟,懂外語,懂怎么跟世界接軌。”

錢明的眼睛亮了:“跟外語有關?那我考北外,以后說不定能去上海外貿局工作!”

“說不定。”

許成軍笑了。

再過幾年,上海的外貿系統會像海綿一樣吸納人才,錢明的英語本事,在那里說不定能真正派上用場。

他選擇上海有復旦的原因。

但也不只是為了復旦的文憑,更是為了踩在改革的鼓點上。

...

傍晚去大隊部蓋章時,許老實正蹲在石碾子上算賬。

“去上海讀大學?”

老隊長把煙鍋往鞋底磕了磕,滿是老繭的手在推薦表上拍了拍,“那地方洋氣得很,你能習慣?”

“去學本事。”許成軍遞過印泥盒,“學怎么讓地里的麥子賣上價,怎么讓咱村的土產走出安徽。”

他也真的希望能幫那群淳樸、熱情的人們過上好日子,

真的能頓頓吃上白面饅頭!

這話顯然戳中了許老實的心思。

老人嘆了口氣,在推薦表上按了個紅手印:“俺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你這娃看事準。”

他頓了頓,往許成軍手里塞了把炒黃豆:“公社文書說,78年的推薦名額過期作廢,就復旦能通融。可這審批得一層層往上走,從公社到縣文教局,再到省教育廳,倆月能下來不?”

這也是許成軍急的地方!

復旦9月1號開學,搞定推薦的時間還要往前趕。

哪一環卡住,就可能錯過這唯一的機會。

“試試。”他捏緊了推薦表,面上不顯,“劉干事說他認識省教育廳的人,能幫忙催。”

許老實點點頭,望著遠處的麥田出神:“上海好啊,大碼頭。俺年輕時候跑船去過一次,那樓比咱縣的煙囪還高。你去了,別忘了咱許家屯的麥子是啥味。”

-----------------

回去的路上,撞見杏花在河邊洗紅薯。

木盆里的紅薯滾圓飽滿,是剛從地窖里翻出來的。

見他過來,她手忙腳亂地把紅薯往筐里裝,水濺濕了褲腳也沒察覺。

“成軍哥,蓋章了?”她低著頭問,聲音細得像蚊子哼。

“嗯。”許成軍在她旁邊蹲下,幫著撿滾落的紅薯,“明天去縣城辦手續。”

他看著她專注的側臉,突然想起什么,輕聲問:“總聽你說縣城、上海,就沒想過出去看看?”

杏花的動作猛地頓住,手里的紅薯“咚”地掉進木盆。

她抬起頭,黝黑的臉蛋漲得通紅,像是被問住了,又像是覺得這問題很奇怪。

“出去干啥?”她飛快地搖頭,辮子上的紅頭繩晃得厲害,“家里有爹娘,地里有麥子,俺哥在部隊,俺出去了誰管這些?”

她低下頭繼續洗紅薯,水聲嘩嘩的,像是在掩飾什么:“再說,外面再好,也沒有咱村的麥子香。成軍哥你要去上海,那是你有大本事,俺就適合守著這地。”

許成軍沒再說話。

他看著她把紅薯一個個擦得干干凈凈,動作麻利又踏實。

杏花就像這黃土地里長出來的麥子,根扎得深。

“俺娘蒸了糖糕,給你裝了兩塊。”杏花從籃子底下摸出個布包,塞到他手里,“餓了吃。”

布包是用她哥的舊軍裝改的,針腳密密匝匝。

許成軍捏著溫熱的糖糕,心里泛起股說不清的滋味。

-----------------

知青點的燈亮到后半夜。

錢明在啃數學題,草稿紙上畫滿了輔助線,許成軍則在紙上列清單:

6月30日:去縣城文教局找王股長,帶齊推薦表、生產隊證明、劉干事便條。

7月5日前:拿到縣文教局審批,前往省教育廳。

8月1日前:催促省廳批復,同時聯系復旦中文系。

每一條后面都畫了個問號。

“一關一卡啊。”

同志gm尚未成功,現在仍需努力啊!

錢明揉著發酸的眼睛湊過來:“這么緊?萬一中間哪個環節慢了呢?”

“慢了就趕不上了。”

許成軍把清單折起來,窗外的月光剛好照在他臉上,一半亮一半暗。

“工農兵學員政策今年是最后一年,復旦這特批名額,過了這村沒這店。”

1979年10月,教育部就會下文徹底取消工農兵推薦制。

也就是,這是他不通過高考邁入高等院校的最后一次機會。

錢明突然說:“明天我去縣城新華書店買數學參考書,幫你再去問問劉干事。”

許成軍心里暖了暖。

這半年,錢明的眼鏡換了三回膠布,單詞本記滿了兩本,現在更是高考的緊要關頭。

可此刻,他愿意分出精力來幫自己。

一個好漢三個幫!

“謝了。”

“謝啥。”

錢明笑了,露出兩顆小虎牙,“等你到了上海,我到了BJ,寫信就用英語,我知道你英語好,幫我練練。”

許成軍也笑了。

“沒問題!”

“不過我準備提前去考點,估計不能和你一起走了。”

錢明翻出“鳳陽知青赴蚌埠高考介紹信”,上面明晃晃的寫著考點為“蚌埠二中”。

...

油燈的火苗輕輕跳著,把兩人的影子投在土墻上,忽長忽短。

遠處傳來打谷場的狗吠,還有風吹過麥秸垛的沙沙聲。

上海啊,那里沒有麥田,沒有土坯房,卻有他兩世為人都在追尋的東西。

一個能讓文字和理想都落地的地方。

離9月1號,還有63天。

他得跑快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楚雄市| 衡东县| 安仁县| 卢龙县| 怀远县| 贵阳市| 高碑店市| 鄯善县| 灵宝市| 浏阳市| 平南县| 恭城| 陵川县| 安庆市| 清水河县| 慈溪市| 海伦市| 南溪县| 仁寿县| 涞源县| 准格尔旗| 松桃| 阿合奇县| 丽江市| 五指山市| 深圳市| 淮南市| 开封县| 东光县| 玉溪市| 正阳县| 张北县| 湘阴县| 松溪县| 龙胜| 镇江市| 曲沃县| 康马县| 横山县|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