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血門長風
- 權游:血龍狂舞,但我是戴蒙黑火
- 北落鴻淵
- 3974字
- 2025-08-05 19:51:55
血門的灰石拱橋在晨霧中像一道凝固的閃電。戴蒙勒住韁繩時,兩側危崖上的城垛正泛著冷光,瞭望塔的射箭孔后隱約有甲胄反光。
當戴蒙的隊伍抵達這道扼守明月山脈的天險時,守堡騎士的喝問聲刺破了山間的寂靜:“是誰要通過血門?”
“坦格利安家族的戴蒙·黑火·坦格利安王子與蓋蕊·坦格利安公主及戴蒙王子的追隨者,”雷佛德·羅斯比上前一步,高舉著黑火劍的劍鞘,“王子率隊伍前往河間地,巡游七國。”
城垛上的守軍沉默片刻,隨即傳來沉重的鐵鏈聲。兩座瞭望塔間的石橋緩緩放下,灰石與巖壁碰撞的悶響在山谷中回蕩。
戴蒙再次勒住戰馬韁繩,天空中貪食者的漆黑色龍鱗在晨光中泛著冷光,夢火則親昵地用頭顱蹭了蹭背上的蓋蕊——少女正低頭整理著被風吹亂的裙角,側臉在霧中顯得格外柔和。
“血門騎士萊恩,恭迎王子殿下。”一個穿著銹甲的騎士從城門后走出,他的鎧甲上沾著鹽漬,顯然剛從巡邏崗位上趕來,“約伯特大人早已傳信,說您今日會過血門。”
戴蒙點頭示意,目光掃過兩側的巖壁。兩道長長的護墻嵌在陡峭的山壁上,射箭孔密密麻麻,像無數雙窺視的眼睛。
狹窄的山道僅容四騎并行,路面被馬蹄磨得光滑,隱約能看到暗紅色的痕跡——那是數百年間無數兵馬的血,浸透了這片巖石。
“按照傳統例行詢問,王子不要介意,血門是先民建的第一道墻,連哈爾克·霍爾的河嶼大軍都沒能攻破。”萊恩騎士見他關注防御,主動介紹道,“歐斯里克·艾林五世重建時,特意讓石橋離地面三丈高,想攻進來,就得先學會飛。”
戴蒙想起維桑尼亞王后騎著瓦格哈爾直飛鷹巢城的故事,嘴角莫名微微上揚:“再堅固的門,也擋不住會飛的東西。”
萊恩騎士愣了愣,隨即大笑起來:“殿下說得是!坦格利安的巨龍一來,什么門都沒用。”
穿過血門后,山道漸漸開闊。明月山脈的輪廓在身后遠去,河間地的平原如綠色的毯子在前方鋪開。
隊伍剛走出不到半日,就遇到了第一個前來投奔的人——一個背著戰斧的少年,自稱是七星城某騎士的私生子,懷里揣著半袋燕麥餅,說要跟殿下“闖出名堂”。
“留下吧。”戴蒙讓雷佛德給他安排了一匹備用馬,“會用戰斧?”少年臉一紅:“會劈柴,打架也還行。”
這只是開始。接下來的幾日,隊伍像滾雪球般不斷擴大。
鐵橡城的一個次子帶著三名侍從和兩車箭羽加入,說父親讓他“跟著王子見見世面”;
灰谷城的兩個私生子共乘一匹瘦馬趕來,他們的鎧甲銹得掉渣,卻死死攥著磨亮的長矛;
甚至有個來自海鷗鎮的商人之子追上,背著一箱子絲綢和香料,說要“給殿下的隊伍當隨軍貨郎”,只求能沾點“龍的運氣”。
“快趕上一支小軍隊了。”雷佛德清點人數時咋舌,“光騎士就有二十多個,侍從和散卒加起來快兩百了。”
戴蒙看著營地的篝火在夜色中連成一片,貪食者和夢火趴在遠處的山坡上,龍息偶爾點亮夜空。
盧伯特正在教新加入的少年們列陣,米斯·河文則被一群漁民圍著,聽他講蟹爪半島的戰事——慕頓家的私生子如今已褪去怯懦,說起戴蒙單劍劈野人頭領的場景,眼神里滿是崇拜。
“他們不是來追隨你的。”蓋蕊端著一碗熱湯走過來,梅莎麗亞跟在她身后,手里捧著疊好的繃帶,“他們更像是來尋一個機會。”
戴蒙接過湯碗,熱氣模糊了視線。他想起自己騎著貪食者剛離開君臨的那一日,在國王大道上只有幾個侍從和侍衛,如今卻已有了一支能沖鋒陷陣的隊伍。
這些人里,有想擺脫私生子身份的,有想為家族掙得榮譽的,還有單純覺得“跟著龍走準沒錯”的,但他們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帶著同一種熟悉的東西——信任。當年追隨自己掀起叛旗的那群少年也不乏如此。
“前面就是鹽場鎮了。”第五日傍晚,科林·賽提加指著遠處的海岸線喊道。
他的航海經驗此刻派上了用場,僅憑桅桿的輪廓就認出了港口。
戴蒙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螃蟹灣的碧波在夕陽下泛著金光,一座方形要塞矗立在海岸邊,城墻不高,卻很厚實,像一塊被海水泡脹的面包。
港口里停泊著幾艘漁船,漁民們正忙著收網,孩童的嬉笑聲順著風飄過來,混著咸腥的海味。
“考克斯家族的地盤。”雷佛德翻看著隨身攜帶的領主名冊,“有產騎士,不算大貴族,但據說挺有錢——鎮上的鹽場和漁場都歸他們管。”
隊伍剛到鎮口,一個穿著紅袍的信使就策馬迎了上來。
他的坐騎氣喘吁吁,顯然跑了很長的路,看到戴蒙的旗幟,立刻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殿下!龍石島的信使在此等候您三日了!”
戴蒙心中一動,剛想問話,就聽到空中傳來熟悉的龍吟。
貪食者警惕地抬起頭,夢火則不安地躁動起來——一道猩紅的影子正從云層中俯沖而下,龍鱗在夕陽下亮得刺眼。
“科拉克休!”蓋蕊失聲喊道。那戴蒙·坦格利安。當紅龍降落在鎮外的空地上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從龍背上躍下——穿著黑色皮甲,腰間別著長劍,左腿微微跛著,卻依舊帶著那股桀驁不馴的勁兒。
“喲,小戴蒙,可算等到你了。”戴蒙·坦格利安咧嘴笑著,他的拐杖在地上敲出清脆的聲響,顯然腿傷還沒好利索,“你這隊伍可真威風,比我一個人在君臨‘養傷’威風多了。”
戴蒙翻身下馬,皺眉看著他的腿:“你的腿還沒好,怎么就騎龍了?”
“王儲大人的命令,誰敢不聽?”戴蒙·坦格利安滿不在乎地擺擺手,隨即壓低聲音,“再說了,能出來透氣,瘸著也值。”
他湊近幾步,神秘兮兮地說,“偷偷告訴你,我是父親借送信的由頭讓我跑出來的,老爺子還以為我在塔樓養傷呢。”
蓋蕊走上前,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大戴蒙,貝爾隆哥哥讓你帶什么信?”
戴蒙·坦格利安看到她,脖子下意識地縮了縮,臉上的囂張瞬間收斂了大半:“小姑姑好……信在這兒呢。”他連忙從懷里掏出一卷羊皮紙,遞過來時手都有些抖。
戴蒙強忍著笑接過信,蓋蕊卻已轉身對梅莎麗亞說:“小梅,去看看鎮上有沒有干凈的旅館,給戴蒙安排個房間養傷。”語氣溫柔,眼神卻像淬了冰——自絲綢街那次后,她總覺得這個不靠譜的家伙會把自己的小戴蒙帶壞。
戴蒙·坦格利安如蒙大赦,連忙拄著拐杖跟梅莎麗亞走了,臨走前還對戴蒙擠了擠眼,嘴型無聲地說:“晚上聊。”
戴蒙展開羊皮紙,貝爾隆的字跡蒼勁有力:
“吾侄小戴蒙親啟:
聽說你在蟹爪半島后又在谷地連建奇功,甚是欣慰。奧托·海塔爾在御前彈劾你‘私聚武裝,干涉地方’,林曼·畢斯柏里也是聒噪,說你巡游耗費過巨——不必理會。君臨有我,七國上下,還沒人能憑幾句空話動坦格利安的王子。
你在心宿堡說的那句‘征服者五世孫,人瑞王之孫,伊蒙之子,貝爾隆之侄’,我聽說了。‘貝爾隆之侄’這五個字,比任何賞賜都讓我高興。你父親若在,定會為你驕傲。
繼續巡游吧,把七國的土地都踩在腳下,把封臣的聲音都記在心里。不必急著回君臨,我還沒到需要你回來‘救場’的地步。
我的侄兒、‘幼子’,愿你永遠戰無不勝,光芒萬丈。
你永遠的后盾,
叔叔貝爾隆”
最后幾個字的墨跡有些重,像是筆尖特意用力劃過。戴蒙捏著羊皮紙,眼眶卻微微發熱。
“在看什么呢?這么感動?”一個聲音從身后傳來,戴蒙·坦格利安不知何時又回來了,他的拐杖斜靠在墻上,手里端著一杯從旅館討來的麥酒,“是不是父親夸我了?”
戴蒙收起信,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夸你腿瘸了還敢騎龍。”
“那是,科拉克休可乖了,知道我腿不好,落地時都特意慢半拍。”戴蒙·坦格利安得意地揚了揚下巴,隨即抱怨起來,“說真的,小戴蒙,你不夠意思啊!蟹爪半島打野人不叫我,谷地聯軍這么大的場面也不捎上我,是不是嫌我腿瘸了拖后腿?”
“當時情況緊急,”戴蒙解釋道,“而且都是些不成氣候的野人……”
話沒說完,就見戴蒙·坦格利安扶著墻的手猛地一顫,人踉蹌著閃到一邊,臉上的嬉笑瞬間變成了緊張。
戴蒙回頭,只見蓋蕊正站在門口,臉上掛著溫柔的笑意,眼神卻像兩柄小刀子,直直射向戴蒙·坦格利安。
“大戴蒙你的腿還沒好,怎么不多歇歇?”蓋蕊走上前,自然地挽住戴蒙的胳膊,語氣甜得發膩,“梅莎麗亞說旅館的床挺軟和,要不要我讓人再給你加床被子?”
戴蒙·坦格利安咽了口唾沫,連連擺手:“不用不用!我就是來跟小戴蒙說兩句話,說完就走,說完就走!”他幾乎是逃也似的抓起拐杖,“那個……信送到了,我先回房養腿,你們聊,你們聊。”
看著他狼狽的背影,戴蒙終于忍不住笑出聲。蓋蕊嗔怪地拍了他一下:“笑什么?你跟他走太近,準沒好事。上次絲綢街……”
“知道了。”戴蒙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驅散了傍晚的涼意,“這次他就是來送信的,明天就回君臨了。”
蓋蕊這才滿意地點點頭,目光轉向窗外。鹽場鎮的港口已亮起燈火,漁船的影子在水面上搖晃,像一群安靜的水鳥。
貪食者和夢火還有科拉克休趴在鎮外的沙丘上,三頭巨龍的呼吸在夜空中凝成白霧,與星星的光交織在一起。
“鹽場鎮的考克斯伯爵派人來問,要不要去城堡里住。”梅莎麗亞從外面走進來,手里捧著一件披風,“他說鎮上的旅館太簡陋,怕委屈了殿下和公主。”
“不用了。”戴蒙接過披風,蓋在蓋蕊肩上,“就在旅館住,明天去港口看看。”他想起貝爾隆信里的話,“君臨的事,有叔叔頂著,我們繼續往前走。”
蓋蕊抬頭望著他,眼里的擔憂漸漸散去,只剩下信任:“你去哪,我就去哪。”
深夜的鹽場鎮,海浪拍打著礁石的聲音格外清晰。
戴蒙站在旅館的窗前,看著營地的篝火漸漸熄滅,只有貪食者和夢火還有科拉克休的龍息偶爾亮起,像三顆守護的星辰。
隔壁戴蒙·坦格利安的房間里傳來鼾聲,顯然已沉沉睡去——這個總惹麻煩的曾祖父“堂兄”,此刻倒像個無害的孩子。
他摸出貝爾隆的信,借著月光又看了一遍。“永遠的后盾”這幾個字,仿佛帶著龍石島的海風,溫暖而堅定。
奧托·海塔爾的彈劾、林曼·畢斯柏里的抱怨,在這份支持面前,都顯得像蚊蚋的嗡嗡聲。
“明天去寂靜島看看。”戴蒙對自己說。他記得鹽場鎮外的海灣里有這么個小島,據說住著一群沉默的修士。或許在那里,可以暫時忘掉君臨的算計,只想想腳下的路。
窗外的星星漸漸稀疏,東方泛起了魚肚白。戴蒙知道,穿過螃蟹灣進入三河流域后,河間地的河澤與平原在等著他,那里還有無數故事和挑戰。
但此刻,他的心中只有平靜——就像血門的風,穿過峽谷時再狂暴,到了平原,總會變得溫柔。
而他的隊伍,將帶著這份平靜與力量,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