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散郎
書名: 漢末昭烈行作者名: 劍閣少女本章字數: 3851字更新時間: 2025-08-02 10:26:28
簡陋的院舍前,空氣卻凝滯得如同深冬。
詔書宣讀完畢,短暫的寂靜籠罩著小院。
一旁的鮮于輔臉上很快堆起了笑意:
“玄德雖限于我朝軍功之制,此番只能擢升三爵,但這官祿可是實打實地提上來了,秩比三百石,已可掌一方小縣之政了!大漢朝廷雖有規制,卻也未曾真正埋沒英才。”
他拍了拍劉備的肩膀,眼神中滿是期許:“天使對你,可是青睞有加,日后必有倚重之處!玄德前途不可限量!”
傳旨的宦官聞言,眼神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倨傲。
他尖細的嗓音刻意拖長。
“確實如此,劉郎少年英雄,早自當尋個門路的。”
說完,那宦官嘴角便掛著一絲若有若無、意味深長的微笑。
起初,劉備尚不明其意。
直到宦官暗示到這,劉備這才明白。
原來是要捐錢買門路啊。
一股寒意,瞬間從劉備的腳底竄起。
這并非是偶然,東漢選官,有三道“捐”坎:朝廷、上官、宦官。
上官劉虞清正廉明,自不會索要分毫。
劉備這“郎中”官銜乃軍功特拜,非是花錢買來的“孝廉郎”或“貲郎”,按當今天子為拉攏寒門武人而定下的規矩,武職升遷,朝廷是不收錢的。
然而,唯獨這最后一關,宦官這一道卻如附骨之疽,避無可避。
在漢末,不行賄,還想升官?
涼州三明段颎、皇甫規、張奐何等威名?
漢末三杰皇甫嵩、朱儁、盧植何等功勛?
強如他們,若不肯屈尊折節巴結這些天子近侍,也免不了被構陷貶斥,甚至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場!
宦官索賄,這幾乎成了大漢武人晉升路上明碼標價的潛規則。
劉備面上依舊平靜,心中卻氣血翻涌。
鮮于輔久歷官場,早已洞若觀火。
他見劉備身形微僵,臉色雖未大變,但眼神深處掠過一絲冷冽與憤怒,便知這耿直的年輕人身上是榨不出油水了。
再晚一步,指不定性急如火的劉備就要拿鞭子抽這貨了。
鮮于輔臉上笑意不變,卻不動聲色地向前挪了半步,恰好擋在劉備與宦官之間。
寬大的袍袖看似隨意地一拂,實則一個沉甸甸、用上好錦緞包裹的小物件,已如游魚般滑入了那宦官寬大的袖口之中。
動作行云流水,隱蔽至極。
“玄德年少,出身寒微,家中實在清貧,且初次得授武職,尚不諳曉京中諸多人情世故。這點微末心意,乃是州君體恤下屬,恐他失禮,特意囑咐下官代為備下的。”
“樓桑村野之地,粗陋不堪,實非待客之所。下官已在廣陽城中略備薄宴,專為天使接風洗塵,還請天使移步,稍解旅途勞頓。”他微微躬身,姿態放得極低。
袖中得了實惠,那宦官臉上的冰霜瞬間消融,換上了一副春風和煦的笑容:“有勞,有勞。”
“天下都說劉使君清高,如今看來,確實高的很吶。”
“劉郎一表人才,又得州君如此器重,他日必是我大漢之棟梁!咱家今日也算結個善緣了,哈哈。”
那宦官在鮮于輔的陪同下,心滿意足地登上馬車,消失在村口揚起的塵土中。
院內的氣氛陡然一變。
“狗娘養的沒卵蛋的玩意兒,他還想勒索不成?”
一聲炸雷般的怒吼響起,張飛額角青筋暴跳,他早已沖去拿鞭子了,只是宦官跑得快,沒趕上。
“就是俺都知道,武官上任是不交錢的!這畜生!真真是該千刀萬剮!俺去收拾他。”
“益德!”劉備拉住了張飛。
“這樣的事兒,如今只怕滿天下都是。”
“能順利晉升就好,你也不想想,這大漢朝的邊塞將士有多少都被埋沒了?咱們算是幸運的,州將沒貪功,若不然這詔書上連我的名字都不會有。”
他松開手,望向遠方灰蒙蒙的天空,聲音里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沉重。
“你看這大漢天下,廟堂之上,蠅營狗茍;州郡之間,豪強橫行;底層黎庶,更是舉步維艱。世道本就艱難若此,可越是如此,我等越要把脊梁挺直,把腳下的路走正。些許齷齪,暫且忍下,莫要因小失大。”
一直沉默的關羽緩緩點頭:“兄長所言極是。此等魑魅魍魎,不過冢中枯骨,焉能阻我兄長青云之志?兄長這份憂國憂民、忍辱負重的胸襟氣度,早已超越雒陽城中那些醉生夢死的公卿!”
“彼輩碌碌,尸位素餐,終有一日,大兄必能站得比他們更高,看得比他們更遠!”
劉備看著兩人,眼中閃過一絲暖意:“云長知我!好了,回去研究研究朝廷給我加封郎中是什么意思。”
他招呼關羽,兩人轉身向屋內走去。
待劉備與關羽的身影消失在門內,一直叼著酒葫蘆、靠在院墻邊冷眼旁觀的簡雍,這才慢悠悠地走到氣呼呼的張飛身邊。
他故意用肩膀輕輕撞了一下張飛,壓低聲音:“嘿,益德啊,瞧你這火氣,憋壞了吧?想辦那沒卵子的吧?”
張飛環眼一瞪,低吼道:“想!如何不想?恨不得現在就追上去擰下他的狗頭!”
簡雍嘿嘿一笑,湊得更近,聲音幾不可聞:“想辦就去唄,尋些游俠弄死他。”
“記得,別在幽州境內動手。”
“到了冀州隨你便,死了個宦官,還不知道會有多少清流士人出來冒名頂替,他們巴不得借此揚名呢。”
張飛聞言,臉上的怒容瞬間被興奮取代:“還是憲和懂俺。”
“不是我懂你,是我懂玄德。”簡雍笑道:“剛才若不是鮮于輔再這擋著,那廝活不成了。”
……
“朝廷該不是要把備調去當三署郎吧?”
“老實說,備不想去雒陽。”
屋內,炭盆散發出微弱的暖意。
劉備、關羽、簡雍圍坐。
沒多久,參透了的簡雍道是:“玄德多慮了,郎官嘛,屬于天子禁衛的基層軍官,平日里執戟宿衛宮門,說穿了就是看大門的。但也是朝廷儲備官員的‘池子’,各地的縣令、郡守,多半是從這里面往外放的。”
“入仕途徑,無非四樣:各郡國舉孝廉為郎,世家大族子弟靠父祖余蔭直接拜郎,富戶巨賈花錢買郎,還有就是你這種,靠著在邊塞一刀一槍搏命換來的軍功特拜!”
簡雍掰著手指,語氣帶著一絲無奈:“前三條路,哪一條離得開錢和勢?真正留給寒門子弟,尤其是我們這些邊塞武夫的活路,就剩下‘玩命’這一條了!還有你這個郎中參本郡軍事,應當屬于‘散郎’。”
劉備恍然。
所謂的散郎,其實就是無固定職事的郎官。
一般見于給邊塞上立下大功的人才一個虛職作為獎勵。
例如蜀漢的姜維,就是曹魏朝廷因其父功,賜中郎,參本郡軍事。
陳登之子陳肅也當過散郎。
劉備聽著簡雍條理清晰的分析,眼中的憂慮漸漸散去:“照你這么說,這散郎之職,于我而言,倒真是件好事?”
簡雍納悶:“怎么說?”
劉備道:“邊郡人哪怕立下戰功,沒有家族基業也很難進入朝中。”
“反正郎官都是預備官員,備這種家境去了京城,在幾千名郎官里也排不上號,更別提出來當官了。”
“多半得當半輩子執戟郎,給天子看大門。”
“但邊塞就不一樣了,幽州、并州、涼州常年戰亂沒人愿意來,朝中公卿年年上書想把這三個州給廢了,好些地方職務都是空缺不滿員的。”
“朱門子弟要是被分配到邊州,寧愿棄官也不愿意來。備這在打拼,才真有晉升的機會。”
別看郎官兒俸祿低,歷史上的劉備可是一直等到黃巾之亂靠著軍功發家才有機會當上比兩百石的縣尉,不交錢賄賂督郵還保不住官兒。
有劉虞提攜,就是比單打獨斗晉升快啊。
只要鮮卑人還在,劉虞就一定會需要劉備這樣的武人。
經此一步步積攢人脈、軍功,保境安民的同時,招攬豪杰義士,靜待天時。
家境寒微,起步艱難,但只要過了這一關,在邊塞上磨練出一身戰陣之術,未來收拾那群中原諸侯,就跟捏柿子一樣簡單。
“功名半紙,不如風雪千山。”
“過了春天,看看哪個郡有沒有缺額,或許刺史能想想辦法,給我們安排過去。”
正當劉備琢磨著如何向劉虞開口時,一個意外的契機主動送上門來。
公孫瓚派人送來請柬,邀他過府飲酒。在統漠聚承諾過的,劉備自不好推辭,沒多久就入了府衙。
二人坐在寬敞的庭院中,一壇美酒擺在石桌上,兩個羽殤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
他們舉杯共飲,酒液在杯中蕩漾,閑談說到這事兒時,公孫瓚眼前一亮。
“唉!玄德,你別說,還真有個縣適合你。”
“柳城!北面對著東部鮮卑,乃是我遼西郡的門戶。”
“朝中那些郎官聽說要被分配到柳城,那是嚇得屁滾尿流,個個半道上就跑回家了。”
“這地方已經多年沒有縣長了。”
劉備倒抽一口涼氣:“柳城就算地處邊陲,條件艱苦,也不至于完全無人問津吧?一縣之長,終究是三百石的實職啊!”
公孫瓚大口飲酒,叫了聲痛快:“玄德沒當過官,這就不懂了吧,大漢有三互法,同州籍貫的人士如想當官限制得很,冀州、幽州這兩個地方,常年就缺額。”
“尤其是幽州……就在鮮卑人眼皮下,本來就沒人愿意來,一限制戶籍,更沒人來了。”
“機會是給有心人的。”
“去不去柳城,看你自己。”
劉備又道是:“備聽聞,郎官授職后,都有兩年觀政期。”
“嗨呀,都沒人去了,誰還管你觀政期啊?大漢的縣分為平縣和劇縣,劇縣專指的是那些治理棘手的縣。邊郡上的劇縣,只有狠人才能在這立足。”
“只要你敢去,有的是機遇,但多數人沒這個膽子,玄德若愿意走一趟,州里會巴不得你立刻走馬上任。”
“當初,某就是在遼東屬國當長史,帶著十幾個騎兵擊敗上百個胡人名震幽州,自此調回了涿縣當大縣的千石縣令,你瞧瞧,這滋味如何不美?”
也就是說,不需要等兩年,就有機會能直接從三百石的散郎這個虛職,空降到三百石的縣長這種實職。
哪怕危險一點,總比掛著虛職留在州里當掛件好。
劉備到不怕境遇艱難,就怕沒機會。
只要抓住機會,像這一次不就越過了階級壁壘,直接上來了嗎。
邊塞立功、治理劇縣展現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豪杰、積累實力步步高升……
這才是他劉備目下最迫切、最可行的道路!
挽救這搖搖欲墜的大漢朝?宏大的理想落在現實的土地上,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掌權!
只有攀上權力的巔峰,手握足以蕩滌污穢、重整乾坤的力量,才能實現心中的抱負。
熱血在胸中激蕩,豪情在眼中燃燒。
劉備不再猶豫,他霍然起身,端起面前的羽觴,清澈的酒液在杯中激蕩,映出他堅毅如鐵的面容。
他朝著公孫瓚,也朝著那未知而充滿挑戰的柳城方向,將杯中烈酒一飲而盡!
“多謝伯圭兄指點迷津!盛情款待,備銘記于心!”
“明日,某便修書稟明州君,請赴柳城!”
……
《后漢書?蔡邕傳》:初,朝議以州郡相黨,人情比周,乃制昏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至是復有三互法,禁忌轉密,選用艱難,幽、冀二州久缺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