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節 新的收獲與希望

夏去秋來,長楹的日子過得像溪邊的水車,規律里藏著股不停歇的勁兒。每日天不亮就爬起來,先幫著母親把豬圈里的干草鋪得厚實,看著三花和黑碳在暖陽里打盹,再揣上哥哥留下的舊書卷,蹲在灶臺邊借著柴火的光讀。

農閑時,她會和王青青去鎮上趕集。王青青的繡帕越做越精致,鴛鴦的翅膀上能看出細細的絨毛,很快就在雜貨鋪寄賣光了。長楹則把編好的竹筐賣給藥鋪,掌柜的總夸她編得密,裝草藥不漏渣。

攢下的銅板,她一分分用棉線串起來,藏在床頭的瓦罐里,罐子底下壓著張從書鋪討來的女子學院招生簡章,邊角都被摸得起了毛。

當第一片楓葉悄然飄落,長楹知道,秋至了。

清晨,霧氣還未完全散去,長楹就挎著竹籃,沿著熟悉的小路走向后山。路邊的野草掛著細密的露珠,打濕了她的褲腳,寒意順著腳踝往上躥,她卻渾然不覺,滿心都是對秋的期待。

山林里,樹葉在秋風中沙沙作響,像是在演奏一場盛大的樂章。長楹穿梭在林間,眼睛緊緊盯著地上,不放過任何一叢鮮嫩的草藥。她想著,多采些草藥,拿到鎮上換錢,就能多攢點錢交束脩。

秋至也是農忙的時節。午后,長楹回到家,哥哥長硯和母親秦素素已經在田地里忙活起來。

因為要秋收,學院都給學子們放假回家幫忙,金黃的稻穗沉甸甸地彎下了腰,像是在向辛勤的人們致敬。長楹來不及休息,趕忙加入其中。一家人分工明確,秦素素負責割稻,長硯和長楹則負責將割下的稻穗捆扎起來,再搬運到曬谷場。

太陽高懸,汗水順著他們的臉頰不停地流淌,滴落在腳下的土地里,卻沒有人喊累。

傍晚,收工回家,長楹望著院子里堆積如山的稻谷,心中滿是歡喜,今年天氣好收成也好,聽爹爹娘親說要比往年多好幾擔。

母親秦素素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桂花茶走了過來,輕輕放在她的身旁:“楹兒,歇會兒吧,喝口茶。”好的娘親。

在這個秋至的夜晚,長楹的心中既有對豐收的喜悅,也有對未來的憧憬。她深知,前方的路或許充滿挑戰,但只要一家人齊心協力,就沒有什么能夠阻擋她追逐夢想的腳步。

豐收后的日子,家中洋溢著別樣的溫馨與忙碌。

次日,長楹天不亮就起身,哥哥長硯和母親一道將稻谷攤開在院子里晾曬。陽光透過淡薄的云層,傾灑而下,照在金黃的谷粒上,閃爍著細碎的光芒。長楹手持木耙,時不時翻動著稻谷,確保每一粒都能被陽光親吻。微風拂過,帶著絲絲涼意,也送來稻谷獨有的清香。

顧大郎坐在一旁,看著妻兒女忙碌,心中滿是欣慰。雖說腿傷尚未痊愈,但他也閑不住,幫忙整理著農具,為下一季的耕種做準備。偶爾,他會起身,蹣跚著走到曬谷場邊,指導長楹如何更好地掌握翻谷的力度和節奏。長楹認真聆聽,學得有模有樣,惹得顧大郎不住點頭。

晌午時分,日頭愈發熾熱,秦素素將曬好的稻谷收攏,用簸箕篩去雜質,再裝入麻袋。長硯則在一旁幫忙,長楹將一袋袋稻谷搬到屋內儲存。三人忙得滿頭大汗,卻顧不上休息,一心想著盡快完成。顧大郎看著她們,心疼不已,趕忙進屋倒了兩碗涼茶,端出來遞給妻兒女:“歇會兒吧,喝口茶解解渴。”長楹接過茶,一飲而盡,甘甜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瞬間驅散了體內的燥熱。

忙完曬谷的活計,長楹也沒閑著,繼續編織竹筐。她熟練地拿起竹條,手指靈活地穿梭其中,不一會兒,一個精巧的竹筐便初具雛形。她想著,多編些竹筐,拿到鎮上賣了,就能多攢些錢,為父親買藥,也為自己報考女子學院增添一份希望。

夜幕降臨,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就著月光吃晚飯。桌上擺著簡單的飯菜,有母親腌制的咸菜、自家種的青菜,還有秋收時新打的稻米煮成的米飯。盡管飯菜樸素,但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享受著這片刻的寧靜與幸福。

晚飯后,長硯叫妹妹長楹拿出書籍,坐在院子里借著月光復習功課。她輕聲誦讀著策論要點,長硯時而給她講解里面的意思,長楹就停下思考,時而在紙上寫寫畫畫。

母親在一旁做著針線活,時不時抬頭看看兒女女兒,眼中滿是溫柔與鼓勵。父親則坐在搖椅上,輕輕搖晃著,手中的蒲扇有一下沒一下地扇著,為長楹驅趕蚊蟲。

夜深了,長硯叫長楹放下書本回房休息。躺在床上,她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她暗暗發誓,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負家人的期望,考上女子學院,讓自己的人生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

眨眼睛哥哥長硯的假期也到,這大半個月長楹從哥哥那里學到了不少學問,《論語》也學的更明白了。

送哥哥回書院讀后,長楹開啟她秋季上山打野的日常,她和家人決定明年參加春季女子學院的招收名額,所以接下來的時間,長楹現在的任務是掙更多的時間。

現在田地里的活忙的也差不多,家里有顧大郎照看,大夫才給顧大郎復查過,現在不用拄拐也能走十來步,大夫說了一天走會兒,不能走太久,來年春天就能痊愈,不過和正常人比起來,還是要差點,不能扛重東西,這對于長楹一家來說可真是好消息了,剩下一些,母親秦素素也能慢慢做完了。

天剛蒙蒙亮,長楹就背竹簍挎著竹籃出了門。晨露把山路浸得發潮,草葉上的水珠打濕了她的布鞋,走起來咯吱咯吱響,倒像是給這寂靜的山林配了段輕快的調子。她沿著人們踩熟的小徑往深處走,眼尖地瞥見路邊灌叢里藏著幾顆紅瑪瑙似的果子,伸手一摘,酸棗的酸氣直往鼻尖鉆,她忍不住咬了一小口,酸得瞇起眼,倒把困意全驅散了。

越往山里走,野果的氣息就越濃。她熟門熟路地繞到那棵老火棘樹下,枝椏上掛滿了圓滾滾的紅果,像誰把星星串在了枝頭。長楹踮起腳夠高處的果子,竹籃在臂彎里晃悠,偶爾有熟透的火棘果掉進去,發出“咚”的輕響,倒像在給她伴奏。正摘得興起,忽然聽見頭頂有“撲棱”聲,抬頭一看,兩只灰雀正叼著火棘果往樹洞里鉆,她忍不住笑了——這是遇上“搶食”的了。

往山腰走時,竹籃里已經鋪了層火棘果。轉過一道彎,眼前忽然亮起來:一叢叢金櫻子掛在藤蔓上,紅得發亮,果皮上的細刺沾著晨露,倒像是穿了件水晶鎧甲。長楹拿出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指尖被刺勾了下,她也不惱,只對著果子嘟囔:“再扎我,就把你泡進酒里去。”說著便加快了動作,金櫻子沉甸甸的,沒一會兒就占了竹籃半壁江山。

走到山泉邊時,她蹲下來掬水喝,忽覺腳邊有異動。低頭一看,幾株八月瓜正趴在石頭上,其中一個裂了道縫,雪白的果肉露出來,引得螞蟻排著隊來“赴宴”。長楹趕緊把那裂開的摘下來,果肉甜得像蜜,連籽都帶著清香。

她正吃得歡,忽然發現旁邊的灌木叢里藏著串藍紫色的果子,圓滾滾的像掛了串小燈籠——是貓兒屎!這果子模樣雖怪,果肉卻綿得像香蕉,她摘了一把放進籃角,想著拿去鎮上,準能讓醉仙樓的掌柜新奇一陣。

日頭爬到頭頂時,竹籃已經滿了。長楹坐在松樹下歇腳,數著籃子里的寶貝:火棘果紅得熱烈,金櫻子紅得沉穩,八月瓜的殼裂開一道縫,像在朝她笑,貓兒屎的藍紫色在一堆紅里格外扎眼。

她摸出懷里的粗布帕子,包了幾個最紅的火棘果,這是留給王青青的——那姑娘總說,火棘果串成手鏈最好看。

下山時,背簍沉得壓肩,長楹卻走得輕快。路過溪邊時,她蹲下來把果子分門別類地擺好,用清水把火棘果和金櫻子沖了沖,水珠在紅果上滾來滾去,倒像是給它們鍍了層光。

回到家里,顧大郎又看到女兒一大背簍裝的滿滿當當,即心庝又無奈。

“楹兒怎的又找了這些,這么重肩膀都勒紅了吧!回頭讓你娘幫你上上藥。”

沒事的爹爹,今天那片山剛好沒人找過,明天就不一定了。

長楹從背簍的最上面,拿了幾個熟透的八月瓜給爹爹娘親吃。

剩下的野果子明天拿到了鎮上,醉仙樓的掌柜應該會收。

如果掌柜的不收也可以拿雜貨鋪,雜貨鋪一定會收就是價錢低了些。

果不其然,雜貨鋪的老板娘看見長楹的果子,就喜不自勝。

“看這籃子果,比我上次收的還鮮亮!”火棘果被繡莊的姑娘們搶著買去做胭脂,金櫻子被藥鋪掌柜收了去,連模樣古怪的貓兒屎都被貨郎買走,說要拿去給孩子們當玩意兒。

最搶手的是八月瓜,剛擺出來就被饞嘴的孩童買光,一個穿藍布衫的小娃邊啃邊喊:“姐姐,明天還有嗎?我把攢的糖紙給你!”

賣完果子,長楹攥著得來的一大串銅錢往書鋪去。掌柜見她來,笑著遞過幾張裁好的糙紙:“今天寫‘秋’字吧,你上次寫的‘禾’字,筆畫都站穩了。”她把銅板仔細數給掌柜,又借了支禿筆,在鋪子里的案臺上寫了起來。墨汁在紙上暈開,“秋”字的左邊像顆沉甸甸的谷穗,右邊的“火”字筆畫帶勁,倒像是把山里的紅果都寫進了筆鋒里。

回到家時,天已經擦黑。母親在灶臺邊忙活,父親坐在院里編竹篾,見她回來,顧大郎揚了揚手里的竹條:“今天編了個小籃子,給你裝筆墨正好。”長楹把剩下的幾個八月瓜遞給母親,自己搬了張小板凳坐在院里,借著油燈的光鋪開糙紙。

筆尖在紙上沙沙游走,她寫“果”字時,總想起火棘果的酸甜;寫“山”字時,耳邊仿佛又聽見山泉的叮咚。母親端來一碗南瓜粥,見她紙上的字越來越穩,笑著說:“這字里,都帶著山里的精氣神呢。”長楹抬頭笑了,油燈的光落在她眼里,像極了山里那些會發光的紅果——飽滿,明亮,藏著數不盡的盼頭。

夜深時,她把寫滿字的紙晾在窗臺上,竹籃里還剩幾個金櫻子,散發著淡淡的甜香。

長楹摸出床頭的瓦罐,把今天的銅板串起來放進去,銅錢碰撞的脆響,和紙上未干的墨跡混在一起,成了這個秋夜最安穩的聲音。

她知道,明天天一亮,山里的紅果還會掛滿枝頭,紙上的字也會越來越扎實,而那些藏在日子里的盼頭,就像這漫山遍野的野果,摘了一茬,又會結出一茬,生生不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喀什市| 那坡县| 福泉市| 葫芦岛市| 隆化县| 灵山县| 遵化市| 烟台市| 柳林县| 旺苍县| 屏东县| 穆棱市| 庆安县| 延寿县| 明溪县| 天台县| 安泽县| 栾城县| 长治县| 乌鲁木齐市| 江西省| 全椒县| 福贡县| 甘肃省| 剑川县| 稻城县| 双柏县| 麻江县| 南漳县| 湖口县| 宽城| 张家川| 绥德县| 邹平县| 双城市| 麟游县| 清流县| 清涧县| 镇坪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