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登月艙對接參數,誤差控制在0.3米內。”王丹的聲音透過通訊器傳來時,我正調試著舷窗旁的激光測距儀。她的手指在全息操作屏上劃出藍色光軌,馬尾辮在微重力下輕輕懸浮——這是王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時養成的習慣,再緊張也會把頭發束得一絲不茍。我們的任務清單上,“換乘月球火箭”這行字被紅筆圈了三次,旁邊標注著精確到秒的時間節點。
地月轉移軌道的第三十六小時,飛船正掠過拉格朗日L2點。她從儲物艙里翻出個金屬飯盒,打開時飄出幾塊壓縮餅干?!皣L嘗這個,”她遞來一塊印著月球圖案的餅干,“去年嫦娥六號帶回月壤那天,食堂特意做的。當時你還說,什么時候能在去月球的路上吃?!蔽乙嘛灨傻乃查g,碎屑像星星般散開,她伸手去抓的樣子,讓我想起三年前在模擬艙訓練時,她為了撿一支飄走的筆,整個人撞在艙壁上的情景。
“還記得嗎?”王丹突然指著屏幕上的星圖,“第一次聯合演練時,你把地月火箭的推進劑參數輸錯了一位數,結果模擬系統顯示‘爆炸’?!彼{出當時的監控錄像,畫面里年輕的我們對著紅色警報燈手忙腳亂,最后是總工程師拿著保溫杯敲桌子:“記住,太空不接受筆誤。”此刻她的指尖在屏幕上輕點,調出月球火箭的三維模型——那枚停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的“奔月三號”,箭體上還留著我們團隊去年噴涂的藍色標識。
飛船進入環月軌道時,舷窗外的月球突然清晰得驚人。環形山的陰影在陽光下投出幾何圖案,靜海像塊被打磨過的鈦合金板,而我們的換乘目標——月球火箭的發射架,正像根銀色的針插在虹灣地區。王丹打開加密文件夾,里面是三十七個版本的換乘預案,最新修改記錄顯示在出發前四小時?!白詈笠淮蔚孛鏈y試時,”她放大火箭助推器的細節圖,“液壓系統出現0.2秒的延遲,我們通宵改了十七處代碼?!?
失重感漸強時,王丹的工作證飄了起來。我伸手接住,看到照片里的她穿著藍色工裝,身后是巨大的火箭箭體?!斑@是五年前拍的,”她接過工作證別在胸前,“那天剛完成‘奔月一號’的燃料加注演練,鞋上還沾著發射場的煤油味。當時誰能想到,我們真能坐著飛船去月球換乘火箭呢?”她從背包里拿出個小巧的U盤,外殼刻著“備份數據”四個字,“這里面存著火箭的應急啟動程序,總工程師說,不到萬不得已別用——但我總覺得,有備無患?!?
當飛船與月球空間站完成對接時,廣播里傳來地面指揮中心的聲音:“距離換乘窗口還有兩小時?!蓖醯ふ┲撏夂教旆鲎詈髾z查,頭盔面罩反射出空間站的太陽能帆板?!澳憧茨切┓澹彼昧饲妹嬲郑罢归_面積相當于兩個籃球場,卻能承受隕石撞擊。就像我們做了三年的預案,看起來繁瑣,關鍵時刻能救命。”她的手套碰到我的頭盔,發出清脆的聲響,這是我們約定的信號——就像每次任務前在控制中心碰拳那樣。
換乘通道的氣壓平衡完成時,王丹第一個飄了出去。她的身影在銀色的空間站外殼上移動,像只精準的機械臂?!翱吹交鸺敳康募t色標識了嗎?”她的聲音帶著笑意,“那是你設計的,說要像航標燈一樣醒目。”我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奔月三號”的逃逸塔在月球陽光下泛著紅光,箭體上的藍色紋路像條躍向深空的魚——那是王丹堅持加上的,她說要讓火箭帶著“水的韌性”突破月球引力。
進入月球火箭的駕駛艙時,我才發現這里比訓練模擬器小得多。王丹坐在主駕駛位,手指懸在啟動按鈕上方:“還記得我們在戈壁灘看的那場流星雨嗎?你說人類的火箭,就該像流星一樣勇敢。”她按下按鈕的瞬間,控制臺亮起綠色指示燈,火箭的自檢程序開始運行。屏幕上閃過無數數據,從推進劑溫度到姿態控制系統壓力,每一項都和我們熬夜算出的結果分毫不差。
“最后檢查一次目標坐標。”王丹調出星圖,“脫離月球軌道后,我們要在七十二小時內抵達深空探測站?!彼闹讣鈩澾^屏幕上的火星軌跡?!霸虑驌Q乘記”她的聲音軟了些,“她指著窗外,說火箭后面要拖著長長的光帶,像給星星系的鞋帶。”
當月球火箭的引擎開始預熱時,舷窗外的地球正緩緩升起。王丹突然解開安全帶,在微重力下做了個舒展動作:“你看,從這里看地球和月球,就像兩個挨在一起的玻璃彈珠?!彼龔目诖锩鲆粡埵俏覀冊诎l射場的合影。照片飄在我們之間,像兩葉小小的航船。
“準備脫離月球軌道?!蓖醯さ穆曇糁匦伦兊脠远?,“記住,我們不是在換乘火箭,是在把人類的腳印,從月球延伸向更遠的地方?!币孓Z鳴的瞬間,我看著她專注的側臉,突然明白那些密密麻麻的預案、無數個不眠的夜晚,都在為這一刻蓄力——就像火箭的燃料,看似沉默,卻能托舉著夢想,沖破所有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