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張良
- 我,扶蘇,只想安靜修仙
- 春又至夏
- 2021字
- 2025-08-03 08:10:00
皎潔的月光透過云層灑落在地,咸陽宮。
遠處時不時路過一隊全副武裝的禁軍,鎧甲與兵器相撞發出‘鏗鏘’的聲音,禁軍手中的長戟在月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陣陣寒光。
房間內橘黃色的燭火,隱約映照出嬴政那高大的身影。
此時的他,正跪坐于案牘后,有條不紊地處理著眼前堆積如山的奏疏。
作為中車府令的趙高,則恭敬侍立在距離嬴政不遠的地方。
此時的他,宛若一尊雕塑,一動也不動。
就在這時,趙高眼角的余光瞥過正專注處理奏疏的嬴政,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皇帝是工作狂魔一事,早已成為了朝野上下人盡皆知的秘密。
嬴政專權獨斷,凡是涉及到行政事務的,無論大小,他都會親自過問。
正因如此,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有源源不斷的奏疏送至咸陽宮。
趙高這位中車府令也因此多了一項別的職責,即提醒皇帝回宮休息。
但這項工作十分難辦,趙高幾乎從未成功過,皇帝仿佛有強迫癥一樣,每次必須將面前的奏疏處理完畢后,才會去休息。
身為中車府令的趙高,也不得不陪著一起熬夜,迄今為止,他已經記不清陪皇帝熬了多少個日夜了。
趙高對此不僅沒有絲毫的不滿,反而甘之若飴。
就這,多少人想陪皇帝熬夜,還沒這個福分呢!
趙高抬起頭來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緊接著又看向嬴政所在的方向,嘴唇虛張,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此時,已臨近丑時。
或許是察覺到了趙高的視線,嬴政放下手中的毛筆,揉了揉發漲的眉心,出言詢問道:“什么時辰了?”
面對嬴政的問詢,趙高不敢有絲毫隱瞞,當即俯下身體,恭敬應聲道:“陛下,已經快到丑時了,您該歇息了。”
聽聞此話,嬴政掃了一眼案牘上所剩無幾的奏疏,出言回應道:
“嗯,等朕處理完這幾封奏疏。”
“唯。”
趙高在應聲后,整個人暗自松了一口氣。
就在這時,嬴政像是突然想起來什么似的,看向趙高所在的方向,出言詢問道:“對了,胡亥那小子的秦律學得如何了?”
趙高聞言,心里‘咯噔’一聲,隨即面露笑容,小心翼翼地回應道:“陛下,小公子近來十分用功,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然而,出乎趙高預料的是,嬴政對此并沒有什么表示,只是微不可查地應了一聲。
見皇帝不感興趣,趙高見狀,連忙更換話題。
就在這時,他眼角的余光瞥到了一旁的托盤。
直到這時,他才想起來,皇帝今天貌似還沒有服丹。
見此情形,趙高端著托盤來到嬴政的面前,俯下身體,輕言提醒道:“陛下,您今天還沒有服丹。”
嬴政聞言,看向趙高手中的托盤。
與以往金光閃閃、渾圓無瑕,且散發著金屬氣息的丹藥不同,今日托盤內的幾粒丹藥貌似黑乎乎的,還摻雜著些許紅色。
在見到丹藥的瞬間,嬴政皺了皺眉,看向趙高所在的方向,面露狐疑之色:“這是……”
面對嬴政那極具壓迫感的視線,趙高不閃不避,笑著解釋道:“陛下,這是丹房那邊新煉制的丹藥,據說能夠改善您夜半驚醒的狀況。”
在聽完趙高的解釋后,嬴政伸手從托盤內隨意拿起一粒丹藥,將其放在燭火面前反復觀察。
他發現,手上的這粒丹藥,和先前扶蘇給他的那顆十分相似。
但在經過反復對比后,嬴政發現了二者的不同。
扶蘇的那顆丹藥,散發著淡淡的草木香,令人心曠神怡,而手上的這顆丹藥,味道卻有些刺鼻。
思慮片刻后,嬴政最終還是服下了手中的丹藥。
丹藥入口,只有一種火辣辣的感覺。
緊接著,嬴政只感覺自己精神一振,熬夜帶來的疲乏感,在這一刻盡皆消失。
嬴政重新拿起毛筆,處理起了案牘上的所剩無幾的奏疏,速度飛快。
……
與此同時,東海郡,下邳。
屋內的陳設十分簡陋,除了一張床、以及鼎、尊、陶罐等寢食之用具以外,再無其他。
此時,一位青年正借著面前微弱的燭火,分外專注地瀏覽著手中的竹簡。
青年長相俊美,身穿粗布短褐,裝扮酷似農夫,衣服上還打了好幾塊補丁,但舉手投足間卻流露出幾分書生氣質。
他便是張良。
張良出身貴族世家,其祖父張開地,以及父親張平都曾任韓國宰相,家族“五世相韓“。
秦亡韓后,張良懷著國仇家恨,變賣所有家財,以尋求刺客刺殺秦始皇。
他找到了一名大力士,并鑄造了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錐。
在這期間,就連他的親弟弟去世,他都未曾出錢安葬。
張良就這么苦心孤詣地等。
終于,在始皇帝二十九年的時候,他等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這之前,他提前打探消息,并根據嬴政東巡的路線,制定了詳細的刺殺計劃。
當嬴政東巡的車隊到達陽武縣時,張良和大力士提前埋伏在了博浪沙,這是車隊的必經之路。
很快,巡游的車隊到達,一切都如預期的那樣。
前面是依仗,后面則是由大批官員簇擁著的,由三十六輛馬車組成的車隊。
然而,張良卻不知道嬴政究竟在哪輛車里面,他只能讓大力士將鐵錐擲向裝飾最華麗的那輛車。
最終,博浪沙的這場刺殺,毫無疑問失敗了。
而張良也隱姓埋名開始逃亡,并一直逃到了下邳。
在逃亡下邳期間,他遇到了一位脾氣古怪的隱士,并從對方的手中拿到了一本名叫《太公兵法》的兵書。
自從得到這本兵書,張良便拋卻瑣事,廢寢忘食地閱讀起來。
在他看來,憑借手上的這本兵書,他早晚能夠達成光復故國的夙愿。
“致慈愛之心,立威武之戰,以卑其眾,練其精銳,砥礪其節,以高其氣,分為五選……”
正當張良絞盡腦汁地理解其中的內容時,只聽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