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建筑工地的監理
- 極限恐怖之人生倒計時
- 凡人小飛
- 2201字
- 2025-07-15 19:28:18
第181天清晨,鋼筋生銹的腥氣混著水泥灰撲面而來。
李易站在工地入口的藍色鐵皮房里,墻上的考勤表還貼著前任監理的照片——一個謝頂的中年男人,眼神疲憊得像浸了水的棉絮。他捏著手里的卷尺,金屬刻度在掌心硌出紅痕,工作服后頸的標簽扎得皮膚發癢。
“新來的?”門口扛著鋼管的老陳啐了口唾沫,“昨天老張還說你是走后門進來的,連鋼筋型號都分不清?!?
李易沒接話。他昨天剛從考場的硝煙里脫身,此刻滿腦子還是拋物線公式,轉頭就得盯著圖紙上的梁體配筋。身后傳來攪拌機的轟鳴,像頭困在鐵殼里的野獸,震得腳下的鋼板嗡嗡發顫。
上午驗鋼筋時,他果然鬧了笑話。把HRB400認成了HRB335,被施工隊長大罵:“這破眼力勁還敢來當監理?這批次鋼筋要是用錯了,樓塌了第一個埋你!”
工人們哄笑起來,陽光透過安全帽的網格,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陰影。他攥著檢測報告的手指泛白,突然想起當電工時老周說的“穩字當頭”——原來每個身份的第一課,都是先學會低頭。
午休時他蹲在沙堆旁啃面包,手機突然震動。是王晨旭發來的照片:游樂園項目的資金審批表,右下角的蓋章單位,赫然是“市第一中學擴建工程指揮部”。附言只有一行字:“你當復讀生那學校,基建處藏著東西?!?
風卷著沙粒打在手機屏幕上,李易突然想起楊子熙給的紙條。他起身往工地辦公室走,路過材料堆放區時,聽見兩個工人在吵架。
“那批預制板肯定有問題!厚度差了兩毫米!”
“你少管閑事,甲方催著趕工期,睜只眼閉只眼得了!”
李易摸出兜里的卡尺,心里咯噔一下。他當警察時處理過建筑事故,知道這兩毫米的誤差,可能要人命。
傍晚巡查時,他果然在隱蔽的角落里發現了問題——三捆預制板的鋼筋間距超標,混凝土標號也不對。正拍照取證時,后頸突然被人按住,一股鐵銹味的風灌進耳朵:“年輕人,懂不懂規矩?”
是施工隊長,手里攥著根鋼管,眼神像淬了冰。李易想起當警察時學的擒拿術,側身躲過的瞬間,后腰撞在鋼筋堆上,疼得他倒抽冷氣。
“這批板子要是用了,樓塌了誰負責?”他掏出手機要報警,卻被對方一腳踹在手腕上,手機飛進了泥水坑。
混亂中,有人突然喊:“張隊!監理部的人來了!”
施工隊長罵了句臟話,啐著唾沫走了。李易趴在泥水里撈手機,屏幕已經黑得像塊炭。這時一只手遞來塊毛巾,是老陳,他臉上的皺紋擠成一團:“后生,這行當水渾,別太較真。”
毛巾上還帶著機油味,李易擦著臉,突然看見老陳安全帽的內襯里,繡著個模糊的箭頭——和那個神秘符號幾乎一樣。
“這符號……”
老陳猛地把帽子摘下來:“干活的記號,沒啥意思?!鞭D身就走,步伐快得像在躲什么。
接下來的幾天,李易沒再硬碰硬。他趁夜里工人收工,偷偷用卡尺測量預制板,把數據記在煙盒上——這是他當警察時學的隱蔽取證法。白天則裝作渾渾噩噩,甚至幫著施工隊搬了兩趟鋼管,氣得監理部的老王直罵他“墮落”。
第188天傍晚,暴雨傾盆。工地臨時搭建的腳手架突然坍塌,砸中了堆放預制板的區域。李易正在附近檢查避雷設施,聽見巨響時,本能地往那邊沖。
雨幕里,他看見個穿校服的身影被壓在斷裂的鋼管下——是李小蘭,她舉著把破傘,懷里還抱著個畫夾。
“你怎么來了?”李易瘋了似的搬鋼管,雨水混著冷汗流進眼睛。
“我來給你送這個!”李小蘭掙扎著遞出畫夾,里面是張素描,畫的是變電站的旋轉箭頭,“我在工地門口等了你三天,保安說你在這兒!”
鋼管的棱角劃破了李易的手掌,血珠滴在素描紙上,暈開一小團紅。他突然想起她在火場里說的“你的眼睛和別人不一樣”,原來有些約定,從來不需要說出口。
就在這時,王晨旭的車突然沖破雨幕,停在工地門口。他舉著傘跑過來,手里還攥著份文件:“查到了!游樂園項目的備用資金,全挪到你們學校的地下停車場工程了!”
三人合力把鋼管挪開時,李易看見李小蘭畫夾里掉出張照片——是游樂園的旋轉木馬,木馬上坐著個穿球衣的男孩,胸前的號碼被雨水泡得模糊,隱約能看出是“7”。
“這是我表哥,以前是足球隊的?!崩钚√m揉著胳膊,“他說下周有場保級賽,在市體育場?!?
李易的心輕輕一跳。他想起楊子熙在補習班說的“留意基建處”,突然明白有些線索,從來都藏在最不經意的地方。
第195天,李易拿著煙盒上的數據,找到了監理部主任。對方看著數據的手抖得像篩糠:“這事兒……你別往外說,我給你加錢。”
“我不要錢?!崩钜锥⒅难劬Γ拔乙?,這批預制板是給誰供的貨?!?
主任最終吐露實情:“是……是市一中的地下停車場,甲方催得緊,才讓施工隊偷工減料。”他頓了頓,突然壓低聲音,“聽說那停車場下面,埋著個老物件,好像是塊玉佩碎片?!?
手腕的刺痛毫無征兆地傳來。李易最后看到的,是老陳舉著安全帽朝他揮手(帽檐下的箭頭閃了閃),王晨旭的車在雨里按了按喇叭,李小蘭把畫夾往他懷里一塞:“表哥的票我給你留了兩張!”
意識回籠時,草皮的腥氣鉆進鼻腔。
李易站在綠茵場上,汗水順著球衣領口往下淌。教練的吼聲像炸雷:“李易!你發什么呆?中場回撤!擋住對方的邊路突破!”
看臺上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李小蘭舉著“加油”的牌子跳起來,她身邊的王晨旭正舉著戰術板比劃,嘴里不知道在嚷嚷什么。遠處的記者席里,楊子熙穿著白襯衫,手里的錄音筆亮著紅燈——她今天的胸牌上寫著“體育記者”。
李易摸了摸球衣口袋,里面的素描紙還在。他朝看臺上揮了揮手,轉身奔向球場中央。陽光穿過云層,在草皮上投下奔跑的影子,像在為新的循環,畫出一道清晰的軌跡。
他知道,從鋼筋水泥到綠茵場,這不是突兀的跳轉。那些散落的箭頭,早已在彼此的生命里,悄悄鋪好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