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從虛擬到現實
書名: 極限恐怖之人生倒計時作者名: 凡人小飛本章字數: 2789字更新時間: 2025-07-17 11:56:54
李易身體很沉。
意識像是沉在溫水里,慢慢浮上來時,首先聞到的是消毒水的味道——
不是醫院那種刺鼻的濃,而是淡淡的、帶著金屬涼意的清。
他想睜開眼,眼皮卻重得像粘了膠水,耳邊有細微的“滋滋”聲,像是電流在空氣里游走。
哦,到底在哪里?是不是又換了身份?可這個環境怎么這么陌生呢?
“醒了?”
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帶著點刻意壓低的急切。
李易終于掀開眼皮,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純白的天花板,墻角的無影燈像只沉默的獨眼,正對著他的臉。
整個房間都是一片白,看著有點像醫院,怎么,難道我是醫院里的醫生嗎?
是不是要做什么手術?要讓我趕緊起來?
他動了動手指,立刻感覺到束縛——
手腕和腳踝都纏著柔軟的束帶,上面布滿細細的電線,這些電線蜿蜒著連向床頭的儀器。
屏幕上跳動著綠色的波紋,像極了他當電工時見過的電流圖譜。
更讓他心驚的是頭上的頭套,緊貼著頭皮,電線從耳后、額前、后頸伸出來,像某種奇怪的觸角。
這…這…這
啊,我被人家知道了會換身份,準備拿去切片研究嗎?
“我怎么了?”李易的聲音干澀得像砂紙摩擦,好像有點感冒的那種聲音
“這是……醫院?我生病了?”
他試圖抬胳膊,卻被束帶輕輕拽住!
那感覺不是醫生,更像一個病人。
“這治療方式也太奇怪了吧?這么多電線……難道我下一個身份是病人,要在這兒躺30天?”
視線轉動時,他猛地頓住——病床邊站著三個人,王晨旭、楊子熙、李小蘭。
都是他再熟悉不過的面孔。但今天的他們格外不同:王晨旭穿著筆挺的深灰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手里還拿著個銀色的平板電腦;
楊子熙換了身藏青色的制服,領口別著枚不起眼的金屬徽章,眼神里沒有了往日的探究,多了幾分沉穩;
就連最小的李小蘭,也穿了件白色的實驗室外套,畫夾不見了,手里捧著個文件夾,表情嚴肅得像個小大人,一個12歲的小女孩啊。
這陣仗,怎么看都不像探病。
“李易哥哥,不是的。”
李小蘭先開了口,聲音放得很輕,像是怕驚擾了什么,“我們的第一階段試驗已經結束了!”
她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楊子熙,“你、我,還有子熙姐姐,我們三個都是實驗對象。
子熙姐姐曾經醒過一次,所以她有些記憶……消失了。”
李易皺起眉,頭套勒得太陽穴發緊:“試驗?什么試驗?我經歷的那些身份……監理、球員、水手……加起來有一百多天吧?”
“其實你只在這張床上躺了兩個小時。”
王晨旭的聲音插進來,他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射著儀器的光,“那些身份和經歷,都是神經模擬出來的。”
“什么?”
李易猛地想坐起來,束帶瞬間繃緊,電線牽扯著頭套,帶來一陣輕微的刺痛!
“兩個小時?我在那個不同的身份里面已經呆了好幾百天,既然說只有兩個小時?
那是誰在搞鬼?你們是來救我的?”
他盯著三人,目光在他們整齊的衣著上打轉,“那些人是壞人?他們會不會發現?”
“別激動。”王晨旭上前一步,將平板電腦轉向他,屏幕上顯示著一份電子協議,簽名處是兩個歪歪扭扭的字——李易。
“我是這次試驗的程序維護員,還是我來解釋吧。你還記得嗎?我們是同學,這份協議是你自愿簽的。
試驗沒有惡意,目的是讓你的異能完成蛻變,成為我們‘游龍組織’的隊員。”
“游龍組織?”
李易的腦子像被重錘砸了一下,空白一片,“我不記得……簽過什么協議,也從沒聽過這個名字。”
楊子熙往前站了站,制服的肩章在燈光下閃了閃:
“游龍組織,是國家秘密部門。”
她的聲音清晰而冷靜,
“我們的任務是打擊那些利用神經腦科技術、智能化手段迷惑人類,或是用腦神經秘密武器刺殺我國頂尖科學家,甚至惡意利用夢境的犯罪組織。”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儀器上跳動的波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擁有特異功能的人,一些西方國家的組織在招攬他們!
把特異功能和腦神經、智能化結合,甚至用無色無味的毒物,暗殺頂尖科學家,手段越來越隱蔽。
普通的國際刑警和國安部門很難應對。”
“所以我們選拔了上千個有潛力的人——
比如記憶力超強、觀察力敏銳、邏輯能力突出的人,通過訓練讓他們成為頂尖隊員。”
楊子熙的視線落在李易臉上,“我們幾個屬于參謀情報部門,配合我們還有行動隊,主要由海軍陸戰隊和特種部隊的人組成,我們配合完成最艱巨的任務。”
“任務?”李易的喉結動了動,“比如……”
“營救被綁架的科學家,護送對國家重要的人物、物資或技術資料回國。”
王晨旭接過話,指尖在平板上滑動,調出一份加密文件的封面。
“遇到審訊無法突破的敵人時,我們會用這次試驗的技術,進入對方的記憶,獲取情報。
你經歷的那些身份轉換,就是在訓練這種能力——在不同場景里快速適應、發現線索、串聯信息。”
李易愣住了,腦子里像有無數碎片在碰撞:工地上的預制板、綠茵場的戰術板、面館的蒸汽、貨輪的舵盤……那些看似零散的經歷,原來都藏著訓練的痕跡。
“可我……”他張了張嘴,突然想起什么,“既然是秘密部門,那將來……”
“如果加入,”楊子熙的聲音很平,卻帶著不容置疑的重量,“退役前不會有公開的功績,十年后可以選擇離開,我們會給你一個全新的身份。
如果不愿意,30天后我們會抹除你所有相關的記憶,你可以回到原來的生活。”
“原來的生活?”李易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當復讀生時的教室,當監理時的工地,當球員時的球場……那些記憶真實得仿佛能摸到溫度。
可現在被告知只是兩個小時的模擬。他又想起父母,他們還在老家等著他“找份正經工作”,自己多久沒給他們打電話了?
“我還能聯系家人嗎?”
他啞聲問,視線落在李小蘭身上,小姑娘正低頭看著文件夾,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邊緣,那動作像極了她在工地遞畫夾時的樣子。
“可以,但不能透露任何關于組織的事。”王晨旭說,“這30天你可以住在指定的宿舍,我會陪你,有任何疑問都能問我。”
李易閉上眼,頭套下的皮膚開始發癢。那些身份里的低頭、奔跑、掙扎,那些和眼前三個人并肩的瞬間,難道都是假的?
可手腕上仿佛還留著搬鋼管時的擦傷,舌尖似乎還有牛肉面的溫熱,耳邊甚至能想起李小蘭喊“李易哥哥”時的聲音。
“我……”他想說什么,卻發現喉嚨發緊。是該回到熟悉的生活,還是跟著這三個“熟悉的陌生人”,走進一個完全未知的世界?
“別著急做決定。”李小蘭突然抬頭,眼里閃過一絲熟悉的狡黠,“你還記得我畫的箭頭嗎?”
她從文件夾里抽出一張紙,正是那張四個箭頭拼成的圓,“其實每個箭頭的盡頭,都畫了同一個東西——你仔細看。”
李易湊近了些,果然在圓圈中心看到個極小的圖案:是枚玉佩,和他在各種場景里見過的碎片一模一樣。
“這是我們的信物。”楊子熙輕聲說,“不管你選什么,這兩個小時里的默契,總不是假的。”
儀器的“滋滋”聲似乎變輕了,屏幕上的綠線漸漸平穩。
李易看著眼前的三個人,突然覺得那些白色的墻壁、冰冷的電線都模糊起來,只有他們的臉越來越清晰——像暴雨里遞毛巾的老陳,像看臺上舉牌子的小蘭,像球場上遞戰術板的晨旭,像始終在場的子熙。
他深吸一口氣,消毒水的味道里,好像混進了點別的什么——是工地的鐵銹味,是球場的草皮香,是面館的蒸汽暖。
“先把這些線拆了吧。”李易終于開口,聲音里有了點力氣,“我想……出去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