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探天賦
- 幻石奇蹤
- 上淵塵
- 4456字
- 2025-07-12 11:04:52
客廳里的空氣凝固得像塊鉛。三個穿著深色便裝的男人,如同三塊冰冷的磐石,占據了沙發最核心的位置。為首的中年男人,深灰西裝的剪裁一絲不茍,眼神銳利得像手術刀,隨意放在膝上的右手腕上,一塊看似普通的黑色電子表,表盤邊緣卻有一圈極其細微的、非自然形成的暗紅色紋路。他自稱“陳主任”,遞過來的證件上印著李楓從未聽說過的機構名稱——“國家特殊地質現象應急調查中心”。證件照片上的鋼印冰冷堅硬,名字是陳恪。
母親臉色蒼白,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父親則緊皺著眉頭,身體微微前傾,帶著一種保護性的戒備。
“李楓同學,我們理解你剛經歷意外,需要休息。”陳主任的聲音平穩,聽不出情緒,目光卻牢牢鎖定在李楓臉上,仿佛要穿透他的顱骨,“但昨晚城郊廢棄河灘監測到一次異常的、微弱的能量脈沖,位置與你幾天前遭遇‘隕石’撞擊的地點高度重合。我們需要了解,你回去那里,是否發現了什么不同尋常的東西?任何東西,哪怕是一塊你覺得奇怪的石頭,或者…任何不尋常的感覺?”
李楓的心臟在胸腔里狂跳,額角紗布下的皮膚傳來一陣熟悉的、細微的灼熱感。隕石坑!那個詭異的階梯狀隕石坑!坑底無聲扭曲的空間!還有那個一閃而過的、潛伏在陰影里的人影!這些畫面如同沸騰的巖漿,在他腦中翻涌,幾乎要沖破喉嚨。
但他死死咬住了舌尖。不能說出來!那個護工耳后的疤痕,坑壁陰影里的窺視者,還有陳主任腕表上那圈不自然的暗紅紋路…這一切都指向一個令人窒息的真相:他卷入的,絕非普通的隕石事件。一旦說出實情,后果不堪設想。
他強迫自己迎上陳主任審視的目光,努力讓聲音聽起來只是帶著少年人的困惑和一點后怕:“我…我就是想回去看看,當時到底怎么了。找了半天,什么都沒找到,除了地上我自己摔倒的印子。后來覺得頭暈,就趕緊回來了。”他刻意忽略了那個偽裝層下的碎片和隕石坑的存在,手心卻因為緊張而微微汗濕。
陳主任沉默了幾秒,那雙眼睛里的探究沒有絲毫減弱。他旁邊的年輕助手,一個戴著黑框眼鏡、顯得很斯文的男人,不動聲色地按了一下手中平板電腦的邊緣,屏幕似乎極其微弱地亮了一瞬。
“頭暈?”陳主任身體微微前傾,無形的壓迫感陡增,“具體是怎樣的感覺?有沒有看到什么奇怪的閃光?或者…聽到什么特別的聲音?”
嗡鳴聲!狂暴的信息洪流!李楓的太陽穴突突直跳,那種被無形力量貫穿顱腦的劇痛仿佛再次襲來。他強忍著不適,搖了搖頭:“就是…有點惡心想吐,眼前發黑,可能是腦震蕩還沒好透吧。別的…真沒有了。”他垂下眼,避開對方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
客廳里陷入了短暫的、令人窒息的沉默。陳主任的手指在膝蓋上輕輕敲擊了兩下,發出微不可聞的嗒嗒聲。最終,他緩緩站起身,臉上擠出一個職業化的、毫無溫度的微笑:“好的,感謝你的配合,李楓同學。好好休息,如果后續想起任何細節,或者身體出現任何新的異常反應,請務必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他留下一張只印著電話的白色卡片,材質堅韌異常。
送走這三個如同帶來寒流的不速之客,家門關上的瞬間,李楓才發覺自己后背的T恤已經被冷汗浸透。父母擔憂的詢問聲在耳邊嗡嗡作響,但他一個字也聽不進去。大腦在高速運轉,分析著剛才的一切:陳主任腕表的異常紋路、助手那個可疑的動作、他們精準定位到能量脈沖的能力、以及那種包裹在禮貌下的、冰冷的掌控欲……這絕不是地質調查!他們到底在找什么?找那塊石頭?還是……找被石頭改變了的他?
那塊石頭不僅砸開了他的頭顱,似乎也砸開了他思維的枷鎖。一個前所未有的念頭,帶著冰冷的清晰度,破開紛亂的恐懼浮現出來:想要擺脫這種被窺視、被掌控的被動局面,他必須徹底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那塊石頭賦予他的,除了恐懼,還有什么?
他需要一個絕對安靜、無人打擾的地方。一個能讓他安全地“實驗”自己的地方。
借口“回房間靜一靜”,李楓將自己反鎖在臥室里。厚重的窗簾隔絕了外面的光線和窺探的可能。他坐在書桌前,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書架上那幾本塵封已久、如同天書般的大部頭——那是父親大學時的教材,《高等數學分析》、《泛函分析導論》、《拓撲學原理》……以前他連翻開的勇氣都沒有。
他抽出了《泛函分析導論》,這本被譽為數學系“攔路虎”的教材。紙張泛黃,散發著一股舊書特有的氣味。他隨手翻開一頁,目光落在關于“巴拿赫空間上的共鳴定理”證明上。密密麻麻的符號、復雜的算子定義、層層嵌套的極限過程,曾經只是看一眼就足以讓他頭暈眼花。
然而,就在他的目光接觸到第一個符號的瞬間,異變發生了!
大腦仿佛瞬間切換到了另一個維度。那些冰冷的符號、抽象的算子、復雜的邏輯鏈條,不再是拒人千里的天書。它們如同被賦予了生命,在他眼前自動拆解、重組、舞動!符號的含義如同清泉般自然流淌進意識深處,定理證明的每一步邏輯推演,都變得像呼吸一樣理所當然、清晰可見!他甚至能“看”到證明過程中那些被省略的、連接關鍵步驟的“橋梁”,如同隱藏在迷霧中的路徑被瞬間點亮!
這不是記憶!他從未學過這些!這是一種……直接的理解!一種洞穿本質的直覺!如同他天生就懂得如何呼吸,此刻,他“天生”就理解了這些艱深的數學結構!
心臟因為激動而劇烈跳動。他放下《泛函分析》,又抽出了那本《拓撲學原理》,直接翻到關于“同調群”計算的部分。同樣的奇跡再次上演!抽象的拓撲空間、復雜的單純復形、計算同調群的代數過程……所有障礙瞬間冰消瓦解。他甚至能清晰地感知到不同維度“洞”的拓撲本質,以及代數工具如何精確地捕捉和描述它們!
這能力……沒有邊界嗎?李楓的呼吸變得急促。他猛地拉開抽屜,翻出幾張空白的A4紙和一支筆。他需要一個具體的、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一個能真正測試他能力極限的目標!
一個名字如同閃電般劈入他的腦海: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
這是描述流體運動的基石方程,卻也是橫亙在人類智慧面前的一座險峰。證明其解在三維空間中始終存在且光滑(不發生奇點),是無數頂尖數學家畢生追求的圣杯。李楓曾在科普讀物上瞥見過它,當時只覺得那是另一個宇宙的語言。
此刻,他鋪開白紙,筆尖懸停。沒有遲疑,沒有畏懼,只有一種冰冷的、如同精密儀器啟動般的專注。他“看到”了。不是具體的公式,而是一種磅礴的、流動的“意象”。湍流的渦旋、層流的平滑、壓力與粘性的角力……這些物理圖景在他腦中自動映射為高度抽象的數學結構——復雜的偏微分方程系統、非線性項的猙獰、無窮維空間中的解流形……
筆尖落下,不是循規蹈矩的推演,而是一種近乎“創造”的書寫!他跳過了繁瑣的中間步驟,如同一個高明的建筑師,直接勾勒出證明的核心骨架!他敏銳地感知到傳統方法在三維情況下處理能量級聯和渦旋拉伸時的根本性瓶頸。一個極其大膽的、顛覆性的思路在他腦中成型:將物理空間進行某種“非標準”的拓撲變換,構造一個嵌入在高維空間中的特殊“纖維叢”,將原方程的解映射為該叢上的“平坦聯絡”!利用該叢上特定的幾何不變量(他腦中瞬間涌現出一個極其復雜的、融合了陳類和曲率張量的新不變量)來控制解的爆破行為!
思路如同奔涌的江河,筆尖在紙上飛速移動,留下一行行天書般的符號和公式。他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感覺不到身體的疲憊,整個意識都沉浸在那個由純粹邏輯和結構構成的瑰麗宇宙中。他能“聽”到方程在低語,“看”到解流形在抽象空間中的延展與約束。每一步推進都帶著一種冰冷而絕對的必然性。
然而,就在證明的核心環節即將被攻破,那個關鍵的不變量性質呼之欲出的瞬間——
“嗡……”
一陣極其輕微、卻直刺靈魂深處的嗡鳴,毫無征兆地在他大腦深處響起!
額角傷處的灼痛感猛然加劇!眼前的紙和筆瞬間變得模糊,視野邊緣炸開無數細碎的金紅色光斑!一股強烈的惡心感涌上喉頭,太陽穴如同被鐵箍緊緊勒住!
思路……斷了!
就像一臺超頻運轉到極限的精密儀器突然遭遇了強電磁脈沖!那奔涌的靈感之河瞬間干涸,腦中清晰無比的證明路徑被硬生生切斷,只留下一片刺耳的空白和劇烈的眩暈!他試圖抓住那即將成型的關鍵思路,但它如同滑不留手的游魚,瞬間消失在思維的黑暗深淵里。
“呃啊……”李楓痛苦地悶哼一聲,手中的筆“啪嗒”掉在紙上,留下一個難看的墨點。他雙手死死按住突突狂跳的太陽穴,身體因為突如其來的劇痛和失控感而微微顫抖。冷汗瞬間布滿額頭。
為什么?!明明只差一點!是大腦的“硬件”無法支撐如此高強度的計算?還是……那塊石頭賦予的能力,本身存在著某種限制,甚至……“后門”?
一種冰冷的恐懼攫住了他。這力量并非完全受他掌控!它可能帶來超人的智慧,也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反噬!
就在他沉浸在能力失控的驚駭和痛苦中時,一種源自被“升級”后的感知系統的、極其細微的異常感,如同水中的漣漪,輕輕拂過他的意識邊緣。
不是視覺,不是聽覺。是一種更模糊、更本能的“被注視感”。
他猛地抬起頭,強忍著眩暈和頭痛,目光如同警覺的雷達,掃向窗外——他的臥室在二樓,窗外是小區里枝葉茂盛的樟樹。
濃密的樹蔭在傍晚的風中輕輕搖曳,光線斑駁。一切似乎都很正常。
但李楓的瞳孔驟然收縮!
就在那片搖曳的、被夕陽染上金邊的樹影深處,極其短暫的一瞬間,光線似乎發生了一次極其細微的、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彎折”!像是一塊透明的、高溫的玻璃瞬間擋在那里,讓光線發生了擾動!緊接著,那個位置的一片樹葉,極其詭異地、無風自動地輕微翻轉了一下,露出了顏色略淺的背面!
時間不足半秒,快得如同幻覺。
但李楓的思維,在痛苦和警覺的雙重刺激下,以超越常理的速度運轉起來!視覺殘留的畫面、光線擾動的角度、樹葉翻轉的軌跡、當時的風向風速……所有信息瞬間被捕捉、分析、關聯!
一個冰冷的結果瞬間生成:光學扭曲痕跡,高度疑似主動偽裝系統(光學迷彩?)短暫失效或調整時產生的微擾動。擾動中心點坐標(基于窗戶參照系):水平角約15度,俯仰角約-5度,距離估算……30至40米!
樹冠里有人!有人在監視他!利用某種高科技偽裝!
這個結論如同冰錐,狠狠刺入他的心臟!是陳主任的人?還是……那個護工背后的勢力?或者,是隕石坑陰影里的那個窺視者?
能力的失控和被嚴密監視的雙重壓力,如同冰冷的鐵鉗,狠狠夾住了李楓的神經。他感到一陣窒息。額角的灼痛感還在隱隱跳動,提醒著他那場從天而降的“饋贈”所附帶的沉重枷鎖。他緩緩彎下腰,撿起掉在紙上的筆。那張寫滿了驚世駭俗思路卻又戛然而止的演算紙,此刻顯得如此刺眼,又如此脆弱。
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折疊起來,塞進一本厚重的舊詞典夾層深處。指尖觸碰詞典粗糙的封面,帶來一絲微不足道的真實感。窗外,樟樹的枝葉依舊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剛才那致命的破綻從未發生。但李楓知道,有什么東西改變了。他不再是那個偶然被砸中的懵懂少年,而是一個行走在無形刀鋒上的實驗品,一個被未知力量改造又被多方覬覦的獵物。
他需要答案,關于石頭,關于大腦,關于那些潛伏在陰影里的眼睛。但首先,他需要學會控制這把突然出現的、既能開天辟地又能反噬自身的雙刃劍。他需要理解這天賦的規則,以及它失控的代價。
房間里的光線漸漸昏暗下去,將少年沉默的身影拉得很長。額角的傷疤在陰影下微微發燙,像一枚沉默的烙印,也像一只冰冷的、注視著囚徒的眼睛。窗外的世界看似平靜,但李楓知道,水面之下,暗流已然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