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我曹操可是大大的忠臣!
- 三國:皇帝需權謀,但仙帝不用!
- 星詔桐
- 2171字
- 2025-07-17 00:00:00
“天使受驚了。”
李傕第一個反應過來,臉上堆起諂媚的笑容。
親自扶住那黃門侍郎,態度與方才判若兩人。
“還請天使回報陛下,就說我李傕、郭汜,以及所有西涼的兄弟,對陛下的天恩浩蕩,感恩戴德!我等不日便將開拔,遵從圣意,為國戍邊,縱萬死,亦不辭!”
說罷,他竟是朝著長安的方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郭汜等人見狀,也紛紛有樣學樣。
口中山呼陛下圣明,神情之恭順,仿佛他們生來就是忠臣良將。
歷史上,賈詡能勸動李傕等人反攻長安,憑的是一句“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
但那是走投無路的困獸之斗。
但現在,局面已然天翻地覆。
朝廷非但沒有趕盡殺絕,反而主動拋出了橄欖枝,封官許愿,給予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名分”與“地位”。
絕路,變成了通天大道。
傻子才會選擇繼續當賊。
賈詡站在一旁,眉頭緊緊皺著。
這位少年天子,不簡單。
以雷霆手段誅殺王允,是為“立威”;
以懷柔之策安撫西涼軍,是為“維穩”。
一拉一打,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
竟硬生生將一盤必輸的死局給盤活了。
此刻,他心中第一次對那位遠在長安的帝王,生出了幾分真正的好奇與敬畏。
或許,這傾頹的大漢,真有了一線生機?
……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尤其是在長安這座早已被各方勢力滲透成篩子的天下中樞。
天子當殿誅王允,赦免西涼軍,加封李傕郭汜。
這一樁樁,一件件,如同長了翅膀的驚雷,以遠超戰馬奔馳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席卷而去。
天下,為之震動!
從關東到河北,從江淮到荊襄,所有手握兵權的諸侯,在接到這份情報時,幾乎都是同樣的反應。
難以置信。
長安的變局太快,太出人意料了。
董卓之死,本就讓人感到錯愕了。
可王允的暴斃,與西涼軍的反正,更是徹底打亂了所有人的算盤。
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天子,是如何在呂布這頭猛虎與王允那只老狐貍之間,做到這一切的?
無數的猜測與懷疑在各地諸侯的府邸中升起。
一個最主流的論調迅速形成:
天子年幼,必是為呂布所挾持!
如今的長安,已是呂布的天下!
是他,借天子之名,行令諸侯之事!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六個字,像一根毒刺,深深扎進了每一個野心家的心里。
……
兗州,濮陽。
剛剛在東郡站穩腳跟,收編了三十萬青州黃巾,正欲大展拳腳的曹操,收到了這份來自長安的密報后,立馬便喊來謀士良將,一同討論。
“志才,文若,你們怎么看?”
戲志才笑道:“主公,此事看似復雜,實則簡單。”
“無非兩種可能,一是呂布弄權,二是天子圣明。”
戲志才是曹操的首席謀士,很受重用,跟后來的郭嘉一個地位。
可惜英年早逝,活不過今年了。
至于郭嘉?
他195年才出山。
現在還沒投靠曹。
荀彧眉頭微蹙,反駁道:“志才此言差矣。呂布匹夫,有勇無謀,豈能行此霹靂手段?”
“誅王允易,安撫西涼軍難。此非一勇之夫所能為。”
“彧以為,此事背后,必有高人,甚至……就是出自天子本意。”
荀彧乃是心向漢室的忠貞之士,所以說話自然是向著天子劉協的。
曹操點了點頭,興奮道:“文若所言,正合我心。”
“殺王允,是為破局。王允剛愎,不赦西涼軍,長安必有血戰,屆時京師殘破,天子威嚴掃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此乃明智之舉。”
“赦李傕,是為安內。將西涼軍這股最大的亂源,封官外放,使其由賊變官,既解了長安之圍,又讓他們有了名分,失了作亂的借口。此乃陽謀,高明!”
“無論這背后是天子親為,還是有高人輔佐,都說明了一件事——如今的長安朝廷,并非任人揉捏的泥偶!”
曹操越說越興奮。
畢竟此時的他,還不是后世的梟雄,而是忠于大漢的賢臣。
他渴望的,是強有力的中央,是值得他去“輔佐”的旗幟!
“主公,那我們……”
夏侯惇在一旁甕聲甕氣地問道。
“派人,立刻派人去長安!”
曹操一掌拍在案上,斷然道:“備厚禮,上表稱賀!就說我曹操,身為漢臣,聽聞陛下重振朝綱,欣喜若狂,愿為陛下掃清寰宇,重塑大漢天威!”
“我們要做第一個向陛下表示忠心的諸侯!”
……
冀州,鄴城。
與曹操反應不同的,是四世三公,雄踞于河北的袁紹。
華麗的府邸之中,他將手中的密報狠狠摔在地上,面容憤怒而扭曲。
“昏聵!荒唐!”
袁紹怒不可遏,咆哮道:“天子竟與國賊媾和!將李傕、郭汜那等屠戮百姓的劊子手封為鎮西、安西將軍?這是將我大漢的臉面,按在地上肆意踐踏!”
帳下,謀士田豐、沮授等人皆是默然。
他們知道,袁紹的憤怒,并非因忠義。
作為關東聯軍的盟主,他一直以“漢室正統的維護者”自居。
可如今,天子非但沒有號召他們勤王,反而自己解決了危機,這讓他的“盟主”地位,顯得無比尷尬。
一個不需要他來拯救的朝廷,還要他這個盟主何用?
“主公息怒。”
審配出列,陰惻惻地說道:“天子年幼,必為呂布所惑。我等不能承認此等亂命!主公當高舉義旗,昭告天下,言明長安朝廷已被國賊把持,其所發詔令,皆為偽詔!”
“沒錯!”
逢紀也附和道:“我等當指斥其非,削其威望!讓天下人看看,誰才是真正的漢室忠臣!”
袁紹聽著謀士們的話,胸中的怒火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算計。
他要的,從來都不是一個“中興之主”。
他要的,是一個可以任由他擺布的傀儡!
或者,干脆取而代之。
袁紹冷聲道:“派人秘密前往幽州,聯絡劉虞。”
“告訴他,國祚飄零,奸臣當道,漢室正統,危在旦夕。”
“天下不可一日無主,請他……為天下蒼生計,登基即位!”
另立新君!
這四個字,如同一道驚雷,令在場的謀士們無不變色。
這是要徹底與長安朝廷決裂,將大漢天下,一分為二!
田豐想要勸諫,卻見袁紹一臉決然,只得將話咽回去。
袁紹之心,路人皆知。
他們是勸不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