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崇禎考試,六科甲等
書名: 我家花瓶通大明,崇禎皇帝你能行作者名: 南巷秀才本章字?jǐn)?shù): 2090字更新時間: 2025-07-20 18:21:09
“先生的計劃是怎么做呢?”
“我原本計劃,至少要修南北兩條大道,村村通不現(xiàn)實,至少縣和縣之間互通,把整個帝國分別連接起來。但以你們當(dāng)下的制作條件,挖礦需要人力,搬運需要人力,在沒有大型機械設(shè)備的情況下,想要大批量生產(chǎn)水泥真的太難了。”
崇禎非常贊成:“先生說的對。那該怎么辦呢?”
“我也不知道,容我再想想。”
崇禎的小賣部總算開起來了。
很多人都誤以為小皇帝喜歡賣東西,以此作為樂趣。
所以不少官員揣著散碎銀子去買些生活用品。
當(dāng)然了,這也都是平時能用的到的東西。
更何況,他們沒有見過的東西實在太多,都有好奇心,買來后可以互相炫耀一番。
散朝的路上,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問范景文:“范閣老,您手里拿的是什么啊?”
范景文已經(jīng)聽了王公公的介紹,說道:“這個叫黑人牙膏,這個叫軟毛牙刷。”
其實在明朝,牙刷早就發(fā)明出來了。
據(jù)記載,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明孝宗朱佑樘在1498年發(fā)明。
明孝宗發(fā)明的這種牙刷,使用野豬鬃作為牙刷毛,獸骨做牙刷柄,形成了一把簡易的牙刷,用以清潔牙齒。
成基命其實也去買了一些東西。
他從懷里掏出一盒口香糖:“閣老,這東西也可以清潔牙齒。就是在下咽的時候,噎人。”
范景文之前因為吃過一次泡面,所以總是懷念那種味道,忍不住隔三差五就去買些零食吃。
口香糖他也是知道的,指點道:“成大人,在買的時候,王公公沒有跟你說過嗎,這東西嚼一嚼就要吐掉,咽下去會纏住腸子的!”
“啊?這…這…我豈不是命不久矣?!”
成基命嚇壞了,急急忙忙奔向太醫(yī)院。
…
“先生,今天晚上學(xué)什么?”
“之前都是隨機學(xué),以后為了方便學(xué)習(xí),也為了更好的備課,我制訂了一張課程表。分別是周一語文,周二數(shù)學(xué),周三英語,周四地理,周五歷史,周六政治。周日講故事或者休息。”
之所以選擇不講生物,也不講物理和化學(xué),是因為朱飛感覺對崇禎來說,用處不大。
“先生所講的周一周二周三等等,又是什么意思?”
“這是將一周分成了七天,比如今天是周日,那么明天就是周一,后天就是周二…一直到周五、周六,然后周日再周一以此循環(huán)。”
“先生,朕有一個地方不明白,周一叫周一,周二叫周二,周六叫周六,周日為什么不叫周七?”
“額~…大概因為周日是休息日,所以不叫周七,叫周日。”
朱飛將今年的日歷從平板上找了出來,然后傳送過去。
“先生,這又是什么?”
“這叫日歷,最上面一行是星期幾,下面對應(yīng)的分別是西洋歷,最下面是農(nóng)歷(陰歷),也就是咱們的歷法。”
“朕真沒想到,先生也懂歷法。”
朱飛實話實說:“會看,會用,但不會推算。”
崇禎忽然想起一事,說道:“就在前幾天,因舊歷法推算日食失驗,朕欲加罪臺官。禮部尚書徐光啟上言說:“臺官測候,用郭守敬法,歷久必差,宜及時修正,參用西法。朕現(xiàn)在知道了,是咱們的歷法推算錯誤,是不是這樣?”
“是的。咱們的歷法需要閏月,否則是不對的。”
“朕曾經(jīng)詔見過一個洋人,他的名字叫湯若望,朕想讓他編修新歷法,徐光啟為監(jiān)督。先生覺得如何?”
“當(dāng)然可以。”
朱飛順手搜了一下湯若望的介紹。
“湯若望還會造大炮,歷史上他完成了《火攻挈要》一書。該書描述了歐洲16世紀(jì)的火炮制造知識。另外,他還翻譯了德國礦冶學(xué)家阿格里科拉的《礦冶全書》,定名為《坤輿格致》。全書共分12卷,涉及礦業(yè)和相關(guān)冶金工序的每個階段。以后如果冶金,或許有幫助。”
崇禎將這些內(nèi)容全都記了下來。
朱飛扒拉了一下備課筆記,說道:“快要到暑假了,按照我們這邊的風(fēng)俗,學(xué)生需要進行期末考試,檢驗一下一年的學(xué)習(xí)成果。我出了六張一年級試卷,一會兒傳給你做做。”
“好的,先生。”
由于崇禎還有政事要忙,所以一晚考一張。
語數(shù)英、史地政,連續(xù)考了六天。
當(dāng)朱飛一邊考一邊批試卷的時候,他徹底被震驚了。
語數(shù)英史地,一道題都沒錯,全部滿分。
至于政治,最后一道大題是開放性的題目,也符合答案。
所以朱飛給判了滿分。
雖然語數(shù)英都是小學(xué)題,史地政也都是初中試卷,但難度還是有的。
六科滿分,妥妥的學(xué)霸!
想當(dāng)年,六科都能及格就很不錯了。
朱飛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
就崇禎這樣的學(xué)習(xí)能力,要是當(dāng)初找個帝師稍微培養(yǎng),不至于最后弄得國破人亡。
“不錯,六科甲等。”
“是先生教的好。”
崇禎很謙虛。
他心里很清楚,現(xiàn)在的他,比以前知道的知識太多了。
“先生,朕餓了。”
“今晚吃牛肉粉絲湯。隔壁的隔壁,飯館改賣牛肉湯了,發(fā)給我一張優(yōu)惠券,我去捧個場。”
要了兩份湯,給崇禎傳送過去一份。
崇禎用勺子嘗了一口,頓時驚訝了。
“怎么做的,這么鮮?”
“實話說,鮮的已經(jīng)不正常了,這里面肯定加了科技與狠活。”
崇禎又聽到了一個陌生的詞匯:“什么叫科技與狠活?”
“就是指加了某種提鮮的佐料,這些東西吃多了,會對人的身體有害。”
崇禎聽明白了,頓時給了一個差評。
“做買賣要誠實守信,才能走的長遠。損人利己的事情,堅決不能干!”
朱飛也同意這個觀點:“沒錯,不能為圖一時之利,就把生命健康于不顧。”
兩人吐槽了一會兒,開始轉(zhuǎn)入正題。
“先生應(yīng)該知道,國家經(jīng)費,鹽利居十之七八,而兩淮鹽獨當(dāng)天下之半。朕采用先生之法,壟斷鹽引,讓兩淮鹽商無路可走。最近幾日,廠衛(wèi)情報局傳來奏報,說各大鹽幫紛紛齊聚,準(zhǔn)備搞事。”
朱飛在這之前,就已經(jīng)猜到,壟斷必然會觸動兩淮鹽商的利益。
動了別人的命根子,自然會受到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