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二
夏末秋初的熏風

陳翔


毛時安先生又要出美術評論集,囑咐我寫點文字,算是“序言”,我很惶恐,一來我是晚輩,我印象當中一般都是前輩給后學寫序,或者是同輩中的佼佼者寫序;二來我極少寫文藝評論,因為我不擅長,更何況這次是對文藝評論的評論,至少已經(jīng)是隔了兩層,更是不知如何措手。毛時安先生對我們年輕一輩很是關心,在我人生的幾個重要的轉折點,他都會主動地向我提出他的想法,非常真誠,非常真情,關鍵是每次都能說到我心里,讓我覺得有一個前輩對自己感同身受,使我如沐春風。當然每次最后一句基本上都是勸我隨遇而安,保重身體!所以在我心里,他是一個真情真心、平易近人的老暖男。所以就看在這份情誼上,我也沒法推托,更何況,我推托了好幾回,他執(zhí)意如初,讓我終歸難以拒絕。

今年是毛時安先生從事文藝評論50年,一個人把50年的生命時光獻給文藝評論,值得欽佩。書名《聽潮》。確實,50年來,他一直堅守在上海和中國文藝創(chuàng)作的前沿。他始終是個“在場者”,目擊而且記錄著美術和藝術隨著時代的潮起潮落。他同時還是一個“弄潮兒”,直接卷入新時期、新世紀、新時代的藝術大潮中,親身參與、策劃、組織了上海的許多重要藝術項目和藝術事件,就美術展覽而言,如始于1986年的《海平線》雙年展、京滬《精神與品格》油畫展、上海雙年展,等等,不一而足。作為美術評論家,他對上海美術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感受,這為他的評論提供了堅實且宏觀的實踐美學基礎。

《聽潮》有個副標題“新海派美術評論”。所謂“新”,一是新在所評論的藝術家,都是新時代藝術的代表人物。《聽潮》目光所及,從新海派大家程十發(fā)、賀友直、方增先、陳家泠,到新一代領軍畫家陳琪、樂震文夫婦、何曦、鮑鶯、杜海軍,所有這些,構成了上海現(xiàn)當代美術鮮活的素材,構成了新時代新海派美術史的主旋律,為今后書寫海派美術史提供了一份甚為寶貴的現(xiàn)場記錄。二是新在他的評論理念和評論語言,總是帶著不同于國內其他地區(qū)美術評論家的濃郁的新海派風格。所以,書名中的新海派既是指評論的客體對象,又是指評論者主體本身,一語雙關。

讀毛時安先生的文章,總會被其中充溢的激情打動,在優(yōu)美流暢的文字間,躍動著他那澎湃的思潮,時而洶涌,時而溫婉,牽引著讀者的思緒,隨著他一起經(jīng)歷心靈的跌宕。與其說這是一次閱讀的過程,不如說是一場充滿想象的體驗。在用文字構成的世界里,體驗虛虛實實的情感起伏,體驗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憧憬。原本了無生趣的方塊文字在他的筆下變得異常具有生命力。他像一個高明的魔法師,用最尋常的道具,營造出另一個不可能的現(xiàn)實,然而你卻往往不由自主、心甘情愿地被他的魔法棒牽著鼻子走。他視野廣闊,思想銳利,觀點明晰,激情洋溢。

我曾經(jīng)約過毛時安先生寫文章,如程十發(fā)先生的畫展,中華藝術宮開館十周年等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需要請他發(fā)表看法。雖然找他約稿的人很多,但他對我的要求每次都慨然應允,憑借他的名聲和水平,隨便應付一下其實是非常容易的,但他依然十分用心,而且認真收集、閱讀資料,往往要在最后截稿的前一刻才交卷。我總覺得他的文章有一個最大的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他不是就事論事,尤其是不會鉆在技法、風格、圖式等比較專業(yè)的牛角尖里左兜右轉、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他往往會站在一個更高的站位、以更廣的視野,用他特有的真情洋溢的文字,言說著他自己的感受。如評論程十發(fā)先生的畫,他不但提出了藝術上非常值得深入關注的“程線”,而且揭示了程先生是如何在特殊的時代、特定的平臺上,怎樣找到并創(chuàng)造了一種具有自己面目又得到社會認同的圖式和風格。這種獨特感受的獲得和闡述,既有對所評論者的共情,也有自己與被評論者保持一定距離的冷靜觀察。巧妙的是,在他筆下,這兩種看上去不可能融合的東西卻能毫無痕跡地黏合在一起,一無掛礙地流瀉而成自己熱情的文字,這充分顯示出他對文化現(xiàn)象的宏觀觀察和穿透能力。

關于海派,因為近現(xiàn)代上海在中國文化藝術現(xiàn)代化轉型中的特殊地位和巨大影響,使得海派文化成為一門顯學,各種論述車載斗量。2022年年底,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辦“歷史的星空——二十世紀前期海派繪畫研究展”,我向他約稿。他苦思冥想,最后完成了七千余字的《大海潮動廣地域性:關于海派繪畫、海派文化是什么的一些再思考》,從一個開闊的文化視野,別開生面地提出了新的可繼續(xù)衍生研究的觀點“廣地域性”,這為海派繪畫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和思路。

當然,毛時安先生并不是一個只會形而上的評論家,他對于各種文藝樣式都有涉及甚至研究,這一點,我們在這本書中可以明顯地看到。我想說的是,在我自己熟悉的繪畫藝術領域,他的很多評論還是很有針對性,也很有專業(yè)性。和那些千人一面、不著邊際的評論家不同,他總是從具體的藝術家、具體的藝術作品,從藝術規(guī)律出發(fā),而且他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讓讀者不知不覺就跟著他的思路走。文字是語言的凝練,文字影響人的思想;而寫作者的思想形之于文字,是一個化繁為簡、高度集約的表達。毛時安先生的文字技巧使得他的文章有一股可以清楚地感受得到的情緒流淌,他對上海新一代海派畫家情有獨鐘。在《五光十色的表象與印象》一文中,給當代城市化進程中的新海派年輕畫家給予了高度的肯定。這種情緒包含著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神圣的文化使命感和深沉的思想時代感,在為漫畫家鄭辛遙寫的《大都市文化的輕喜劇》中,他大聲疾呼:

中國詩文藝術歷來有“美刺”,即歌頌贊美和批評諷刺的傳統(tǒng)。近現(xiàn)當代中國漫畫,是一種以諷刺幽默為特點的藝術,正是中國文化“美刺”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時代體現(xiàn)。然而,時至今日,隨著老一代漫畫家的退隱,漫畫的整體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今天正是一個特別需要漫畫針砭的時代。在黨對腐敗的雷厲風行整治中腐敗官員的丑惡言行嘴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做派,以及影響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各種陳規(guī)陋習,都需要漫畫積極發(fā)揮諷刺、批評的功能,去匡正時弊,而高節(jié)奏高強度的現(xiàn)代生活也迫切需要幽默的潤滑劑,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日益豐富廣闊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社會的健康進步與發(fā)展。

自然界很多物種的消失,在于其生態(tài)的破壞和消亡。同樣,許多文化形態(tài)藝術種類,包括不少民族語言的消失,就在于其文化生態(tài)的劣化沙化。漫畫是文藝百花園里一株帶刺的玫瑰。很難想象,百花齊放,沒有帶刺的玫瑰的色香。好的漫畫經(jīng)常都帶有一定的諷刺的色彩,有的甚至不乏辛辣。偶爾因為認識的偏差,或者諷刺批評過于尖銳,會引起社會逆向反應,因此,漫畫,包括相聲的創(chuàng)作逐漸變成了“帶電作業(yè)”。我們要有適合文藝規(guī)律的容錯和糾錯機制。繁榮漫畫,我們要努力為諷刺藝術的創(chuàng)作、生長創(chuàng)造其必需的良好、寬容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并為優(yōu)秀漫畫提供經(jīng)常性的發(fā)表平臺。

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于我們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這一代人來說依然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認同感,這是時代烙在我們心上的深刻印記,已經(jīng)成為我們內心遵循而不自覺的情感規(guī)范、心理定式和行動指南。

“無人喝彩”讓當今真正的藝術評論具有了悲壯色彩,在實用主義大行其道的時候,誰在關心真正的藝術價值。好在毛時安是一個習慣了“自說自話”的人,就像他可以忘情地捧著話筒唱著“月亮代表我的心”而全然不顧嗑著瓜子大聲閑聊的聽眾一樣。他堅持在文章中闡發(fā)自己的觀念,為藝術的價值而大聲疾呼,不管有沒有讀者和聽眾。

毛時安是一個極富激情的文藝評論家,激情使得他的評論更加犀利,更加具有感染力。實際上,任何評論都離不開自己的立場,也擺脫不了自己所在的角度。立場和角度使我們有立足的基礎,有闡發(fā)自己觀點的底氣,但是立場和角度也使我們受到無形的限制而不能自知。所以說,沒有絕對公正的評論,只有被認可的評論,而這種認可也是有時間、空間局限的,除非人可以自己拔著自己的頭發(fā)飄起來。

我在畫院工作時,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被困在熱鬧的大都市核心區(qū)域的一幢看不見藍天的高樓里;現(xiàn)在我在浦東工作,隨時都可以看到廣袤的天空。下班路上,駕車在開往市中心的一眾車流中,夏末秋初的傍晚,天邊亂峰堆疊的云層里,晚霞依然燦爛奪目。打開車窗,迎著熏風,聽著單聲道的比莉·霍麗黛,感慨時代更迭,人心嬗變;然而總有一種無法言喻的情愫穿越時空,時刻縈繞在心間,不知何時而來,也不會離你而去……

2022年8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鄢陵县| 庐江县| 虞城县| 平果县| 定陶县| 新沂市| 黄梅县| 武威市| 平和县| 化隆| 岳阳县| 阳谷县| 筠连县| 中卫市| 台东市| 泸溪县| 平塘县| 屯留县| 丹巴县| 呼伦贝尔市| 卢氏县| 朝阳市| 南通市| 铅山县| 兰溪市| 平顶山市| 元朗区| 沭阳县| 太仆寺旗| 中西区| 玉门市| 香港 | 大港区| 沅陵县| 正安县| 珠海市| 阜平县| 济宁市| 霍邱县| 公主岭市|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