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皇城盯上她
- 鳳起寒門,她以商封后
- 玉桂尊尊
- 1803字
- 2025-07-08 17:43:26
第四章《皇城盯上她》
她只想賣點貨,賺錢養家,誰知皇城盯上她了!權貴盯上她的鋪,朝廷盯上她的命——這才剛開始,她卻已鋒芒畢露。
【1】“顧記雜貨”開張不過三日,京南鎮上已經人盡皆知。
一時之間:
?小廝們爭著來買銅鏡茶磚,說是“抽獎抽得手軟”;
?太太小姐們搶購手帕香囊,說是“這家鋪子的布料獨家”;
?連鎮守武校的教頭都派人來訂購日常所需的鹽包、干糧和藥包。
這鋪子,仿佛忽然成了風口浪尖上的一艘船,風一吹,浪翻天。
而瑩鹿站在鋪子門前,望著人來人往,眸底沉靜如潭。
她知道,這還只是個開始。
【2】但風起,亦有耳目動。
三日后,一封密函跨馬直送皇城,送入戶部鹽鐵司衙門。
——“顧記雜貨,新崛商戶,鹽價破底,擠壓同行,動搖鄉鎮鹽道價格體系。”
鹽鐵司主事江鏡之,捧著密報沉思半晌,忽而抬頭吩咐:
“傳我義子江臨舟,速往京南鎮——查清這顧記背后有何勢力。”
江臨舟,江主事義子,京中第一年輕督司,辦事手辣,擅挖根腳。
他接命出京前,對江鏡之低聲問:“不過是小小商戶,為何興師動眾?”
江主事輕敲桌面,眸色深沉:
“一朝破局,皆由棋子而起。我們要提前知道——她,是棋子,還是……另一個下棋人。”
【3】與此同時,顧家鋪子后院。
瑩鹿攤開一張長紙,筆走龍蛇,寫下幾個大字:
“鹽引合作,共贏試點。”
她要做的,不止是賣鹽。
她要撬動整個鎮子的“鹽引權”——這在大曜朝,是皇室嚴控物資。鎮上小商販如想進貨,需先購鹽引憑證,價格高得離譜。
“我們拿下官鹽分發權,把鹽價壓到原來的一半,其他小販就必須靠我們拿貨。”她篤定道。
顧硯青凝視著她的筆跡,緩緩點頭,拿出一封信交給她。
瑩鹿展開一看,竟是……江南鹽官親筆推薦信!
她震驚地看著他:“你……哪來的?”
顧硯青抿唇不語,拿炭筆在紙上緩緩寫下:
“三年前我救過他小兒一命。”
“他欠我一張信。”
【4】夜里,江臨舟到了鎮外。
他換下官袍,著布衣入市,第一站就是“顧記雜貨”。
鋪中陳設別致,貨品琳瑯,卻不奢靡。小到針頭線腦,大到粗鹽細布,分門別類,一目了然。
他隨手拿起一包鹽磚,聞了聞——果然是官鹽所出,絕非私鹽。
他抬眸掃視鋪子,正見一抹纖細身影在柜后挑燈記賬。
女子面容清秀,衣著樸素,筆速極快,卻又字字分明。
江臨舟眼中多了幾分審視。
“此女……不簡單。”
正要離開時,卻聽耳邊幾個顧客議論:
“你聽說了嗎?蘇家原本想害她,結果賠了個金鋪出來。”
“聽說她家那口子是啞巴,打起算盤卻比人精都快!”
“她呀,是命硬的貴人命!”
江臨舟若有所思,嘴角勾起一抹玩味。
“命硬的貴人?”
“我倒要看看,她到底能硬到哪一步。”
【5】隔日,鋪外人群如織。
瑩鹿早起查看賬目,發現昨天客流暴增,但也多了幾個“看貨不買”的男人。
她眸色一凝。
這群人不是賣貨的,是探路的。
是來踩點試探她底牌的。
她立刻起筆,擬了一份“鋪中物價總覽”貼在門口,將貨源、價格、渠道寫得一清二楚:
“顧記所有物資,皆購自京南合法渠道,持鹽引憑證編號:七三六九。”
“若有疑問,歡迎三司五門光臨查驗。”
這一招,叫——“亮證反咬”。
別人想掀你老底,你就先把自己底牌擺到臺面上,還順便把懷疑你的人反手晾曬。
鎮上人看了,紛紛贊嘆:“顧家的娘子,真是膽大又實誠!”
而此時此刻,江臨舟就在人群中,面無表情盯著那張價目表,眸色深如夜潭。
【6】顧家后院,瑩鹿看著被抬回來的顧老木箱,問顧硯青:
“你確定,這些能用?”
顧硯青點頭,比劃道:“這些是父親生前收藏的‘經商殘卷’,其中有一頁提過——‘鹽道可逆,水貨可控’,當年朝中曾密謀開放商道,但胎死腹中。”
“若我找到其人、其源,是否能推開這條路?”
瑩鹿盯著他,忽而湊近一步:“你……到底是誰?”
顧硯青心頭微震。
他寫字的手忽然停下。
他看著她,目光清澈如初,卻寫不下去一個字。
但她卻沒有再追問,只是輕聲道:
“你不說,我也等得起。”
“但請你記住,我們是一家人。”
顧硯青一怔,眼眶微熱,終于點了點頭。
【7】三日后,江臨舟未曾現身,卻送來一封信:
“顧記雖新,布局周全,可查證皆合法。但須知——商賈如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封信無署名,卻字字鋒利。
瑩鹿看完,淡然一笑:
“他怕了。”
“他知道,若我再出一招,他可能就受不住了。”
她抬頭,對顧硯青道:
“既然他查我,我便送他一份禮。”
她提筆,親手寫下數行:
“顧記愿向皇商獻策:一為‘鹽引共售’,一為‘布貨平權’,三為‘鄉市連線’,自愿承擔風險,以身試新政。”
這封信,她親自交予鎮守中轉官員。
她不等命運降臨,她要,自己握筆,寫她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