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臥虎莊一日游!
- 三國:吾兒劉備,大帝之資!
- 山河故舊
- 2939字
- 2025-07-22 11:52:44
劉氏宗祠內,香燭的煙氣裊裊盤旋,映照著劉虞的側臉。
片刻后,這位新任幽州刺史臉上緩緩綻開一絲溫煦的笑意,抬手虛扶:“子高請起。何罪之有?在其位,謀其政,此乃為官本分。汝能恪盡職守,心系市井民生,不為上官召喚而廢弛公務,此心此志,實屬難得。本官甚慰!”
劉弘依言直起身,依舊垂手恭立:“使君謬贊,弘愧不敢當。”
劉虞目光在劉弘身上停留片刻,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
“樂善好施,澤被鄉(xiāng)里;投筆從戎,衛(wèi)戍邊塞,力保黎庶;歸鄉(xiāng)主政,又能秉公執(zhí)法,不徇私情。子高所為,樁樁件件,皆顯我漢室宗親之擔當!涿縣劉氏,有君如此,實乃宗族之幸!”
這番贊譽極高,族長劉琰和幾位族老臉上都露出與有榮焉的喜色。劉弘則神色謙恭,連道“惶恐”。
劉虞話鋒一轉,神色變得鄭重起來:“子高既有邊塞親歷,又主理胡漢互市,對邊境情勢,當有切膚之見。本官初掌幽州,百務待興。最緊要者,莫過于邊州漢民與烏桓、鮮卑等異族之關系。某麾下謀臣,或主懷柔羈縻,或主武力震懾,眾說紛紜。不知子高對此有何高見?”
考教來了!
祠堂內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劉弘身上。族長劉琰甚至有些緊張地捻了捻胡須。
今日之后,涿縣劉氏是依舊一蹶不振,還是一飛沖天,都要看劉弘接下來的回答了。
劉弘略作沉吟,抬首迎向劉虞探詢的目光,沉聲道:“回稟使君,弘見識淺薄,唯以邊塞所見所聞,斗膽陳言。竊以為,處置邊州漢胡關系,一味懷柔,易使胡虜驕縱,視我軟弱可欺,反生覬覦之心;一味震懾,則易激化仇怨,兵連禍結,永無寧日。此二者,皆非上策。”
他頓了頓,繼續(xù)道:“弘以為,當行恩威并施之策!所謂‘威’,乃是我漢家不可侵犯之底線!邊軍需時刻整飭,強弓勁弩不可懈怠,示之以不可犯之鋒銳!凡有劫掠邊民、襲擾商旅、心懷叵測者,無論胡漢,必以雷霆手段剿滅之!唯有鐵血之威,方能震懾宵小,保境安民!”
“所謂‘恩’,”劉弘話鋒一轉,“則需加大互市,以通有無。胡虜所求者,不過鹽鐵、布帛、谷物;我漢民亦需牛馬、皮貨、藥材。公平交易,各取所需,使其知與我漢人通商之利,遠勝于劫掠之苦!更要擇其部落中恭順者,授以虛職,賜予賞賚,使其為我藩籬,鉗制桀驁不馴之輩。恩威相濟,剛柔并重,方能使胡虜既畏我之威,又懷我之德。邊境或可稍得喘息,百姓或可稍享太平。天下之民,漢人也好,胡人也罷,若得幸福安穩(wěn),誰又愿顛沛流離呢!此乃弘一孔之見,請使君斧正。”
劉弘侃侃而談,條理清晰,既有邊塞血火的教訓,又有北市管理的實踐。
劉虞聽著,眼中贊賞之色越來越濃。
不意草野之中,竟也潛藏麒麟!
待劉弘說完,他撫掌輕嘆:“好!好一個‘恩威并施’!子高此言,深得我心!非親歷邊塞、洞察世情者,不能有此灼見!懷柔非怯懦,震懾非窮兵,剛柔并濟,方是長治久安之道!汝之所言,可為本官治邊之圭臬!”
考教滿意,氣氛頓時輕松不少。
劉虞目光一轉,落在一直安靜侍立在劉弘側后方的少年劉備身上。少年身姿挺拔,眉宇間已隱現(xiàn)英氣,雖極力保持著恭謹,但眼神清亮,透著聰慧。
“這位小郎君,想必便是縣中人時常提起的臥虎莊少莊主了吧?”劉虞調侃一聲。
劉弘忙側身介紹:“正是犬子劉備。阿備,還不快拜見使君!”
劉備上前一步,規(guī)規(guī)矩矩地行了大禮:“小子劉備,拜見使君!”
劉虞仔細打量著劉備的容貌舉止,尤其在他那雙顧盼有神的眼睛和異于常人的耳廓上停留片刻,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異,隨即化為溫和的笑意,伸手虛扶:“好!好一個少年郎!氣度沉凝,目光清正,更有不凡之相!子高,汝有此佳兒,他日必為國之棟梁!此子前程,不可限量啊!真我漢室千里駒也!”
這番評價極高,讓劉琰等族老又是一陣驚喜交加。
劉弘連稱“不敢”,劉備也再次躬身謝過。
“子高治理有方,不僅自身才干卓著,更育此麟兒,本官心甚慰之。”
劉虞興致頗高,捋須笑道,“明日若無他事,本官倒想去子高那臥虎莊一觀,看看是何等水土,能養(yǎng)出子高父子這般人物?不知可方便?”
“使君駕臨,蓬蓽生輝!弘掃榻以待!”劉弘立刻躬身應下。
……
翌日,天氣晴好。
劉虞輕車簡從,在劉弘的親自陪同下,來到城郊的臥虎莊。
莊門大開,吳氏已領著仆婦莊客在門前恭候。
劉虞入莊,并未先去廳堂,而是饒有興致地提出要看看莊民生計。
劉弘便引著他先來到了莊內的織造坊。
寬敞的工坊內,數十架經過劉弘改良的織機排列整齊,機杼聲不絕于耳。數十名莊中婦人手腳麻利地穿梭引線,動作嫻熟。改良后的織機效率明顯提高,織出的布匹也更加細密均勻。
“此織機…似乎與尋常不同?”劉虞駐足觀察片刻,看出門道。
劉弘解釋道:“回使君,此乃弘閑暇時,與莊中巧匠琢磨,對舊有機杼稍作改進,如今一人之力,可抵舊機數人之工,且布面更勻。”
劉虞眼中精光一閃,走到一架織機旁,仔細查看那巧妙的聯(lián)動裝置,又伸手摸了摸剛織出的一匹細麻布,觸手平滑緊密。
他連連點頭,贊嘆道:“妙!果然巧妙!子高不僅心系黎庶,更能格物致用,以巧思惠及民生!此等務實之舉,利在當下,功在長遠!好!甚好!”
離開織坊,劉弘又請劉虞至莊中待客的偏廳小憩。仆婦奉上莊內自釀的桃花釀。酒液呈清透的琥珀色,盛在粗陶杯中,一股清冽甘醇、帶著獨特桃花芬芳的酒香撲鼻而來。
劉虞本是雅士,亦好杯中之物。他端起陶杯,先觀其色,清亮誘人;再嗅其香,幽雅馥郁;最后淺嘗一口,酒液入口綿柔,清甜中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微酸,桃花香氣縈繞齒頰,下喉溫潤,余韻悠長,毫無普通濁酒的辛辣沖喉之感。
“嗯?!”劉虞眼睛一亮,忍不住又飲了一口,細細品味,臉上露出驚喜之色,“此酒…清冽甘醇,花香馥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長!絕非尋常村釀可比!子高,此酒何名?又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劉弘微笑道:“此乃莊內自釀,取春時初綻桃花,配以清泉黍米,循古法而略有增改,名喚‘桃花釀’。粗鄙之物,能入使君之口,實乃榮幸。”
“桃花釀?好名字!好酒!”劉虞撫掌贊嘆,毫不吝嗇溢美之詞,“此酒清雅脫俗,韻味深長,縱是洛陽名釀,亦不過如此!子高之才,竟連這釀酒之道也如此精通?真乃奇才!此酒,當為幽州一絕!”
他顯然對此酒極為喜愛,又連飲了幾口。
最后,劉虞提出想看看莊中子弟進學之所。劉弘便引他來到莊內開辟的私塾。
尚未進門,便聽到里面?zhèn)鱽砩倌陚兦謇实淖x書聲。劉虞示意眾人噤聲,悄然立于窗外望去。
只見窗明幾凈的塾堂內,十來個少年正襟危坐。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塾師手持書卷,在堂前踱步講授。
坐在前排的劉備聽得尤為認真,腰背挺直,眼神專注,不時提筆記錄。
他身后,坐著身量已顯高大的少年關羽,少年不時皺眉,若有所思。
旁邊一個黑壯如鐵塔般的少年張飛,看似有些坐不住,但也在努力收斂心神,盯著書本,只是那蒲扇般的大手握著小小的毛筆,顯得有些笨拙可笑。
再旁邊,是面容清秀、眼神靈活的簡雍,以及神色沉穩(wěn)、目光內斂的牽招。
劉虞的目光緩緩掃過這一張張充滿朝氣、各具特色的年輕面龐。
他并未打擾,只是靜靜地看著,聽著塾師抑揚頓挫的講解和少年們時而響起的應答聲。
良久,他才緩緩退開幾步,對著身旁的劉弘,發(fā)出一聲由衷的、充滿感慨的嘆息。
“子高啊…汝這臥虎莊,臥虎藏龍,何止一二?觀此數子,皆非池中之物!假以時日,風云際會,必成大器!汝為漢室宗親,能聚此英才于莊內,善加教導,日后彼等定然皆是我漢室良才!”
劉弘自然口稱謬贊,謙虛相對。
只是,他心中卻明白,這位向來不以識人著稱的劉伯安,這次說的卻是極對。
私塾中的少年們,日后必定會名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