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的市長父親!
- 三國:吾兒劉備,大帝之資!
- 山河故舊
- 2236字
- 2025-07-22 17:52:58
劉虞離開臥虎莊后不久,一封加蓋著幽州刺史印信的書信便由快馬送到了劉弘手中。
信箋是上好的素絹,墨跡遒勁有力,正是劉虞親筆。
劉弘展開細讀。
信中先是寒暄問候,談及臥虎莊所見所聞,對劉弘治莊有方、育才有道再次表達了由衷的贊賞。
隨后,劉虞筆鋒一轉。
“子高,汝子天資穎悟,氣宇不凡;莊中關羽、張飛諸少年,皆龍虎之姿,他日必非池中之物。然璞玉雖美,尚需良工雕琢。本官思之,欲為諸子引薦一名師。此人姓盧名植,字子干,為汝涿郡涿縣人氏。植雖未曾入仕,然天資卓絕,文武兼資,通經史,明韜略,更兼弓馬嫻熟,胸有丘壑。其為人剛正不阿,治學嚴謹,雖聲名未顯于朝野,然本官觀其才具氣度,日后必為國之棟梁,名動天下!
植今于家中設塾授徒,所學者雖不多,然皆得真傳。子高若有意,可攜諸子往謁之,或可令諸子拜入門墻。若得其教誨,他日成就,不可限量也。此薦出于公心,亦為漢室英才計,望子高三思。”
劉弘放下信箋,手指在光滑的絹面上輕輕敲擊,眼中精光閃動。
盧植!
他當然知道此人在涿縣,只是他也知道此人的性子。
在這漢末之際,像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的銅豌豆一樣的人有很多。
盧子干就是其中之一!
若是無緣無故的找上門去,盧植必然不肯接受。
即便如今有了劉虞的書信,劉弘依舊沒有什么把握。
畢竟,盧植這種人,是真的敢“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
不過有棗沒棗,總要先打上幾桿子。
他立刻喚來劉備、關羽、張飛、簡雍、牽招五人。
少年們齊聚書房,聽聞刺史劉虞親自推薦他們去盧植門下求學,個個臉上都露出興奮與期待之色。
盧植的名頭,他們也是聽過的。
雖然如今教他們的王衍王師在涿縣也有大名,可若是能到盧植那里求學,更加的海闊天空嘛!
劉弘笑道:“明日,我便親自帶你們去盧府拜謁。”
“是!”五個少年齊聲應諾,聲音洪亮。
……
翌日清晨,劉弘換上一身得體的深色常服,帶著同樣收拾得干凈利落的五個少年,騎馬前往位于涿縣城南的盧府。
盧府并不奢華,青磚黑瓦,門庭樸素,透著一股書卷清寒之氣。
來到門前,遞上劉虞的書信。
門房進去通報,片刻后出來,臉上帶著歉意:“劉市長,實在對不住。我家主人今日一早,應友人之邀,尋友人論學去了,此刻不在府中。至于歸期,可能一兩日,也可能三五日,或者幾個月也是說不準的。”
話說到這里,已經明白的很了。
看來即便是有劉虞的書信,盧植依舊不愿輕易收徒。
劉弘聞言,并不著惱。
畢竟,盧植的性情如何,他清楚的很。
盧子干并不針對某一個人,他針對的是所有人!
劉弘點點頭:“無妨,我等下次再來就是。只是,不知能否討碗熱湯喝?”
門房應下,將劉弘一行人引至前院。
院子不大,卻收拾得十分整潔。幾株老槐樹灑下斑駁的蔭涼,墻角種著幾叢修竹,青翠欲滴。院中擺放著一張略顯粗糲的石桌和幾個石墩。
此時,院中已然有人。
兩個少年正坐在石桌旁。
其中一個少年約莫十五六歲的年紀,身材高挑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間卻帶著一股掩飾不住的傲氣。他穿著一身質料上乘的月白錦袍,腰束玉帶,正拿著一塊細絹,慢條斯理地擦拭著一柄帶鞘的長劍,動作專注而優雅,仿佛那劍是稀世珍寶。
陽光落在他身上,更襯得他氣度不凡,如同鶴立雞群。
坐在他對面的少年則顯得文弱些,穿著普通的青布儒衫,捧著一卷竹簡正在細讀,神態安靜。
在石桌不遠處,還站著三四個年紀相仿的隨從打扮的少年,顯然是那錦袍公子的仆從。
劉弘等人的到來,打破了院中的寧靜。
錦袍少年擦拭長劍的動作微微一頓,狹長銳利的目光掃了過來,在劉弘身上略作停留,隨后便落在了他身后的劉備、關羽、張飛等人身上。
那目光中隱隱透著一絲居高臨下的疏離和不以為然。
劉備五人也立刻感受到了這道審視的目光。
關羽丹鳳眼微瞇,臉上沒什么表情,只是腰背挺得更直。張飛豹眼一瞪,毫不客氣地回瞪過去,他對這種眼神最是敏感不爽。簡雍和牽招則謹慎地觀察著對方。
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微妙。
錦袍少年放下手中的細絹和劍,姿態優雅地站起身,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對著劉弘這邊拱了拱手,聲音清朗,帶著世家子弟特有的矜持腔調:“在下遼西令支公孫瓚。不知幾位是…?”
他自報家門,遼西令支公孫氏,在遼西是一手遮天的豪族。
在遼西,“公孫”二字,帶著天然的優越感。
劉弘作為長輩,正待開口介紹。他身后的劉備,少年心性,被公孫瓚那隱含輕視的目光一掃,又聽到對方那帶著優越感的出身,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頓時涌了上來。
他一步跨出,搶在父親之前,挺起胸膛,朗聲道:“涿縣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后,這是我父,北市市長劉弘!”
劉弘笑著搖了搖頭。
漢室宗親的名頭雖大,可如今終究落寞了啊!
劉弘有些想不明白的是,為何如今公孫瓚就已來隨盧植求學了?難道是蝴蝶效應?
公孫瓚覺得劉備的回答很有趣,因此他就很配合的笑了一聲。
見其如此狂妄,關羽下意識地按了按腰間的劍柄。張飛則咧了咧嘴,揉著拳頭。
劉弘神色如常。
畢竟,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可這公孫瓚的性子他卻清楚的很。如此張揚,才是日后的白馬將軍公孫瓚。
若是禮賢下士,那他不是變成袁本初了嗎?
當然,是逆境之時的。
見到關羽等人的反應,公孫瓚那雙劍眉幾不可察地挑了一下,嘴角那絲嘲弄的笑意加深了些許。
他看著眼前這個身量未足、卻梗著脖子一臉倔強的少年,又看了看他口中那位“北市市長”父親,輕輕“哦”了一聲,那聲音拖得略長,意味深長。
即便是以劉弘的好心性,都覺得這公孫瓚著實是欠收拾。
隨即,他又想到,公孫瓚都是如此了,那路中悍鬼袁公路不知又是個什么樣的人物,想來在惹人嫌這方面,必然是要超過公孫瓚的。
石桌旁埋頭看書的少年高誘也抬起頭,好奇地打量著這場突如其來的、帶著火藥味的初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