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說服(溝通力系列)
- (美)賈森·哈里斯
- 721字
- 2025-07-11 16:21:30
品格為王
說服力關乎個人品格,而非事實或論據。最有力的說服方式與證據、理由或邏輯沒有多大關系。事實上,通常能夠說服別人的,不是所說的內容,而是這些內容的來源,換句話說,就是說話的人本身。亞里士多德在兩千多年前就明白這一點。正如他所說:“比起其他人,我們會更徹底、更容易地相信好人。……說話者的品格幾乎可以說是他所擁有的最有效的說服手段。”[9]
這的確有道理。在大多數問題上,我們只是沒有知識、時間或專業技能靠自己去確定該采取怎樣的立場。如果醫生說我需要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或者我在踝關節扭傷后需要靜養一周,那我會相信他。讓我信服的并非科學——我沒有上過醫學院,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們需要那么多維生素D,但是我的醫生上過醫學院,并掌握了她的專業技能。好人投射出的信念和品格會讓我們言聽計從。
當一名政客試圖說服你支持稅制改革、國家安全或者移民的相關政策時,大多數時候,你缺乏足夠的信息,沒辦法僅憑事實就做出決定。你會看這個人是否表現出了良好的意圖,是否值得信賴、自信且真誠,以此做出決定。你決定的基礎在于可感知到的這個人的品格。
我所說的品格——或者更重要的是亞里士多德的意思——不只是你試圖遵循的道德準則,或者你所秉持的個人信念。你的品格也由你不假思索便表現出來的習慣和性情組成。勇敢的人如果看到一所學校著火了,會毫不猶豫地沖進去救助里面的孩子。誠實的人如果撿到一個錢包,會盡其所能將它還給失主,并且完全不會冒出取走里面的現金的念頭。真誠的人會條件反射般說出真相,而不是在權衡誠實的利弊之后才和盤托出。
因此,讓你具備說服力的那些品格特征,也必須源自你的靈魂深處。人們需要知道,他們對真實的你有所了解——他們會瞥見一些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向他們展示的東西。
[9]Aristotle,Rhetoric,trans.W.Rhys Roberts,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