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國的二十四小時
- (日)柿沼陽平
- 559字
- 2025-07-11 16:24:21
黎明之前
現在正是清晨四點到五點之間,大約是“雞鳴”之時。后宮有數位無聊的女性,心情不佳,也無法入睡,只得等待清晨的到來。有人早就厭煩了報時的鐘聲,連水鐘發出的聲音也嫌嘈雜。[16]一位因無法生育而被休棄的女性直到“雞鳴”之時也未能合眼,一邊嘆氣一邊在庭院中踱步。[17]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18]自古以來,人們對時間流逝的感受各有不同。坐牢的人度日如年,面臨行刑的人度日如秒。[19]人們就這樣開啟了各自的一天。
距離日出還有一段時間,大多數人還在沉靜的睡夢中。但“平旦”就要到來,意味著朝廷中政治活動“聽朝”的開始。在舉行聽朝的日子,宮城門前此時已經聚滿了等待開門的官員。[20]《漢書》中有“旦受詔,日食時上”[21],意為漢武帝在平旦時下詔,官員則在“食時”(上午九點左右)答復。我們這些未來人的相關消息傳入皇帝耳中,也是在這一時間段里。
皇帝在場的會議并非每天召開。若皇帝每五天能有一次親政,則屬勤政之列:“五日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試功能。”[22]每月一日和十五日還會召開決定政策的“公卿議”,不僅有部分政府高官參加,就連皇帝也從一大早就列席其中。[23]正如3世紀末的詩作所詠,“終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眠”[24]。在繁忙時期,即使不是開會的日子,官員們到了這個時間段也已經忙得四腳朝天。為了能早早起床,他們前一天大概都會早早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