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談判(溝通力系列)
- (美)威廉·尤里
- 1103字
- 2025-07-11 16:23:23
第二章 有效談判:構建可能性循環
可能的“慢性子”引線是由想象力點燃的。
——艾米莉·狄金森[1]
“渴望:一份艱難的工作。”這是我的祖父埃迪于一個多世紀前所創建的公司的格言。
1906年,埃迪只有13歲,住在華沙,當時那兒還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那天,他的母親突然將他哥哥的蒸汽船船票遞給他,告訴他,他必須立刻逃往美國。那天,他15歲的哥哥沃爾夫因為在街角和兩個朋友交談而被警察逮捕并被關進監獄。他的罪名是違反了俄羅斯帝國當局為了遏制革命活動而發布的聚集限制令。
在埃迪和他的家人所居住樓房的院子里,國家安全警察讓有嫌疑的革命者靠墻列成一隊,處決了他們。我只能想象當時埃迪的心情:恐懼和困惑,悲傷和憤怒。我只知道無論發生了什么,都足以讓他從此不愿談論他的童年。
第二天,13歲的埃迪獨自逃跑,加入一個難民小團隊,偷渡進入了德國邊境。旅途并非風平浪靜:難民們必須在夜間行進,以躲避俄羅斯帝國邊境的警衛,被兇殘的公路團伙襲擊的事件也屢見不鮮。從漢堡,他登上了“比勒陀利亞號”輪船,在悶熱的統艙里航行。
在他14歲生日后的第二天,埃迪抵達埃利斯島,由于船票上寫著他哥哥的名字,他被移民局當成了他哥哥來對待。埃迪隨即進入緬因州的一家羊毛紡織廠工作,加入了他父親馬克斯和他大哥喬——他們已經在那里工作了——的行列。
工廠的空氣中滿是羊毛纖維灰塵,工人們不斷地咳嗽和喘息,很容易患肺病。即使年紀輕輕,埃迪也很有創業心,于是他轉而開啟了擦窗戶的生意。他和另一個少年在羅得島經營起一項小生意。在那個燃煤的年代,多的是臟兮兮的窗戶和樓宇,因此他們生意興隆。他和他的父親及兄弟們開始能夠寄錢回華沙,將他的母親和剩下的兄弟姐妹接過來。
在隨后20年的時間里,我的祖父不只清潔窗戶和樓宇,他和他的團隊還承擔起了芝加哥附近各種各樣巨型鋼鐵廠的清潔工作。
“我不明白”,我在寫這本書時對我90歲的叔叔梅爾說,“一個從洗窗戶開始白手起家,從來沒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的男孩,是如何被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雇用來清理高爐的?”
我的叔叔之前曾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他看著我說了一句話,帶著一種見多識廣的語氣和一絲少年般的欽佩:“這確實讓人難以置信。當時,鋼鐵公司必須關閉高爐6個月,以巨大的成本清理掉鋼鐵冶煉后余下的重礦渣。我父親想出了一種方法,在高爐內使用炸藥來完成這項工作。當然,這需要極高的精確性,以避免引爆高爐。但這個方法只需要3天,而不是6個月!”
“埃迪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我問道。
我叔叔停頓了一會兒,思考這個問題,然后回答道:“很簡單。別人看到障礙時,他看到了機會。”
換句話說,我的祖父是一個可能主義者。
[1]要閱讀完整的詩作,請參見:Emily Dickinson, “The Gleam of an Heroic Act,”in 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60), 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