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云霄志:中國航空航天先鋒
- 付麗莎主編
- 1224字
- 2025-07-11 16:55:15
序
2016年4月24日,在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我與共和國幾乎同齡,1982年到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工作。在這幾十年的歲月里,我目睹了祖國航空航天事業奮發圖強、砥礪前行;我國從最初的跟跑者,逐漸成長為與世界航空航天強國并駕齊驅的競賽者,如今站在世界航空航天領域的前沿。輝煌成就的取得,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堅定支持和熱切期盼,更是航空航天先鋒的愛國精神和報國情懷的深刻詮釋與現實彰顯。付麗莎老師主編的《萬里云霄志:中國航空航天先鋒》不僅記錄了一眾航空航天先鋒的奮斗歷程和卓越成就,更展現了他們深厚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的報國信念。這是對歷史的深情回顧,更是對未來的無限期許。
在這本書中,青年學子們深入挖掘中國航空航天事業背后珍貴的歷史資料,精心書寫了航空航天事業先鋒感人至深的故事,細膩地記錄了這一偉大事業從初生、成長到繁榮的艱辛歷程。這種寫作形式新穎別致、親切近人,以青年學子的視角,生動地展現了中國航空航天先鋒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價值追求。這不僅是北航作為行業特色類高校在文化建設和社會責任履行方面的一次創新探索,更是對大學功能的深刻理解和生動實踐。
大學,作為知識的殿堂和思想的搖籃,除了培養人才、研究科學和服務社會,還有引領文化、發展文化等與生俱來的功能。自建校以來,北航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宗旨,堅持并弘揚以“空天報國”為內核的北航精神,緊密結合校本特色,深入推進文化建設。青年學子們通過寫作講述中國航空航天先鋒的故事,正是這一文化建設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動實踐。
我欣喜地看到,同學們在內容撰寫(或者不如說在故事講述)的過程中,已經深入了解了航空航天人的內心世界,深刻體會到了“空天報國”精神的豐富內涵。我堅信,這些寶貴的經歷將成為他們在未來求學道路上持續前行的精神動力,激勵他們繼續追求卓越、勇攀科技高峰。
我常說:“什么樣的土壤氣候決定了生長出什么樣的樹木,什么樣的樹木決定結出什么果實。”我國近一百多年來,主要形成了“跟蹤追趕型”科技文化。這種科技文化在我們追趕世界科技強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近幾十年,促使我國跨入了科技大國的行列。然而,今日之中國,已不再是昨日之中國,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建成世界科技強國,需要的不僅僅是“跟蹤追趕”,更是“創新引領”。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逐步培育“創新引領型”科技文化,培養大批科技創新人才。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交匯點上回首,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正是無數航空航天先鋒共同寫就的壯麗史詩,他們用智慧和汗水書寫歷史,也為后人鋪設了通向更加輝煌未來的道路。衷心期盼本書能夠成為一扇窗,讓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年一代深入了解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感受那些默默奉獻、勇往直前的航空航天先鋒的家國情懷,在新征程上繼續開創航空航天強國更加美好的未來。
是為序。
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