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云霄志:中國航空航天先鋒
- 付麗莎主編
- 2363字
- 2025-07-11 16:55:15
前言
青春之問 從夢開始的地方起航
“你在一個晴朗的夏夜,望著繁密的、閃閃的群星,會感到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望吧!我們真是如此可憐嗎?不,決不!我們必須征服宇宙!”
這是1935年,24歲的錢學森筆下的青春之問和他的豪情壯志。我們無從知曉他寫下這段文字時的內(nèi)心獨白,但我們知道,在那個中華民族歷經(jīng)磨難的灰暗年代,無數(shù)像錢學森一樣的青年學子從未放棄希望與夢想。
中華民族是勇于追夢的民族。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敦煌飛天的壁畫,從上古時代的“二十八宿”到明代的“萬戶飛天”,中華兒女不斷編織著對宇宙的向往和飛天的夢想。而如今,從“神舟”飛天、“嫦娥”攬月到“飛鯊”瞰海、“威龍”匿云,從“鯤鵬”破浪、“神雕”展翅到“北斗”指路、“天問”探火,古老的中國神話在現(xiàn)代有了具象的模樣。中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史,就是一代代中國青年追逐夢想、不斷求索的創(chuàng)業(yè)史。這宏大歷史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具體而生動的人。他們值得被看見、被講述、被銘記。
這,便是我給青年學子布置“空天人物寫作”作業(yè)的初衷。
我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教師,我所教的是大一新生必修課“思想道德與法治”(原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chǔ)”),授課內(nèi)容涉及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等重大命題。每年秋季學期,我都會面對500~600名正當年的大一新生。他們當中,未來會有近50%的人加入航空航天等國防科技事業(yè)。而在大學剛剛開始、成年之旅剛剛啟程之際,未來走向何方、人生有何意義、如何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做出抉擇,這是縈繞在每一位大學生心頭的青春之問。我常常在想,當他們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能否如24歲的錢學森一般,豪情滿懷、壯志凌云?在當今信息爆炸、價值多元、選擇多樣的時代,他們又能否找到那些青春之問的答案?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將課程的第一份作業(yè)布置為:請自主選擇一名中國航空航天領(lǐng)域的人物,深入了解其生平故事,并就此寫作一篇文章。我希望借助“空天人物寫作”,讓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的懵懂學生和航空航天前輩們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讓“天邊”的人物走到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里”,讓青年學子從一個個鮮活的人生故事中,汲取前行的勇氣和力量,明確奮斗的目標與方向,讓學生們親自執(zhí)筆,為內(nèi)心深處的“青春之問”寫下屬于他們的答案。
自2018年第一批“00后”進入大學至今,我和同學們一起挖掘了上百位航空航天領(lǐng)域的人物,積累了幾千份作業(yè)。當我教的第一屆學生開始走上航空航天事業(yè)的重要崗位,而我的課堂已經(jīng)被“05后”占據(jù)的時候,我決定將優(yōu)秀作業(yè)結(jié)集出版。我和同學們一起精選了38位代表性人物,他們當中,有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篳路藍縷的先驅(qū),有耄耋之年仍活躍在一線的院士、總設(shè)計師,有隱姓埋名鍛造“國之重器”的科研工作者,有20多年如一日追逐夢想的“備份英雄”,也有用生命堅守崗位的“大國工匠”,還有為航空航天事業(yè)接續(xù)奮斗的骨干力量。我們希望借這38位人物的故事,為廣大青年讀者了解航空航天史、感悟航空航天精神打開一扇窗。
本書的可貴之處在于:每一篇文章都是北航學生所寫,并歷經(jīng)多輪修改,最終成稿。青年學子的筆觸或許是稚嫩的,但也是鮮活的,那些在自己的領(lǐng)域獨當一面的先鋒人物的故事,在他們筆下是如此真實而生動。而這些年輕的作者也正沿著筆下人物的腳步,逐步成長為各行各業(yè)的新生力量。這,正是“傳承”的意義所在。參加本書寫作的同學名單請見“文章作者列表”。
我們將本書分為壘土筑基、高樓望月、長城止戈、杏壇傳火4章,分別聚焦中國航空航天領(lǐng)域奠定堅實基礎(chǔ)的先驅(qū)者、鑄就壯麗輝煌的建設(shè)者、筑起堅固長城的守護者,以及培育接續(xù)人才的教育者。我們還邀請了魯迅美術(shù)學院副教授、曾獲中國新銳畫家大獎銀獎的曲木子老師為每位人物作肖像畫。在她的畫筆下,這些功勛卓著的人物是那么親切、鮮活,仿佛在與讀者隔空對話。
在持續(xù)不斷的寫作、討論、修改和打磨過程中,我和同學們一直被這些人物感動著。正如一位同學所說:“我從未感覺到和這些前輩如此之‘近’,原來他們也曾經(jīng)和我們一樣青春正當年,而正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國家命運結(jié)合起來,才收獲了無悔的人生。”
航空航天精神,遠不止涉及航空航天事業(yè)本身。它所傳達的,不單是飛天夢,更是報國情。我相信,給學生種下了這顆種子,無論將來他們從事哪個行業(yè),它都會化作一種信念、一種追求,影響并伴隨他們的一生。因此,我把編寫本書過程中的學生感受也整理成文,在每一章之后的“師生共話”中加以呈現(xiàn),希望將這些感動和力量傳遞給同樣年輕的讀者們,讓大家在今后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候,對自己的方向多一分篤定;在感到迷茫無助的時候,對未來多一絲勇氣;在努力了很久都沒有收獲的時候,仍不忘初心和夢想。
本書能夠面世,要感謝我所在的北航馬克思主義學院各位領(lǐng)導和同事對我多年來教學改革的支持,感謝歷屆同學們的接續(xù)努力,感謝助教劉懿慧、劉澤軒、盧翌晨對“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和本書的貢獻。在教學中,我還帶領(lǐng)學生采訪了部分筆下人物,獲取了生動鮮活的一手資料。感謝戚發(fā)軔院士和蘇東林院士同意公布采訪視頻,也感謝盧翌晨、劉可豪精心剪輯采訪視頻和我的教學視頻。
九天攬月,踏夢而行。偉大事業(yè)都“始于夢想”“基于創(chuàng)新”“成于實干”。新中國成立70余年來,航空航天事業(y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背后是千千萬萬像本書中人物一樣的航空航天工作者。他們用自己的付出、犧牲和奉獻,寫就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的壯麗史詩。以航空航天精神為切口,我們得以洞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自立自強的道路上,用以身許國、心系人民的愛國情懷,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建設(shè)科技強國注入不竭的動力。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應(yīng)當是去創(chuàng)造新的、更輝煌的歷史。讓我們相信并期待,當風華正茂的年輕一代緊握歷史的接力棒,他們必將繼承前輩們的凌云壯志,從夢開始的地方,向著更高更遠的星辰大海,揚帆,再起航!
付麗莎
2024年9月
- 你在為誰讀書:青春期的成長困惑(家庭教育叢書)
- 青春美文精品集萃叢書·自由的你系列:自由的你是藍天飄動的白云
- 修煉(下):百位特級談教師專業(yè)成長
- 做有志氣的男孩
- 拼盡全力,終將遇見更好的自己
- 你在為誰讀書(小學生版)
- 成功的起點(學生心理健康悅讀)
- 就這樣考上北大(3)
- 奇才奇事(開啟青少年智慧故事)
-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
- 青春美文精品集萃叢書·自由的你系列:自由的你是草原奔馳的駿馬
- 青少年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青春伴讀系列:青春是任由馳騁的草原
- 換個角度看世界,人生可以不憂慮
- 哈佛大學青少創(chuàng)意課:哈佛大學送給青少年最好的禮物
- 馬云給年輕人的人生規(guī)劃課: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最新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