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菜雞互啄
- 三國長平侯:我的大漢不能亡
- 涼血青年
- 2193字
- 2025-07-22 12:00:00
冬日寒冷,淯水之上已經出現(xiàn)了不少冰凌。與文聘猜想的不同,殺掉糧吏三日之后,本該是再次運糧的日子,結果水上糧船逆流而上,全都是奔新野去的,竟然沒有一艘來西岸停靠。
文聘從岸邊趕回來,氣呼呼地對衛(wèi)青抱怨:“不知怎么回事,竟然直接不發(fā)糧了,陳校尉應該已經到了新野,所有糧船都奔新野去了。我點數(shù)糧船,剛好是夠一校所用。幸虧校尉幾日前設法弄來了糧草,不然如今肯定斷炊了。”
“我若見蔡瑁,必持刀質問,是何居心,是否不把刺史放在眼里!”劉虎惡狠狠地說。
衛(wèi)青依然鎮(zhèn)靜,只是派出信使通知中軍缺糧,下令部眾不要繼續(xù)北上,先留在此地。
“朝陽縣中其實還有糧,實在缺乏,我可以再去征調。”李嚴說。
但又過二日,并不是運糧的日子,淯水上卻駛來數(shù)艘大船。龐季親自押船前來,要面見衛(wèi)青。龐季是蒯越的密友,蒯越身為蒯氏家主,擔任蔡瑁幕僚有點太過了,于是派龐季來,做蔡瑁的主簿。
文聘一邊指揮士卒運糧,一邊偷聽岸邊衛(wèi)青與龐季的對話。龐季稱,糧吏被衛(wèi)青斬殺之后,蔡瑁非常驚訝,花費了些時日調查糧船之事,原來是那糧吏故意耍花招,令船只擱淺在岸邊,賣與附近大戶。糧吏已經伏法,但軍情緊急,實在沒有余力繼續(xù)追查郡中同謀了。
“若逼迫過甚,也許不利于戰(zhàn)事。將軍已經派我押運五日之糧至此,為校尉補足。”
衛(wèi)青不置可否,只是謝過龐季辛苦一趟。龐季繼續(xù)說:“另外,將軍有命,中軍即將移營至新野,需校尉先行北上,為大軍構筑營壘。”
既然大將有令,衛(wèi)青當即領命拔營,命李嚴所部為后隊看管糧草,親率余部北上新野。
蔡瑁中軍一部抵達新野時,在一處鄉(xiāng)邑基礎上修筑的營壘已經草就,龐季與蔡瑁隨即入內。
“龐主簿……”蔡瑁一進營帳,眼神便陰冷下來。他環(huán)顧四周,欲言又止。
龐季不用蔡瑁說完,就心領神會。他行了一禮,對蔡瑁說:“劉伯玄與他叔父不同。劉闔中才,胸無溝壑;但這劉伯玄,恐怕不容易對付。將軍若總想鉗制,恐怕先生內亂。”
蔡瑁點點頭說:“正是。但其若再立功,刺史萬一拔擢其為中郎將……”
黃祖本就是江夏大族,蔡氏就算勢力大過黃氏,也只能相與為好。蔡瑁長姊正是嫁入了黃氏。如今迫使劉表在荊州廢了三互法,黃氏回江夏做了地頭蛇,蔡氏也得以盤踞南郡。
可是如果“劉青”也有了數(shù)千上萬精兵,之后南郡誰說了算,未可知也。
“唉!”蔡瑁嘆了口氣,“只好先讓其為后軍,看守營壘、糧道。袁術帳下沒了孫堅,僅剩庸才,我可制之!”
聽見庸才這兩個字,龐季忍不住瞥了蔡瑁一眼,什么也沒有說。
蔡瑁說完,邀請龐季同坐于席上。正準備倒酒,斥候就慌慌張張進了大帳,向蔡瑁稟報異常:新野縣邑東北數(shù)里處出現(xiàn)敵軍。
“有多少?”蔡瑁問。
“大概一校之兵,打著梁字旗號。。”
“似是梁綱。陳生部與其兵力相當,又早至新野,應當可以御敵。蘇代,你做好準備,陸續(xù)渡河,先滅此敵。”
“唯!”
蘇代令人搶占渡口,準備渡河。可對岸陳生營中不知怎么突然混亂起來,有些士卒直接奔向縣邑之中,有些逃到渡口想要過淯水。對岸敵軍越來越多,趁陳生部眾慌亂,直接沖進營壘之中,四處點火。縣邑守卒慌亂中關閉了邑門,尚未桃入城邑的士卒只好四處逃散。有水性好的,干脆脫掉衣甲游了過來。
“將其抓過來!”
蔡瑁早就看清楚對岸的亂象,命令蘇代把狼狽上岸的士卒揪過來質問。
“稟稟稟將軍……校尉校尉他……”
從冰冷的河水中游過,士卒早已凍得嘴唇青紫,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蘇代將其拖到火堆旁,命部下給他灌了些熱水。士卒這才緩過來,說:“校尉一早便入新野,不知是哪個大戶要招待他。我等在營中見敵軍已至,又沒有主官,盡皆慌亂,此時敵軍上百騎逼近,便有部眾驚逃,于是不可收拾了。”
“這個廢物!”
蔡瑁用手中馬鞭狠狠抽了這士卒一下,對蘇代說:“現(xiàn)在渡口還在陳生部眾手中,立刻渡河擊敵!”
新野城與淯水之間極近,與渡口相接。敵軍顧忌守軍的弓弩,暫時還不敢深入城邑附近。陳生的身影終于出現(xiàn)在渡口,他似乎將潰卒成功地組織了起來,總算成功接應蘇代部下逐漸過河。但此時敵軍步卒也陸續(xù)趕到,雙方匆忙列陣,隨即在新野郊外爆發(fā)遭遇戰(zhàn)。
對岸打得熱鬧,蔡瑁卻遲遲沒有召衛(wèi)青入帳,只是令其為后軍,守住營壘。
衛(wèi)青登上望樓,觀察對岸形勢。只見兩軍列陣相接,互相推搡砍刺,一時間不相上下。敵軍又有一校人馬抵達,打得是“樂”字旗號,但蘇代部下一直在陸續(xù)渡河,因此人數(shù)上雙方仍然相當。甚至蘇代部人數(shù)更多一些,只是尚未全部渡河。
看了一會兒,衛(wèi)青冷笑一聲,下了望樓。
“校尉,你不看了嗎?”文聘說。
衛(wèi)青反問道:“仲業(yè)以為,此戰(zhàn)有可觀之處嗎?”
“半點都無。”文聘說,“軍陣散亂,騎從也膽怯,不敢入軍陣薄弱處以亂陣。依在下看,他們不如校尉一根小指。”
此時衛(wèi)青突然凝神遠望,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再次爬上望樓,問文聘道:“派斥候西去,已經多久了。”
“一個時辰。”
湍水水面冰凌也不少,互相碰撞,發(fā)出脆響。衛(wèi)青又下望樓,大聲下令二百騎兵集合。
卓膺興沖沖地問:“這次帶我?”
“你知道是何事,就要跟著我?”
卓膺摸著后腦勺說:“校尉一旦領騎兵出擊,必有斬獲。在下猜想,準是有敵要來!”
卓膺、黃忠麾下皆有騎兵,衛(wèi)青親率一百最精銳者,并且會不時征調二司馬所屬,集中使用。既然這次卓膺請戰(zhàn),黃忠便勉強讓了他一次。營中二百精騎集合完畢,衛(wèi)青在前,卓膺在側,文聘卻大叫道:“有斥候回來了!”
冬日寒涼,斥候卻跑得滿臉通紅,一進營門便滾鞍下馬,稱有上千士卒沿湍水西進,已至三十里外!
衛(wèi)青哈哈大笑道:“好、好、好。蔡將軍不想讓我等立功,功勞卻送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