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石頭上的“分成”
開工第一天,王山主派了個嘍啰盯著——不是防偷東西,是數造了多少田。青邙山的人也不惱,還教嘍啰用“記功鋤”的刻度算面積:“這一鋤下去,能造半分田,收糧時就按這數算三成?!?
獨霸嶺的流民也來幫忙,他們最懂哪塊石頭下能存水,哪道石縫里能扎根。有個流民指著塊大青石說:“這石頭底下是空的,能挖成蓄水池?!卑俟ぬ玫娜肆⒖虅邮?,用合縫鉗拼了個陶管,把山泉水引到池里,竟真存住了水。
王山主聽說后,偷偷跑到蓄水池邊看。池里的水清澈見底,映著他的影子,突然覺得這水比收來的過路費順眼——過路費是死的,水卻能澆田,田能長糧,糧能再生糧。
一個月后,第一茬耐旱粟米收了。姚破天讓流民把糧分成三份:一份給王山主,一份留互助倉,一份分給造田的人。王山主掂著自己那袋糧,比收過路費得的還多,突然問:“你們真不搶我的山?”
姚破天指著巖壁上的藥田:“山還是你的山,但石頭縫里長出的糧,是大家的。你看,你啥也沒干,多了份糧;流民有了活計,不用再偷著采藥;連你的嘍啰,現在都學會編石籠了——這賬,不虧吧?”
嘍啰們確實在學。有個嘍啰編的石籠格外結實,流民們笑著喊他“石籠哥”,他臉一紅,編得更起勁了。王山主看著這一幕,突然覺得,這些人比刀槍更能“鎮住”獨霸嶺。
第295章山契上的新字
半年后,獨霸嶺的亂石灘變成了“梯田”——編石籠做的田埂繞著山轉,嵌土錐鑿的洞連成了片藥圃,蓄水池里的水順著陶管流,滋潤著每塊新造的田。
王山主來收糧時,發現自己那三成竟裝了滿滿兩車。更奇的是,流民們見了他不再躲,還笑著喊“山主,這耐旱粟米磨的面,比粗糧細”,甚至有人給他遞了把新編的紅柳枝扇。
“扇扇吧,山主,”姚破天遞過扇,“這嶺上的風,現在帶著粟米香了?!?
王山主捏著扇子,突然讓賬房拿筆墨來。他在自己那本“山契”的最后一頁,歪歪扭扭寫了行字:“獨霸嶺的田,誰造誰種,收糧三成歸我,余歸造田人?!睂懲?,竟把山契往姚破天手里一塞:“你拿著,免得他們說我反悔。”
姚破天翻開山契,前面全是“某某地段歸我”“違者打斷腿”的狠話,只有最后這行字,帶著點新鮮的墨香。他沒接,只讓賬房把這句話刻在塊紅柳枝碑上,立在梯田邊。
“山還是你的山,”姚破天說,“但這碑,是給石頭縫里的糧看的——它們知道,這嶺上的人,現在一條心了?!?
那天傍晚,獨霸嶺的炊煙第一次飄到了山外。王山主站在寨門口,看著梯田里忙碌的人影,突然覺得,這“三成糧”換來的熱鬧,比空蕩蕩的山嶺實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