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無地者的“新田”
青邙山往東南擴時,遇到了“鐵腕鎮”。這里的土地全被鎮主霸占,流民只能當佃農,收的糧七成要上交,稍有反抗就被打瘸腿。來求助的流民阿木,就是因為偷偷開了半畝荒地,被鎮主的人打斷了胳膊,逃到青邙山時,懷里還揣著把磨禿的鋤頭。
“沒地,咱就造地。”姚破天沒讓護山班帶兵器,只讓百工堂裝了兩車“造田器”——有能把河灘淤泥挖上來的“刮泥板”,有能把碎石捆成田埂的“編石籠”,還有能在巖壁上鑿洞種糧的“嵌土錐”。
阿木看著這些奇奇怪怪的工具,紅著眼問:“河灘石頭多,巖壁土少,能種出糧?”姚破天指著青邙山帶來的紅柳枝苗:“紅柳枝在石頭縫里都能活,人憑啥不能在石頭上造田?”
他們在鐵腕鎮外的河灘扎營,用刮泥板把河底的淤泥堆在碎石上,再用編石籠圍起來,淤泥混著紅柳枝碎屑,竟成了能扎根的“軟田”;又在鎮后的巖壁上,用嵌土錐鑿出深淺不一的洞,填上從青邙山帶來的腐葉土,撒上耐旱的粟種。
鎮主派人來驅趕,看見流民們蹲在石頭上造田,笑得前仰后合:“一群瘋子,石頭里能長糧?”可三個月后,當“軟田”里冒出綠芽,巖壁的洞里結出粟穗時,鎮主的臉白了——他突然發現,這些人根本不用搶他的地,他們在他看不上的河灘、巖壁上,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田。
第291章鋤頭換地契
鐵腕鎮的佃農們偷偷來學“造田術”。有個老佃農哭著說:“鎮主的地要交七成糧,咱自己造的田,收多少都歸自己,哪怕收一斗,也比交完租子剩的多!”
姚破天讓百工堂做了批“記功鋤”——鋤頭上刻著刻度,每造一分田,就刻一道痕。“你們每幫一個無地者造田,就多一道痕,攢夠十道,青邙山的互助倉就給你們換糧;攢夠百道,歸心樓給你們發‘新田契’——不是官府的那種,是九州百姓都認的‘誰造誰種’的憑據。”
這話像長了翅膀,佃農們偷偷傳:“跟著青邙山的人干,鋤頭刻滿痕,就能有自己的田!”鎮主的兒子想強搶記功鋤,卻被佃農們圍住——他們舉著刻了半道痕的鋤頭,雖然手還在抖,卻沒人肯退:“這是咱造田的念想,誰也搶不走!”
更妙的是,鎮主家的長工也跑來幫忙。他們熟悉鎮主的土地,知道哪片荒地能改造,哪處水源能引到河灘。“咱幫你們造田,”長工們說,“只求將來能分半分地,不用再看鎮主臉色。”
當第一百張“新田契”發出去時,鐵腕鎮外的河灘已經連成了片“新青邙”——沒有圍墻,卻比鎮主的莊園更結實;沒有官府的印,卻比地契更讓人踏實。老佃農摸著自己的田契,上面沒寫“某某之田”,只刻著“造田者:三人,鋤痕:一百二十道”,旁邊蓋著個紅柳枝編的印。
第292章地契上的溫度
消息傳到更遠的“圈地城”——這里的土地被幾個大戶用籬笆圈起來,連路邊的野草都不許流民碰。大戶們聽說青邙山的人用“造田術”搶地,竟放火燒了流民的臨時棚屋:“讓你們造!燒光了看你們還怎么種!”
姚破天帶著人趕到時,流民們正蹲在灰燼里哭。有個婦人抱著燒焦的暖嬰籃,里面的娃已經沒了聲息,她卻不肯松手:“這是娃唯一的家……”
姚破天沒發火,只讓百工堂的人在灰燼旁搭起“臨時百工堂”,連夜趕制“防火瓦”——用陶土混著沙子燒的,能擋住火星。“燒了棚屋,燒不了造田的手藝;圈了土地,圈不住造田的心思。”他對流民們說,“咱在城邊的鹽堿地造田,鹽堿地不怕燒,還能改良。”
大戶們又派人來砸“防火瓦”,卻被趕來幫忙的圈地城百姓攔住。這些百姓里,有賣菜的小販,有修鞋的匠人,甚至還有大戶家的賬房先生:“你們圈地不讓種,城里的菜價都漲了三倍!青邙山的人讓大家有糧吃,你們憑啥攔著?”
原來,“新田”產出的粟米、蔬菜,正順著水渠運進圈地城,比大戶們賣的便宜一半。百姓們嘗到了甜頭,自然護著造田的人。有個小販提著菜籃子喊:“誰砸防火瓦,就是砸咱的菜籃子!”
三個月后,鹽堿地變成了良田,上面插滿了記功鋤,每把鋤頭的木柄上都纏著紅布條——那是失去孩子的婦人編的,她說:“紅布條能辟邪,也能讓娃在天上看著,咱有田了。”
姚破天看著這些紅布條在風里飄,突然明白:土地的力量從不在“歸屬”,而在“溫度”——鎮主的地契上只有冰冷的名字,而青邙山的田契上,有造田時的汗、互助時的暖、甚至失去的痛。這些溫度聚在一起,比任何權勢都更能扎根。
當圈地城的大戶們發現,連自家的佃農都偷偷去鹽堿地幫忙時,終于慌了。他們想降價租地,卻沒人肯要:“咱自己造的田,流的是自己的汗,比租來的香!”
第293章山主的算盤
青邙山往西南擴時,撞上了“獨霸嶺”。這嶺被個姓王的山主占著,他既不種地也不放牧,就靠收“過路費”活著——誰想在嶺上砍柴、采藥,都得交半袋糧,否則就放狗咬人。
來求助的采藥人老秦,腿上還留著狗咬的疤,他攥著把斷了齒的藥鋤說:“王山主說那是他家的山,連石頭縫里的草藥都姓王。”
姚破天沒帶人造田,先帶著傳聲筒上了獨霸嶺。王山主的嘍啰舉著刀攔路,他卻對著傳聲筒喊:“山主,咱合作造田,你出地,我出法子,收的糧你拿三成,咋樣?”
王山主在寨子里聽見了,扒著門縫看——只見青邙山的人在嶺下的亂石灘擺開工具,沒砍一棵樹,沒動一塊他看得上的“風水石”,只在最陡的坡上鑿坑,坑里填上從別處運來的腐葉土,竟種出了幾株耐旱的粟苗。
“騙人的!”王山主罵著,卻讓嘍啰去偷偷看。嘍啰回來報:“他們用編石籠把碎石捆起來,做成田埂,雨水沖不走;還用嵌土錐在巖壁上鑿洞,洞里種的草藥,比老秦采的還壯實。”
王山主的算盤打得噼啪響:三成糧雖少,卻不用他動手;可要是不讓他們干,這些人說不定會偷偷造田,到時候一分糧都落不著。他扔出句:“可以試,但弄壞了我的山,拿你們的人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