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知所終
-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華典故故事全集)
- 周治主編
- 648字
- 2015-03-31 12:09:14
“不知所終”說明不知下落或下落不明。
此典出自《后漢書·逸民列傳》:“于是遂肆意,與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
東漢時,河南窮苦的讀書人名向長。他家境貧寒,經(jīng)常上頓不接下頓。好心的鄉(xiāng)親們經(jīng)常接濟他。
一天,鄰居送給向長一斗米,向長只留下兩升,其余的又還給了鄰居。鄰居問他說:“向長呀,這米是送給你家的,為什么不全部收下呢?”
向長回答說:“夠吃幾天就行了,我覺得一個人還是窮一些好,窮比富好啊!”
鄰居不明白他的意思,只好搖頭。
向長對《老子》和《易經(jīng)》這兩部書,讀得非常透徹,能夠成章成節(jié)地背誦下來。鄉(xiāng)里人都覺得他有很大的學問,就勸他去做官,然而向長總是微笑著說:“我這個人是做不得官的呀,我是一個山野中的人!”
有一次,王莽的大司馬王邑向朝廷推薦向長,他對王莽說:“河南的隱士向長精通周易,學問不淺,能夠為您效力呀!”
“好吧!快派人把他請來吧!”
但是向長卻婉言拒絕了。
鄉(xiāng)里人對他的行為很不理解,就問他:“到朝廷做大官,有權(quán)有勢,金銀滿車,你怎么不去呢?你難道是傻子嗎?”
向長含笑不語,老半天才吐出一句話:
“我認為,人的地位顯貴還不如地位低賤的好!”
鄉(xiāng)親們都笑他說:“你一定是學問太深了,越學越糊涂了……”
“不,不,”向長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的學問還不夠,到如今我還弄不清楚,是死了好呢,還是活著好些……”
從那以后,鄉(xiāng)里人都把他當成一個怪人,沒有人再與他來往了。
后來鄉(xiāng)里人聽說,向長的兒女們長大成家立業(yè)后,向長就和他的幾個老朋友,去泰山、衡山、恒山、嵩山、華山旅行,幾年之后就沒人知道他的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