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個人的刑場】
- 那個撲街寫手,正在重寫人生
- 寂寞也算大師
- 2389字
- 2025-07-05 01:09:23
咚、咚、咚。
清脆的敲門聲在安靜的走廊里回響,顯得格外突兀。
幾秒鐘后,門內傳來一個冰冷而不耐煩的女聲:
“進?!?
劉新俊下意識地縮了一下脖子,求助似的看了一眼劉江。
劉江給了他一個安定的眼神,伸手,擰開了那扇沉重的木門。
然而,當辦公室內的景象映入眼簾時,饒是擁有28歲靈魂的劉江,也結結實實地愣在了原地。
辦公室里不止一個人。
除了那個背對著他們、正在窗邊澆花的熟悉身影外,辦公桌前,還站著一個女生。
那女生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校服,扎著簡單的馬尾,此刻正低著頭,雙手緊張地攥著衣角。
在聽到開門聲的瞬間,她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和劉江撞在了一起。
四目相對。
女孩的眼中,先是閃過一絲驚愕,隨即迅速被一種復雜的情緒所取代——
那眼神里,三分是“你怎么也來了”的責備,三分是“你是不是又惹事了”的惱怒,剩下的四分,卻是怎么也藏不住的關切。
而在看清她臉龐的那一刻,劉江的腦海里“轟”的一聲,仿佛有一顆炸彈爆開。
譚銀銀。
草。
我他媽才想起來,我現在……好像是有女朋友的。
一股荒謬到極點的感覺涌上心頭。
重生以來,他的腦子里塞滿了對過去的悔恨和對未來的規劃,被開除的壓力、搞定父母的算計、與兄弟重逢的激動……
所有事情交織在一起,竟然讓他把這輩子最重要的人之一,給忘得一干二凈!
他這才想起,譚銀銀是走讀生,手機管得極嚴,平時基本等于失聯狀態,兩人都是靠著紙條和每天課間的幾分鐘維系著這段“地下戀情”。
她比自己還大三個月,成績優異,是老師眼里的重點培養對象。
她怎么會在這里?
就在劉江內心天人交戰時,那個給仙人球澆水的身影,終于慢悠悠地轉了過來。
政教處主任,張海霞。
她的目光,像兩把精準的手術刀,先是在低著頭的蘇晚晴身上停留了一秒,隨即若無其事地移開,最后落在了門口的劉江和劉新俊身上。
她沒有立刻發作,反而是靠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用一種毫無波瀾的、近乎于陳述事實的語氣,緩緩開口道:
“喲,人還挺齊。”
她頓了頓,眼神里帶著一絲說不清是好笑還是無奈的情緒,專門對著劉江和劉新俊說:
“怎么,你們倆這形影不離的,干什么事都要一起,連被學校勸退,都要手拉手一塊兒來?”
張海霞那句帶著嚴肅幽默感的開場白,像一塊石頭砸進平靜的湖面,讓辦公室里的空氣瞬間凝固。
劉新俊的臉一下子漲紅了,嘴巴張了張,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窘迫得恨不得當場找個地縫鉆進去。
而站在一旁的譚銀銀,更是緊張地咬住了下唇,看向劉江的眼神里,擔憂又多了幾分。
所有的壓力,在這一刻,全部匯集到了劉江身上。
劉江的思緒飛速轉動。
他知道,張海霞這句看似調侃的話,其實是一記極其高明的施壓。
她將自己和劉新俊牢牢綁定,又當著譚銀銀的面,點破了他們的“丑事”,讓他們陷入了最尷尬的境地。
他更知道,接下來,他要上演的,將是一場賭上尊嚴和未來的“極限表演”。
這場表演,不能有譚銀銀這個“觀眾”。
有她在,他會分心,他的“武器”會束手束腳。
一念至此,劉江的目光迅速轉向譚銀銀,給了她一個極快但極有分量的眼神。
那眼神里沒有言語,但傳遞的信息卻清晰無比:
“信我。然后,馬上出去?!?
譚銀銀冰雪聰明,瞬間就讀懂了他眼神里的一切。
她也明白,在這種場合,自己留下來,只會讓心上人更加難堪。
男孩子在這個年紀,面子比天大。
她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對著張海霞微微鞠了一躬:“主任,我……我先回教室反省了。”
張海霞頭也不抬,從鼻子里“嗯”了一聲,算是默許。
譚銀銀如蒙大赦,最后擔憂地看了劉江一眼,迅速退出了辦公室,并輕輕地帶上了門。
辦公室里,再次只剩下師生三人。
刑場,清空了閑雜人等。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在許多年后,劉新俊回憶起來,都覺得像一場夢。
他只記得,在譚銀銀走后,劉江整個人的氣場都變了。
面對張海霞連珠炮般的質問和批評,劉江沒有辯解,沒有頂嘴,甚至沒有半點不耐煩。他就那么平靜地站著,像一塊海綿,吸收了所有的負面情緒。
等到張海霞說得口干舌燥,氣勢稍歇的那一刻,他才開始了他的“反擊”。
那是一場堪稱藝術的表演。
他沒有哭,也沒有賣慘。
他只是用一種超乎年齡的成熟和誠懇,先是承認了自己和劉新俊的全部錯誤,然后話鋒一轉,開始剖析他們“墮落”的根源——
常年缺乏父母管教的孤獨,以及對未來的迷茫。
最后,他將自己的“浪子回頭”,巧妙地塑造成了對張海霞“教育權威”的一次挑戰,他說:
“主任,我們知道您是學校最嚴格的老師,所以我們才敢來找您。因為我們覺得,如果連您都放棄我們了,那我們就真的沒救了。”
“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這兩個全校最‘無可救藥’的人,都能在您手底下考上大學,那才最能證明您的厲害。”
這番話,精準地擊中了張海霞的“軟肋”。
……
當劉江和劉新俊走出政教處辦公室時,外面的陽光正好。
劉新俊還感覺腳下輕飄飄的,仿佛在做夢。
他到現在都不敢相信,他們不僅沒有被處分,張海霞竟然還同意了,只要他們能在下一次的模擬考中總分超過三本線,就當之前的一切沒發生過。
辦公室里,張海霞疲憊地靠在椅背上,端起那杯泡得沒了顏色的茶葉,喝了一口。
她看著門口的方向,眼神里閃過一絲復雜。
她起身,走到文件柜前,想找一份文件,拉開最上面的抽屜時,動作頓了一下。
她將抽屜關上,似乎是卡住了,又重新拉開。
這一次,能清楚地看到,在抽屜的角落里,靜靜地躺著兩份已經有些發黃的檢討書。
抬頭那一行,用同樣張揚的字體寫著——
《關于在“E時代網吧”上網的深刻檢討》
落款處,是兩個龍飛鳳舞的名字:
劉江,劉新俊。
張海霞盯著那兩份檢討書看了幾秒,最終,還是將抽屜,輕輕地關上了。
兩個小時后。
學校圖書館,三樓最偏僻的角落。
兩摞比城墻還厚的復習資料和模擬試卷,堆在劉江和劉新俊的中間,像一座楚河漢界。
劉新俊抓著頭發,正對著一道數學題齜牙咧嘴,顯然是陷入了苦戰。
而劉江,則像一個冷靜的將軍。
他的面前,攤開著一張白紙。
紙上,已經用清晰的字跡,羅列出了未來18天里,精確到每一個小時的、地獄式的復習計劃。
他的“藏寶圖”,正在被轉化為切實可行的“作戰地圖”。
戰斗從這一刻,才算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