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規劃與未來
- 美利堅1849:從每日情報開始
- 美利堅大鐵牛
- 2634字
- 2025-07-13 08:00:00
聚寶齋的血腥味,很快被徹底清洗干凈。
內堂里,陳六爺那張象征權力的太師椅依舊擺在原位。
李阿虎正襟危坐,表情嚴肅,頗有幾分新老板的威勢,但他的眼神卻不時地瞟向坐在一旁、正擦拭著那把從陳六爺尸體旁撿來的、卡殼的柯爾特“龍”式左輪的陳默。
王老三則坐立不安,手里拿著幾本賬冊,額頭上微微冒汗。
昨夜的血腥和今晨的權力更迭,讓他這個投機者既興奮又恐懼。
“說說吧。”陳默沒有抬頭,聲音平靜地打破了沉默,“我們現在,家底如何?”
這是第一次會議。
李阿虎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匯報他最熟悉的“人手”和“武器”。
“陳先生,”他已經完全接受了這個稱呼,“陳文龍原來手下能打的,算上我和王老三,一共是十一個,昨晚您解決了四個,加上被我處理的兩個親信,忠于他的核心打手已經沒了。
現在我們名下,真正能打、見過血的,不超過十個,里面還有兩個是陳六爺的老人,心思不明,不一定靠得住。”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于那些看場子、跑腿的普通伙計,還有十幾個,但都是墻頭草,給錢就聽話,沒什么忠誠可言。”
陳默點了點頭,這個結果在他意料之中。
核心力量只剩下他和兩個新盟友,外加幾個心思不明的老人和一群烏合之眾。
“武器呢?”陳默問。
“這是最大的問題。”李阿虎的臉色沉了下來,“除了我們自己身上的家伙,庫房里只有幾把舊的燧發槍和一些砍刀、斧頭,火藥和彈丸都不多,陳文龍的好東西,都鎖在他自己的箱子里。”
他說著,指向墻角一個厚重的鐵皮箱。
陳默走上前,用從陳六爺尸體上搜出的鑰匙打開了箱子。
里面并沒有他想象中的大量現金,只有兩把保養得不錯的舊式單發手槍,一些金塊,以及幾份地契和賬本。
“看來,他大部分的錢都用來打點和揮霍了。”
陳默的語氣有些失望,但并不意外。
他看向王老三:“王老板,該你了,說說我們的收支吧。”
王老三連忙翻開賬冊,聲音有些發顫地說道:“陳先生,咱們的生意主要有三塊,一是這間聚寶齋賭檔,每天的流水大概在一百到兩百美元之間,我們抽水一成,扣掉開銷,一天能有十美元左右的凈利,二是當鋪的放貸生意,這個不穩定,但每個月也有幾十塊的進項。”
他頓了頓,壓低了聲音,指了指后院的方向,神情變得有些不自然:“還有……就是后院那幾間屋子的生意,那一塊才是真正的大頭,每個月能帶來差不多兩百美元的純利,但見不得光,也最容易出事。”
陳默立刻明白,那指的就是陳六爺控制的煙館和娼館。
這些是華人區最底層、最黑暗的角落,也是壓榨同胞最狠的手段。
“開銷呢?”陳默不動聲色地問。
“最大的開銷,是給副警長麥克林先生的合作費,每個月固定五十美元,雷打不動,剩下的就是我們這些兄弟們的月錢和日常花銷,一個月下來,總開銷差不多要一百塊。”
王老三合上賬本,小心翼翼地看著陳默:“所以,我們每個月能剩下的,大概在兩百美元左右,其中大部分都來自那些灰色的生意。”
聽完匯報,陳默陷入了沉默。
李阿虎和王老三都緊張地看著他,等待著這位新“師爺”的裁決。
片刻之后,陳默緩緩開口,他的聲音不大,但每一句話都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他開始對未來做規劃。
“從今天起,我們要做的有四件事。”
“第一,整肅內部……”
“第二,招募新人……”
“第三,升級武裝……”
“第四,開拓財源,逐步轉型。”他對兩人說道,“賭檔的錢要賺,但后院那些榨干同胞血汗的生意,必須一步步地替換掉,這種錢,臟,而且容易惹來大麻煩,我們要想做大,就必須有自己的正經生意。”
他想起了情報里的“野山參”,也想起了布朗地圖上標記的那些地點。
“這片土地上,除了金子,還有很多能換成錢的東西,我會想辦法,開辟一條新的財路。”
王老三忍不住問道:“那……陳先生,副警長麥克林那邊怎么辦?他這個月的合作費,可就快到期了。”
陳默淡淡一笑,將那把修好的柯爾特“龍”式左輪別回腰間。
“麥克林那邊,不勞李老板大駕。”他看著李阿虎,意有所指地說道,“這個惡人,就由我這個師爺,親自去會會他。”
他隨即話鋒一轉,看向桌上那本地圖和記事本。
那是從杰克·布朗營地繳獲的。
“但是,這些都只是守成之策。我說的‘開拓財源’,是另一條路。”
李阿虎和王老三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陳默走到窗邊,看著外面泥濘的街道上,那些背著行囊、懷揣發財夢的淘金客,緩緩說道:“你們覺得,在這場淘金熱里,真正能穩定賺錢的是誰?”
“當然是淘到大金塊的人!”王老三不假思索地回答。
陳默搖了搖頭:“那是運氣最好的,但不是最賺錢的,運氣,靠不住。”
他轉過身,目光如炬,用手指了指窗外那家生意興隆的雜貨鋪和不遠處的槍械店:“我告訴你們,真正能穩定賺錢的,是鎮上那些賣工具、賣鏟子、賣結實的褲子和烈酒的商人!”
他看著陷入沉思的兩人,繼續說道:“淘金客可能今天挖到金子,明天就輸個精光,甚至死在山里。
但無論誰來,誰走,他們都需要吃飯,需要喝酒,需要一把結實的鎬頭,我們把東西賣給他們,他們用賭博般的運氣去河里換金子,而我們,穩賺不賠。”
“賣工具?”李阿虎皺起了眉頭,顯然還在用舊思路思考,“那能賺幾個錢?還不如我們后院的生意……”
“這才是我們真正的金山!”陳默打斷了他,語氣斬釘截鐵,“你們看,現在所有人用的都是什么?一個盤子,一把鎬,效率太低了!我知道一種新的工具,用水一沖,一天處理的沙土,比得上二十個人用淘金盤!你們說,這樣的工具,那些想發財想瘋了的淘金客,愿意花多少錢來買?”
他接著說:“我還知道怎么改良他們的十字鎬,讓鎬頭更鋒利、更耐用。我知道怎么來吸附那些最細小的金沙,讓他們淘洗過的廢礦渣里,還能再刮出一層油水!”
李阿虎和王老三被陳默這番話徹底鎮住了。
他們從未想過,生意還可以這樣做。
這些聽起來如同天方夜潭的“技術”,從眼前這個沒有辮子的神秘年輕人嘴里說出來,卻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陳默看著他們震驚的表情,心中卻想起了更遙遠的事情。
在未來,每一個對美國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聽說過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四巨頭”,尤其是那個名叫利蘭·斯坦福的男人。
他不是靠著虛無縹緲的運氣在河里淘金,而是在1852年,也就是三年后,才來到加州,開了一家為礦工提供工具和生活物資的商店。
正是這家不起眼的商店,成了他日后龐大商業帝國和政治權力的第一塊基石,讓他最終成為了加州州長和鐵路大亨。
陳默知道,自己此刻正站在一條被歷史證明過的、通往權力與財富之巔的黃金大道上。
而他,比斯坦福更早,也比他擁有更強大的底牌——每日情報系統。
陳默看著已經被他說得兩眼放光的李阿虎和王老三,一字一句地說道:
“這,才是能讓所有人都求著我們、捧著錢來見我們,讓我們在這里,定下自己的規矩,打下自己的一片江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