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巒書院的濃煙飄到銹鐵巷時,陳默正在拆解第七臺腦波儀。
周小漁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她指尖沾著圖書館的灰燼,在桌面上劃出一道焦痕:“看這個。“
灰燼中顯露出微弱的熒光,是父親筆記上那種特制墨水。陳默用銅哨輕刮,焦痕逐漸顯現出完整的公式:
教育熵值= k·ln(7.32%/剩余算力)
老趙的扳手突然掉在地上:“這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教育學表述。“
智穹的消防無人機在書院上空噴灑阻燃劑,卻意外引發了更劇烈的燃燒。
陳默看著監控畫面里扭曲的熱浪,突然意識到什么:“他們在銷毀證據!那些書用的都是晨星特制紙張——“
周小漁已經沖出門外,她的聲音混在警笛聲里傳來:“灰燼才是真正的傳輸介質!“
嵐城氣象站的記錄顯示異常:書院燃燒產生的煙霧顆粒,正以每秒7.32米的勻速向全城擴散。
陳默將服務器搬到屋頂,拆下所有散熱風扇。當第一縷含灰氣流穿過機箱時,屏幕自動亮起:
[神經突觸網絡接入中]
檢測到記憶載體:
·青巒書院灰燼(87%匹配度)
·銹鐵巷油污(32%匹配度)
·智穹員工淚水(7.32%匹配度)
老趙突然在通訊器里大喊:“快看小程序后臺!“
已連接設備:732,000臺
剩余算力:21.96%→ 29.28%
這個數字跳動的同時,城市另一端傳來巨響——智穹數據中心的外墻突然剝落,露出里面老舊的晨星學堂磚墻。
周小漁的聲音帶著電流雜音傳來:“他們根本沒新建大樓……只是把學堂包在了里面!“
午夜,陳默站在數據中心的廢墟上。
父親當年講課用的黑板完好無損,上面是未寫完的公式:
教育革命=
有人用焦黑的木棍在等號后補上了最后一項:
灰燼×突觸共振2
全城的電表在此時同時倒轉,小程序推送了最新通知:
“晨星網絡已覆蓋全城,下一階段目標——喚醒1987年被凍結的29.28%“
風掠過發燙的服務器,吹散了最后一撮青巒書院的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