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四不僅無過,而且有功?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 漏屋逢夜雨
- 2337字
- 2025-07-03 21:44:03
瓊州島,瓊山海關辦事大廳,朱棣等人坐在廳內,久久難以回復情緒。
“勉仁,此事你怎么看?”不知過了多久,沉默的朱棣突然發問。
勉仁,乃是楊榮的字,雖然楊榮與楊士奇、楊溥并稱‘三楊’,但要問朱棣最信任誰,那定然是楊榮無疑。
三楊之中,他年紀最小,卻最為機敏,常隨朱棣左右參事。
這也是為什么楊士奇和楊溥都被下過獄,獨有楊榮一直備受恩寵的原因。
現在朱棣問起此事,楊榮的第一感覺就是老皇帝恐怕已經對瓊王升起了疑心!
畢竟,老爺子得位不正,裝瘋賣傻多年,早已經杜絕了感性的影響。
若是瓊王按部就班,好生教化一方百姓,那在朱棣心中自然會是一個好兒子。
可現在,不管是否真的見到瓊王,至少看瓊州本地情況,瓊王已經有了造反之基。
在帝王家,一旦涉及到皇權之爭,那就只有敵人,沒有父子親情了!
別看朱棣對朱高煦一忍再忍,實際上這是因為朱高煦戰功太大,且沒有實質舉動,所以朱棣還愿意容忍。
相比朱高煦來言,瓊王朱高燨一沒有參加靖難,二在朝中沒有黨羽,小小年紀就已經遠離京城,若真有反心,那朱棣絕不會容忍!
可這終究是帝王家事,他一個外臣,自然不敢摻和,猶豫了片刻,他方才拱手回道:“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此語出自《論語》,其意很簡單,我不知道全部情況,所以不發表意見!
“好個大學士!”朱棣冷笑了一聲,敲了敲椅子的扶手,又問道:“老二,瞻基,你們怎么看?”
這話一問出,朱高煦就迫不及待道:“這還怎么看,調兵啊爹,老四要反了!”
朱棣聽著,面無表情的看向了朱瞻基,朱瞻基見狀,猶豫片刻,也學著楊榮道:“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也是朱瞻基長大了,若是以前,說不得要和朱高煦是一個反應!
畢竟,他爺爺朱棣已經年邁,他爹朱高熾監國多年,皇位是穩的。
他爹能當皇帝,那下一個順位繼承的皇帝必然是他朱瞻基。
可現在四下環顧,大明朝的情況可算不上特別好,一方面建文帝仍然沒有消息,威懾尚在;
另一面,朝中人才凋零,只有三楊著稱,遠沒有洪武時期那般人才濟濟。
在這種情況下,他二叔朱高煦蠢蠢欲動,現在來了瓊州,又發現四叔朱高燨也不是省油的燈。
縱使他朱瞻基文武雙全,可面對這種情況,他還是感覺有些棘手。
然則這話不能明說,這些年在他爹朱高熾的言傳身教下,他已經知道為人之道,在于鋒芒不能畢露。
現在老爺子問他是什么看法,不是想知道他的真實想法,而是要知道他對自己親人會是什么態度。
所以即便心中已經對四叔升起了警戒,但他還是需要表達自己愿意探查真相之心!
由是,楊榮的一句‘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方才是真正的標準答案。
果然,隨著他一語說罷,朱棣便冷笑道:“你也是個渾水摸魚之輩!”
不過冷笑之中,他卻不再詢問,反倒是靠在椅子上,抬起頭來,幽幽道:“你們說老四這瓊州,到底哪里來的這幾百萬人口?”
實則老朱并不太擔心他家老四朱高燨會不會造反,因為他雖然老邁,短時間卻死不了。
大明有兩京一十三省,人口五千多萬,府兵百萬,無論是底蘊還是戰爭潛力都遠超瓊州。
故而老四即便造反,他也有信心在短時間之內將老四給按下去!
但他有一點很好奇,瓊州到底是哪里來的這么多人口?
須知方才吳楷言說瓊山人口就接近百萬,而瓊州府領有三州十三縣,瓊山只是其中人口最多的一縣。
假設瓊山有百萬人口,那加上剩余十二縣,那三四百萬應該是有的!
而瓊州在永樂元年,在籍戶口也不過八萬,人口不超過四十萬!
也就是說,短短十一年,瓊州的人口增加了數倍之多,這顯然不合常理!
眾人聽得此言,自然都是深思,唯有楊榮思慮了一會兒道:
“此事倒也不難推測,黃老爺可還記得永樂五年,安南之役?”
安南之役,指的是永樂四年,安南安南國王之孫的陳天平投靠明朝,安南外戚黎季嫠假裝邀請此人回國,在路上埋伏明軍。
朱棣聞之大怒,故在永樂五年命朱能、張輔、沐晟等大將南伐安南。
是役,明軍大勝,安南國滅,朝廷立交趾布政司,交趾自唐以后重新回到版圖之內。
永樂五年,也即朱高燨就藩的第二年,至今九年之前!
回顧往昔,朱棣微微頷首,示意自己依然記得此事,楊榮見狀,便又道:
“昔日交趾布政司初立之時,朝廷清點人口,查交趾一百八十縣,戶有三百一十二萬。”
“然則當年清點人口,卻發現交趾境內獨有戶二百八十四萬,其間少了二十八萬戶!”
“當時經朝廷清查,安南交趾大亂之時,便有大量漢人百姓遷出。”
“彼時我等皆以為彼等出海為盜,故未徹查,可這數年來,海上卻無這等海盜的消息!”
“此處便有二十八萬戶,百萬人口,再有原島居民、黎民,亦有近百萬人口,再加上這些年兩廣南渡之人......”
“好了,不用再說了!”沒等楊榮繼續說下去,朱棣便揮手打斷。
他本以為瓊州如此應該是薅他墻角,正準備回去徹查。
結果楊榮一分析,他才發現朱高燨不僅沒有薅他墻角,反倒幫了他一把。
因為安南收復之后,沒多久就再度叛亂,至今已經叛亂了三次。
朱高燨挖安南百姓,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在削減交趾叛軍的實力。
此外,原本幾十萬人口不說,朱高燨又收服了幾十萬黎民,這是功勞。
再加上那些南渡百姓,即便不南渡也會成為流民,朱高燨收納這些人,也是功勞。
也即是說,瓊州能有今天,還真就和大明沒半點關系,朱高燨不僅沒過,而且有功?
在知道這點之后,朱棣便沒了方才惡感,反倒是喃喃自語道:
“這臭小子,他娘的真有本事啊,上百萬人,說收就收!不錯,能折騰,是老子的種!”
他這人不怕兒子混,就怕兒子沒本事,顯然朱高燨就是那種又混又有本事的!
十六歲就藩,硬生生在這一窮二白的地方打下了這么大家業。
這其中不僅要心理素質足夠強,還要求有一定的文治武功,既能安百姓,也能平亂民。
從這點來看,某種意義上,這么多年,他家老四的表現,才是最亮眼的那一個。
相比起朱高燨來說,他無論是朱高煦還是朱高熾,都顯得有些偏科。
恍惚之間,朱棣忽然有種奇怪的想法升騰而起,難道他家老四才是最適合當皇帝那個?
想到此處,他又搖了搖頭,忙道不可能,那臭小子,那里是當皇帝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