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這么長的鐵疙瘩,你管他叫車?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 漏屋逢夜雨
- 2372字
- 2025-07-04 22:13:17
不怪朱棣會這么想,雖然瓊州的現狀如此,但朱高燨在老朱心里的印象其實并不靠譜。
因為在他四個兒子中,朱高燨是最不著調的,生在王侯將相家,卻喜歡和三教九流為伍。
從小不喜歡讀圣人經典便罷,還到處宣揚程朱理學的謬誤之處。
若非是他兒子,光是這一點,朱高燨就足以惹怒滿朝士大夫,遭受口誅筆伐了。
不過雖然士大夫們沒說什么,言官卻沒有少給他遞折子,說四皇子不務正業。
他也曾將朱高燨叫到面前訓斥,但這小子卻是聽也不聽,反手搞出了一個新學。
人家讀書人都強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而朱高燨卻強調凡事腳踏實地,整日讀書沒求卵用,最主要是知行合一,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甚至于親自帶頭,領著一幫不大不小的王公貴族子弟下田耕地,種菜養豬。
那段時間,朱棣那叫一個頭疼啊,雖說老朱家對官吏歷來苛刻,可對讀書人還是有基本尊重的!
結果你朱高燨一個皇子卻是帶頭辱及斯文,這不是給他老朱找麻煩么?
所以,雖然朱高燨已經在瓊州做出了成績,可在老朱心中,朱高燨無法繼承皇位。
畢竟,皇位的本質在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反程朱理學,本身就是與天下士大夫作對,即便當了皇帝也不長久。
對!老四當不了皇帝!朱棣安慰著自己,暗道自己昏了頭,竟然會生出這種想法!
“黃老爺,有消息了!”他正想著呢,忽聽耳邊響起一聲呼喚,抬頭一看,卻見所有人都在看著自己。
朱棣見狀,不露聲色的笑了笑道:“老了老了,總容易失神,怎么,有什么消息了?”
眾人自然不知方才一瞬間朱棣動的心思,朱瞻基急忙靠過來小聲道:
“爺爺,方才海關的人來通報了,說是已經電報知會張府。”
“得知張將軍正與四叔在南邊舉行海試,試驗什么新式戰船,還需幾日才能返回!”
“但聽說英國公前來,瓊王府已經派人前來接洽,等人來了,咱們就能入島。”
“只是需得先等幾日,等待海試結束,才能見到張將軍!”
“噢!老四和張軏都不在?”朱棣頷首應諾了一聲:
“如此也好,正好趁著這幾日,咱也看看這瓊州島上到底是何模樣!”
如此說著,片刻之后,他又咦了一聲,忙問道:“瓊王府接洽者又是何人,不會是趙瑞吧?”
趙瑞,乃是瓊王府大伴,也就是內宮派出來外駐王府的太監。
在明一朝,凡是皇子在年少之時,朝廷都會從內宮撥調太監和皇子一道長大,這種太監稱之為伴伴、或者大伴。
此例從洪武二十八年開始實行,正好趕上朱高燨和朱瞻基這一波。
故而朱高燨離開之時,唯一帶著的兩個心腹,除了張軏,便是趙瑞。
這兩人可以說是瓊州島上唯一能認出他們身份的人,故而朱棣會多嘴一問。
朱瞻基自能體會圣意,忙搖頭道:“不是趙瑞,說是叫什么于謙,乃是王府小吏!”
“據說此人乃浙江杭州府錢塘人,自小便崇尚新學,三年前上島求學,便留在了王府,頗受四叔信重。”
“于謙?想必也是個不學無術之輩!”朱棣搖了搖頭,不甚在意。
在他看來,新學本就離經叛道,尋常讀書人尚且避之不及,哪里會有人專門求學!
似這種主動上門學習新學的,從底子里多半就是個大逆不道之人!
不過除了于謙之外,他又敏銳注意到了朱瞻基話里的另一個東西:
“這電報又是何物?我見此地距離城內尚遠,何以彼等這么快便能知會兩府?”
他雖然沒來過瓊州,這海關離縣城不近,從剛才吳楷離去開始,到現在滿打滿算不過去了幾盞茶的功夫,怎么兩府這么快就有了反應?
這其中的信息傳遞,顯然就和朱瞻基口中的這個電報有一定關系。
然則他一問,朱瞻基卻也一陣搖頭:“孩兒也不知,但據說此物距離千里之外便可傳遞消息。”
“至于到底是個什么模樣,又是如何傳遞消息,孩兒卻也不甚清楚。”
要說他朱瞻基也算是見多識廣,可到了這瓊州島上所見所聞卻是駭人聽聞。
什么東西距離千里就能傳信?又不是仙家寶物,他可不信真有這等存在!
“哦?千里之外便可傳遞消息?”朱棣聽著也是一蒙,朱高煦卻道:
“這有何奇,若說千里之外傳遞消息,咱們大明朝邊疆烽火臺不就如此?”
“是了是了,想必就如烽火臺一般!”張輔久居邊關,聞言也是一陣附和。
“原來如此!真是小題大做!”朱棣一聽像是烽火臺,心中疑慮頓消。
他心想這電臺多半就是和烽火臺一般,通過某種特定的方式一段一段的傳遞消息。
這么傳遞起來確實比較快捷,不過頗耗人力,讓朱棣頗為不喜,心想這老四到底在干什么,竟然如此警戒。
難不成這小子真在島內暗戳戳的謀劃改朝換代,學他私自在造武器不成?
正想著呢,不料吳楷卻又再度前來,一臉和善的對眾人道:
“諸位,于謙大人已經啟程前來,我估計多半是坐下一班車。”
“諸位不妨先隨在下前去月臺等待,等下班車抵達,諸位便可乘車入城!”
“下一班車?”朱棣等人聞言再度一蒙,這又是個什么意思?
既然是來接人,乘著馬車不就來了么,這馬車竟然還分班次?
疑惑之中,朱瞻基剛想詢問,卻見朱棣搖了搖頭,示意不用再問。
他們到這里已經問的夠多了,與其在這里干問,不如眼見為實!
于是在吳楷的帶領下,他們便行出了海關,一出海關,就見此處為一片平臺,平臺下方橫躺著大量軌道。
朱高煦一見此狀,登時兩眼一瞪道:“乖乖,這得用多少鐵啊!”
須知生鐵乃是大明管控物資,他辛辛苦苦募集三千私兵打造武器盔甲都不知花了多少兩銀子。
結果這地上一眼望去,竟然不知鋪著多少鐵,他家老四這么壕的么?
說著他便想下去一探究竟,結果剛一翻下月臺,就聽吳楷驚呼道:
“貴人快回來,這鐵道可不興靠近啊!火車馬上就要來了!”
“啊?”朱高煦一愣,回過頭來,忽然之間,遠處響起了一聲聲巨響,宛若上古巨獸顯身,哐當哐當一陣陣轟鳴引起了鐵軌震顫。
朱高煦聞聲一看遠處,頓時嚇得身子一顫,只見遠處一個黑鐵般怪物正朝著這邊呼嘯而來。
“媽呀,什么玩意兒!”朱高煦一聲呼喊,朝著后方便瘋狂奔去。
眾人此時也注意到了遠處那個怪物,皆是愣在了當場,唯獨張輔一把抽出刀來擋在了朱棣面前高呼道:“來人,護駕!護駕!有怪物來了!”
眾人簇擁之中,朱棣看著那遠處的龐然巨物,也是心神兩駭,難以自己。
遠處那個龐然巨物,難道就是火車?這么長的鐵疙瘩,你管他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