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新的電影殺青

許凜拿著新電影分鏡腳本沖進染坊時,阿婆正在教那個扎馬尾的姑娘織“紅樹林氣根紋”,木梭撞在機杼上的脆響,像在敲他緊繃的神經。

“投資方要加特效!說織錦在月光下能發光,還得讓阿婆演場跳海救古籍的戲——他們說這才叫‘視覺奇觀’!”他把腳本拍在染缸邊,藍綠色的染液震出漣漪,像片被攪亂的海。

阿婆放下木梭,指尖在未織完的布上輕輕撫過:“人不會拿命開玩笑,再說他們懂織錦嗎?”

這話像根針,扎破了許凜強裝的鎮定,他掏出手機點開投資方的消息,屏幕上“流量為王”四個字刺得人眼睛疼。

林欣然舉著相機闖進來,鏡頭里突然多了幾個穿西裝的陌生人,是投資方派來的監片,正拿著卷尺量染坊的尺寸,說要改造成“更有戲劇沖突的破舊模樣”。

“這是阿婆住了一輩子的地方!”林欣然把相機鏡頭懟到對方臉上,“你們要拆梁換柱,不如直接去拍假布景!”

監片冷笑一聲,甩出份合同:“電影是商品,不是紀錄片,許導要是搞不定,有的是人想接這個活兒。”

這話戳中了許凜的軟肋——他比誰都清楚,多少導演盯著這個項目,就等他出錯。

蘇晚帶著設計師趕來救場時,正撞見監片把阿婆的舊木勺扔到地上,說這玩意兒“太土,上不了鏡”,要換成鍍金的道具。

“這是傳了七代的東西!”蘇晚撿起木勺,指節捏得發白,“你們要的是珊瑚村的殼,還是它的魂?”

爭執聲引來了全村人,老槐樹底下很快圍滿了人,有舉著織錦抗議的,有拿手機拍監片囂張模樣的,連那個穿校服的小姑娘都舉著自己織的小太陽布,擋在染坊門口。

陳墨的數字庫團隊也來了,他們調出阿婆織錦的3D模型,投影在墻上:“這些紋樣里有紅樹林的年輪、潮汐的規律,改一個線頭都是對自然的背叛!”

監片被堵在中間,臉色從紅變青,突然指著那個扎馬尾的姑娘:“讓她上!年輕漂亮,演個‘叛逆學徒’準火,比阿婆有話題度。”

姑娘手里的木梭“啪”地掉在地上,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學織錦是因為喜歡,不是要當你們的賺錢工具!”

許凜突然想起拍紀錄片時,阿婆說“錯了就拆,別硬撐”,他猛地抓起腳本撕成碎片,染液浸濕的紙片飄在風里,像群藍綠色的蝴蝶。

“這戲我不拍了。”他盯著監片的眼睛,“但我會拍你們怎么糟踐非遺,放到網上讓所有人評理。”

林欣然立刻把相機對準監片,陳墨打開了直播,蘇晚撥通了文化局的電話,染坊里的織錦燈籠突然亮了,藍綠色的光映在每個人臉上。

監片的囂張氣焰瞬間滅了,看著手機屏幕上飆升的觀看量,腿肚子都在打顫。

就在這時,阿婆突然開口,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要拍可以,按海的規矩來——漲潮時開機,落潮時收工,線怎么織,戲就怎么演。”

投資方的電話很快打到許凜手機上,語氣從威脅變成討好:“許導說了算!我們加預算,加多少都行,千萬別停拍!”

原來,直播畫面傳到了網上,#守護珊瑚村織錦#的話題沖上熱搜,連官媒都下場點贊,說“這才是該有的文化態度”。

許凜掛了電話,看著重新拿起木梭的阿婆,突然明白——真正的爽點不是妥協,是守住根,海自會托你起來。

開機那天,潮水剛好漫過染坊門前的石階,阿婆披著新織的披肩坐在織布機前,藍綠色的紋樣在自然光下流動,比任何特效都動人。

許凜對著監視器笑,林欣然的相機快門響個不停,蘇晚設計的戲服上,每根線頭都帶著海的溫度。

監片縮在角落擺弄著手機,屏幕上是投資方發來的新指令,字里行間再沒了往日的強硬,倒像是在討饒。

而林欣然舉著相機四處拍攝,鏡頭掃過染坊的梁柱、墻角的染缸、阿婆的織布機,最后定格在墻上的“紅樹林氣根紋”,布上的紋路仿佛真的在隨海風輕輕擺動。

蘇晚翻開設計師剛改好的圖紙,上面用紅筆標注著“所有紋樣嚴格參照阿婆手織版本”,她笑著拍了張照,發給遠在城里的團隊:“看到沒,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陳墨的團隊正在調試3D掃描儀,激光束在阿婆的手上流轉,將每一道紋路都精準記錄,他說:“要讓全國的設計師都知道,最好的靈感在這里,在珊瑚村的指尖上。”

穿校服的小姑娘舉著她的小太陽布跑過來,非要讓阿婆在布角蓋個章,阿婆笑著用紅線繡了個小小的海浪,說:“這樣,太陽就不會孤單了。”

許凜重新寫了分鏡腳本,第一頁畫著染坊的全景,旁邊標注著“開機時間:漲潮時分,自然光”,他覺得,這才是對珊瑚村最大的尊重。

開機儀式那天,沒有鑼鼓喧天,只有潮水拍打石階的聲音,阿婆帶著學徒們織了塊小小的祈福布,藍綠色的底上繡著艘揚帆的船,船頭朝著大海的方向。

許凜喊“開始”的時候,潮水剛好漫過布的邊角,像給祈福布鑲了道銀邊,監視器里的畫面美得讓人屏住呼吸。

第一個鏡頭拍的是阿婆教姑娘們識線,陽光透過窗欞落在線軸上,每根線的顏色都略有不同,阿婆說:“這是海的脾氣,每天都不一樣,線得跟著變。”

監片在一旁舉著場記板,手忙腳亂的樣子惹得大家偷笑,他悄悄對許凜說:“許導,我能不能學染線啊?感覺比看報表有意思多了。”

許凜笑著把自己的記錄本遞給他,上面記著阿婆說過的話,第一條就是“線要用心看,不是用眼睛”。

拍染線的戲時,天氣突然轉陰,投資方派來的特效團隊想開燈補光,阿婆擺擺手說:“等等,烏云會帶來好顏色。”

果然,片刻后陽光穿透云層,落在染缸里,藍綠色的染液突然泛起金光,像撒了把碎金子,特效總監看得直咂舌:“這效果,機器做不出來。”

林欣然把這一幕拍了下來,后來這張照片成了電影海報,標題是“海的特效”。

那個扎馬尾的姑娘第一次上鏡就很自然,她織錦的樣子專注又溫柔,連導演都忘了喊停,直到木梭撞在機杼上發出“咔嗒”一聲,大家才回過神來。

她說:“一摸到線,就忘了鏡頭的存在,好像只是在跟阿婆學手藝。”

蘇晚設計的戲服成了劇組的寶貝,演員們都舍不得穿,說上面的線帶著海水的氣息,穿在身上像被海輕輕抱著。

有次拍夜戲,月光落在戲服的紋樣上,藍綠色的線條仿佛活了過來,像有海浪在衣擺上起伏,監片舉著手機錄了半天,說要發給他女兒看“會跳舞的海”。

陳墨的數字庫派上了大用場,有場戲需要還原阿婆年輕時織的布,團隊根據老照片和阿婆的描述,用3D技術復原了出來,連阿婆都驚嘆:“像從舊時光里撈出來的。”

村里的老人們也常來片場,有人給演員們講過去的故事,有人帶來自家種的椰子,說要讓大家嘗嘗“珊瑚村的味道”。

許凜把這些都拍進了電影里,他說:“這不是演的,是珊瑚村真實的樣子,得記下來。”

拍一場暴雨的戲時,劇組準備了灑水車,阿婆卻說:“等等,真雨要來了。”

果然,沒過多久就烏云密布,大雨傾盆而下,雨水打在染坊的屋頂上,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和織布機的聲音混在一起,像首自然的交響曲。

演員們在雨中繼續拍戲,沒有人喊苦,都說:“這樣的雨才有靈魂,比灑水車灑的帶勁。”

林欣然冒雨拍攝,相機被淋濕了也不在意,她說:“這么好的畫面,淋點雨算什么。”

雨停后,天邊出現了彩虹,正好橫跨在紅樹林上空,許凜趕緊讓開機,鏡頭里彩虹、紅樹林、染坊、織布的阿婆,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

“這是海送給我們的禮物。”阿婆望著彩虹,笑得像個孩子。

電影拍到一半,投資方派人來探班,看到片場的景象,連連稱贊:“比我們想象的好多了,有煙火氣,有生命力。”

他們還帶來了好消息,說要追加投資,建一個“珊瑚村織錦體驗館”,讓更多人能親身體驗織錦的樂趣。

“這才是正經事。”阿婆聽了很高興,“讓更多人知道織錦,知道海的顏色,比什么都強。”

那個扎馬尾的姑娘成了體驗館的負責人,她說:“我要把阿婆教我的都傳下去,讓更多人愛上織錦,愛上珊瑚村。”

電影殺青那天,全村人都來送行,大家舉著織錦,站在海邊,藍綠色的織錦在風中飄揚,像片流動的海。

阿婆給每個人都送了塊小織錦,上面繡著不同的紋樣,她說:“這是珊瑚村的念想,帶著它,走到哪兒都像在村里一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河市| 大港区| 伊宁市| 定陶县| 龙江县| 萨嘎县| 陈巴尔虎旗| 疏附县| 盱眙县| 沾益县| 云南省| 陆河县| 康乐县| 翼城县| 石河子市| 海淀区| 兰州市| 崇义县| 濮阳县| 淄博市| 方城县| 辽源市| 大邑县| 新建县| 监利县| 城市| 虎林市| 天台县| 洛扎县| 屏东市| 宁阳县| 平度市| 泾阳县| 南江县| 博野县| 铜陵市| 吉安市| 开平市| 莒南县| 普洱|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