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張財神像放在石桌上。
季易卻見小寒盯著那張‘呱財神’,看她神情,似乎見過祂。
應是發現了季易的疑惑,小寒道:“小寒見過這個蛤蟆!”
“蛤蟆?”
“嗯,就是個蛤蟆,外面的村子中,偶爾會有一些屋子,上面會供奉祂的神像。”
今天在城隍廟聽說季易解釋過,小寒也知曉了那些石頭木頭的名字。
“祂怎么樣?會干壞事嗎?”
“小寒不知道,只知道祂是和那個大……宋言神君祂們一起的。”
“那應該沒有問題,小寒不用多想,咱們拿這兩張財神像,也只是圖個吉祥,并不會供奉,放起來就好了。”
“哦。”
季易從呱財神的畫像上移開目光,拿起一旁的人神畫像——沈財神。
得到的信息不多,卻也不少。
一個廣為流傳,就足以說明,不止東風縣一地,甚至指的是整個大吉朝,遠不是一旁的本地財神‘呱財神’能比的。
分別打量了一遍,季易把兩張財神畫像疊在一起,輕輕念叨了聲‘財神’,將它們拿回屋內,收了起來。
季易走進灶房,抱出一些芝麻秸稈,開始大門處鋪到院內。
雪白小獸雖然疑惑季易的行為,但亦是上前幫忙,開始鋪芝麻秸稈。
小寒不小心踩在上面,芝麻秸稈發現其發出了‘噼啪’的響聲,令她舉動變得小心起來。
季易見此卻是微笑,招呼她在上面行走。
小寒猶豫了下,跟著季易一起在上面行走,踩在芝麻秸上,聽著季易自顧自念叨的解釋。
“除夕子夜接財神后,鋪芝麻秸,咱們走在上面,讓其發出聲響,正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寓意新的一年過得更美好,‘叫踩歲’,同‘踩碎’,也同‘踩祟’,亦是秉承驅邪之意……”
季易絮絮叨叨的念叨完,側頭看向一旁的雪白小獸。
季易知曉,其實她應該還不理解什么叫踩歲的,只是因為自己,還愿意陪著他,故此進行這個活動,聽他言說。
“謝謝小寒。”
小寒微愣,不曉為何,想到應該是因為幫忙鋪芝麻秸稈的緣故,也抬頭:“不謝。”
清脆一聲,她又輕巧的踩在芝麻秸稈上,似也聽在心里,在行動找到了自己的樂趣。
芝麻秸稈反復有響動聲傳來。
……
轉瞬,來到了子正。
寒房院中,此刻又只余一片干凈的地面。
知曉小寒并不喜塵埃,故而季易并沒有讓‘芝麻秸稈’留在原地放到明天,在‘踩歲’過后,便將其收拾起,放回灶房,遺留物也打掃干凈,不留一點塵埃。
需要守歲,并沒有入睡。
糝盤處的火焰并沒有熄滅,偶有噼啪的自燃燒的木柴處傳來。
一人一小獸坐在石凳上,手倚著桌子,借著燈火光亮,在看著書籍。
季易念叨,小寒也跟著念叨一聲,學得有模有樣。
只是聲音還是慢一些,季易聽此則放緩等待一下,時而又解釋一些其中的一些字詞的含義。
忽然間,雪白小獸發現季易的聲音停了下來,將手中書放在了桌面,開始看向外面,在看著遠方,似在想著什么事情。
于是盯著他。
過了一會,見他還是如此,雪白小獸想關切的問一聲。
卻見季易看了過來,微笑著盯著她的眸子,與她對視,先開口:“小寒,在下需要你借‘燕綢’給在下一用。”
燕綢?
雪白小獸疑惑,轉身便跳上了梅花樹上,將上面的燕綢拿下來,遞過去:“給你。”
微笑了下,季易接過燕綢,‘節候書’回翻到第一頁。
斗指寅,立春。
可采立春靈氣,可喚立春之風。
兩豎文字旁邊,又有文字漸漸生成。
“一候:東風解凍。”
‘東風’的聲息響起,似越來越大。
“小寒。”
“怎么了?”
“在下需要小寒幫助,看好家里,看護好歲火,不要讓別人打擾在下。”
“你現在要外出嗎?”
“算是吧。”
“小寒要和你一起出去。”
“不用擔心,這次外出與之前出去有一點不一樣,帶不了小寒,等下小寒就能知道了,小寒千萬不要讓別人打擾在下即可。”
“不一樣嗎?”雪白小獸歪頭。
“嗯,小寒記得就行,在下要出去了。”
季易微笑點頭,離去石凳子,也不去其他地方,就在梅花樹下盤坐著,將燕綢小心鋪開,放在腿上。
小寒緊緊的盯著季易,卻見燕綢漸漸有靈光浮現,開始往靈活靈現的方向變化,逐漸,似燕、似風的五色鳥再次出現,但沒有變大,還是燕綢原本大小。
這時,而原本目光呆滯的五色鳥,眸子逐漸靈動。
忽然間,卻朝她看來,讓她一驚。
但隨后她又發現,五色鳥眸中的光亮有些熟悉,再看季易,小寒又發現他的眼睛已經緩緩合上了。
春風落到寒房院中,拂動黃梅,使得燭火搖晃,也吹動雪白小獸的雪白毛發。
小寒愣愣的看著五色鳥動作。
五色鳥開始原地拍動翅膀,似在熟悉這種感覺。
逐漸熟悉,看向雪白小獸,清風化作低語,五色鳥再拍翅膀,輕撫了下雪白小獸,攜帶著滿天清風,再吹得燈火搖曳,飛進天宇,穿進云霄,往遠方飛去。
小寒看著五色鳥的身影逐漸消失不見,再看季易,已經明白了此刻的五色鳥就是眼前之人,于是認真道:
“小寒會看好家的,一定不會讓別人打擾到你。”
念叨完,小寒見糝盤火焰變小,給其添了柴火,又圍繞著院墻瓦頂,往四方巡視一圈,才跳下來,走到梅花樹下合眼盤坐的人旁邊,依著他,盤起身軀,如同一團雪團。
有什么動靜,都會睜大眼抬頭看看,見無事,才打量一下身旁之人,再次如同雪團。
……
依附在燕綢上,飛在天宇,進入青云間,如同來處的神話傳說一樣,是什么樣的感覺,現在季易已經體驗到。
青云相伴,清風相隨,很是安寧。
并沒有如同言說那樣覺寒意。
季易只覺天地間的清風很溫暖,思考一番,或許是他能夠驅使春風的緣因,也或許是立春靈氣的緣故,亦或是‘節候書’的緣由。
對此,此刻季易若是想,也是能夠看到‘節候書’的。
在天空上,以另外一個視覺,低頭打量著著那個院中盤坐的自己,很奇特的感覺。
見到臥在身側的雪團,季易內心不覺微笑。
視線挪動,看向整個燕來巷,看向整個東風縣。
東風縣各處也不復此前的喧鬧,玩鬧了一天的孩提,多已經勞累,入睡了去,老人也是如此,只有一些青壯年在還沒睡,圍著‘歲火’,驅趕初春的寒氣,在叨嘮著日常、八卦,以消長夜漫漫。
在此視覺下,有不少平時看不到的東西,此刻都可以看見。
似乎還有一道金紅色的罩子,罩在整個縣城,看來源,是在城隍廟處。
想來宋言神君祂們也是盡職盡責的。
季易不再等待,按照之前宋言神君閑談之時,以及對小寒相問所得,他已經知悉各處寒地的落處,規劃好路線。
現在正是完成解決宋言神君的約定之時。
不再等待,季易看著下方的草木、道路、房屋、山河,拍打翅膀,開始往目標處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