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藥神的眼淚!一場沒有劇本的審判
- 娛樂:一首消愁,唱哭頂級天后
- 溫不玉
- 4124字
- 2025-07-23 08:00:00
時間,在《藥神》劇組,已經變成了一個被極度壓縮和扭曲的概念。
日與夜的界限被徹底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拍攝中和短暫休整兩種狀態。
片場仿佛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高壓反應釜,所有人都在陳墨這個“總工程師”的調度下,進行著一場瘋狂的化學實驗,試圖將簡陋的原料,淬煉出黃金般的質感。
半個月,彈指而過。
這半個月里,馮守正的絞殺鏈,如同一條無形的巨蟒,從四面八方不斷收緊。
李薇每天都會接到各種壞消息。
又有哪個說好要來的二線演員,臨時生病了;
又有哪家答應提供盒飯的快餐店,突然裝修了;
甚至連給劇組送桶裝水的公司,都開始以路段維修為由,停止了供應。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密集如蟻群的騷擾,無時無刻不在消磨著劇組本就脆弱的后勤保障。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支被判定了死刑的劇組,不僅沒有散伙,反而爆發出了一種近乎恐怖的生命力。
沒有演員,陳墨就拉著場務和燈光師客串,反而拍出了更具生活質感的群像。
沒有盒飯,王海就自己架起三口大鍋,他和幾個劇組的壯漢輪流掌勺,伙食雖然粗糙,卻熱氣騰騰,充滿了家的味道。
沒有桶裝水,他們就自己燒開水,用大茶缸子裝著,人手一個,上面還用馬克筆寫著各自的名字。
艱苦,磨難,反而像水泥一樣,將這剩下的三十幾個人,更緊密地粘合在了一起。
他們不再僅僅是一個劇組,更像是一個在末日廢土上,相依為命的幸存者部落。
而陳墨,就是這個部落當之無愧的酋長和精神領袖。
他仿佛一臺永動機,永遠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個。
他親自扛過機器,拉過電線,甚至在王海累倒的時候,還能顛勺炒出幾大盤味道不錯的土豆絲。
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所有人:在這艘船上,沒有職位高低,只有并肩作戰的兄弟。
這種身先士卒的姿態,比任何豪言壯語都更能鼓舞人心。
在這樣一種近乎人盯人的、高強度的工作模式下,電影的拍攝進度,不降反升,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向前推進著。
今天,要拍攝的,是程勇在經歷了賣藥、被捕、釋放、以及看到無數病友因為吃不起藥而等死后,內心發生根本性轉變的一場重頭戲。
場景,定在一家即將關門的小飯館。
程勇約見了之前抓捕他的警察曹斌。
按照劇本,這場戲的重點,是程勇試圖用一種近乎行賄的方式,請求曹斌對那些走投無路的病友們,能高抬貴手。
“陳導,一切準備就緒。”副導演過來報告。
陳墨點了點頭,卻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喊開始。
他走到飾演程勇的老戲骨王勁松身邊,并沒有跟他講戲,只是遞給了他一份文件。
那不是劇本,而是一份真實的、由沈清歌工作室通過特殊渠道搜集來的,關于格列衛誕生以來,全球各地白血病患者因為藥價而引發的真實案例報告。
里面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一串串冰冷的數據和一行行觸目驚心的記錄。
“印度,拉賈斯坦邦,一位父親賣掉了自己唯一的腎,為患病的女兒換取了三個月的藥量。”
“巴西,圣保羅,數百名患者家屬在制藥公司總部門前集體下跪,請求降低藥價。”
“一名大學生確診后,為了不拖累家庭,留下一封遺書后,從醫院頂樓一躍而下。遺書中寫道:我不想死,我只是,病不起了。”
王勁松老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他接過文件,逐字逐句地看了起來。
他的表情,從平靜,到凝重,再到雙手微微顫抖。
當他看到那封大學生的遺書時,這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眼眶瞬間紅了。
他沒有說話,只是合上文件,對著陳墨,重重地點了點頭。
那一刻,他不再是演員王勁松,他就是程勇。
一個見證了太多生死,良心備受煎熬,決定豁出一切去拯救那些陌生人的,一個平凡的“藥販子”。
“Action!”
拍攝開始。
飯館里,燈光昏暗。
王勁松飾演的程勇,給曹斌倒上一杯酒,臉上帶著一絲討好的、市儈的笑容。
“曹警官,上次的事,多謝了。我知道您也是奉命行事,都是為了混口飯吃。”
他的臺詞,說得圓滑而世故。
客串的制片助理有些緊張,臺詞說得磕磕巴巴:“你……你找我來,到底想干什么?”
王勁松沒有立刻接話,他只是端起酒杯,猛地灌了一大口,辛辣的白酒嗆得他劇烈地咳嗽起來。
這聲咳嗽,沒有在劇本里。
但就是這聲突如其來的咳嗽,仿佛咳出了程勇內心所有的壓抑與掙扎。
他抬起頭,臉因為酒精和情緒而漲得通紅。
那雙渾濁的眼睛里,市儈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可見骨的悲愴。
他的聲音,變得沙啞而顫抖。
“我求求你,別再查了,行嗎?”
“那些病人,他們就指著這點便宜藥活命。藥一斷,他們就得死。”
“我以前,就是個賣神油的。我他媽也想賺錢,誰不想賺錢?”
他像是徹底卸下了所有的偽裝,像一個即將被溺死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他的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
那不是嚎啕大哭,而是一種無聲的、從靈魂深處滲出的悲涼。
“可我看著他們,我真的……我賣不下去了……”
“四萬塊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五百塊的藥,他們就能活。他們只是想活下去,他們有什么罪?!”
說到最后,他的聲音,已經變成了近乎嘶吼的質問!
這幾句臺詞,同樣沒有在劇本里!
這是王勁松在讀完那份真實案例后,徹底與角色靈魂共振,從胸腔里吼出來的,最真實的吶喊!
整個片場,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堪稱神級的表演給震懾住了。
他們分不清,眼前這個流著淚的老人,到底是演員,還是一個真正的、在為病友們請命的藥神。
客串的制片助理徹底傻了,他被王勁松那充滿血淚的眼神盯得渾身發毛,忘了所有的臺詞,只是下意識地站起身,想要逃離。
而就在這時,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我……我替他們,謝謝你。”
一個帶著哭腔的、顫抖的聲音,從片場的一個角落里響起。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張野,那個飾演黃毛彭浩的年輕演員,正蹲在地上,雙手抱著頭,痛哭失聲。
他入戲太深了。
他仿佛不再是演員張野,而就是那個靠著程勇帶來的藥,才得以延續生命的彭浩。
他聽著程勇的哭訴,感受著那份沉甸甸的、為了他們這些螻蟻而背負的罪與罰,他內心的情感防線,徹底崩潰了。
他這一哭,像一個被點燃的引信。
“嗚嗚嗚……”
人群中,一個負責服裝的大姐,也忍不住捂著臉哭了起來。
她的親人,就曾經因為重病而拖垮了整個家庭。
王勁松的每一句臺詞,都像一把刀子,狠狠扎在她的心上。
緊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哭聲,在片場蔓延開來。
攝影師阿光,透過模糊的取景器,看著監視器里那個老淚縱橫的身影,他自己的眼淚,也早已模糊了視線。
他想起了自己遠在老家,常年被病痛折磨的母親。
甚至連沈清歌,這位見慣了大場面的天后,此刻也背過身去,悄悄地擦拭著眼角。
她想起了在醫院里看到的那些絕望的眼神,想起了那個緊緊握著畢業照的枯槁青年趙海。
這場戲,早已超越了表演的范疇。
它變成了一場沒有劇本的審判。
審判著這個世界上,那道用金錢劃下的、生與死的鴻溝。
審判著每一個旁觀者心中,那尚未泯滅的良知。
陳墨站在監視器后,一動不動。
他的手死死地抓著監視器的邊框,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他的眼睛,也早已被淚水浸透。
但他沒有喊“咔”。
他知道,此刻,攝影機記錄下的,不再是虛構的電影,而是最寶貴的、無法被復制的人性本身。
這是整個劇組,在經歷了半個月的磨難與淬煉后,共同醞釀出的情感結晶。
他任由攝影機轉動著,任由這片由真實情感匯聚成的悲傷之河,靜靜地流淌。
不知過了多久,當王勁松老師終于平復了情緒,當片場的哭聲漸漸平息,陳墨才用一種近乎夢囈般的聲音,輕輕地說了一句:
“……咔。”
整個世界,仿佛重新恢復了運轉。
王勁松老師從地上站起來,走到張野身邊,將這個還在抽泣的年輕人,輕輕地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像一個長輩,在安慰著受了委屈的孩子。
這個動作,同樣沒有在劇本里。
但它,卻是此刻最溫暖、最有力量的注腳。
陳墨關掉監視器,走到眾人中間。他沒有說“演得好”,也沒有說“辛苦了”。
他只是對著在場的所有人,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謝謝。”
“謝謝大家,陪我一起,完成了這場……審判。”
當晚,李威的辦公室。
他正愜意地看著趙啟明傳來的、關于《藥神》劇組的最新慘狀報告。
“據我們安插的線人回報,劇組內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悲觀情緒,全靠陳墨一人強行打雞血維持。伙食極差,人員流失嚴重,拍攝設備老化……綜合判斷,他們最多再撐一周,資金鏈和人員精神狀態,都將達到極限,屆時劇組將不攻自破。”
李威滿意地笑了。
一切,都在按照馮守正和他預定的劇本,完美地進行著。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陳墨跪在他面前,搖尾乞憐的場景。
“很好。”
他端起一杯威士忌。
“繼續盯著。我要親眼看著他那座用理想搭建起來的沙堡,是如何被現實的海浪,沖刷得一干二凈的。”
他品著美酒,享受著這種掌控一切的快感。
他永遠也不會知道,就在他眼中那一群瘋子,剛剛用眼淚和靈魂,鑄造出了一顆足以引爆所有人心靈的、最強大的情感核彈。
他更不會知道,那場被他視為“窮途末路”的拍攝,其真正的力量,早已超越了設備、資金、甚至劇本本身。
那是一種,當一群人被逼入絕境,為了一個共同的、崇高的目標,而迸發出的,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這種力量,無形,無質。
卻堅不可摧!
那場沒有劇本的審判,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滌蕩了劇組每個人心中的塵埃與疲憊。
當晚,沒有人再提封殺之事,也沒有人去想明天會怎樣。
他們只是圍坐在那面血墻之下,靜靜地分享著食物,眼神交匯時,都帶著一種劫后余生般的、心照不宣的溫暖。
這股由藝術本身凝聚而成的精神力量,迅速轉化為了行動上的雷霆萬鈞。
第二天,陳墨下達了新的指令——兵分兩路。
他親自帶領主創團隊,繼續攻克醫院部分的重頭戲;
而王海和李薇則帶著另一隊人馬,拿著沈清歌緊急追加的、她最后的一筆私人存款,奔赴全國各地。
以獨立紀錄片的名義,用最簡陋的設備,去搶拍那些最真實的、非虛構的鏡頭。
他們要去拍下大城市凌晨四點的街道,拍下外賣員在暴雨中穿行的背影;
要去拍下建筑工地上,工人們席地而坐,吃著粗糙午飯的場景;
要去拍下深夜的菜市場,小販們為了幾毛錢爭得面紅耳赤的瞬間……
陳墨要將這些最粗糲、最生猛的現實影像,像釘子一樣,楔入電影的骨骼之中。
他要讓《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成為一面映照這個時代無數平凡人掙扎、奮斗、生生不息的鏡子。
他們與時間賽跑,與那張無形的大網賽跑。
整個劇組進入了一種極限燃燒的狀態,每個人都像在進行一場決死的沖鋒。
而遠在京城的李威和馮守正,依舊安坐于他們的王座之上,等待著那顆他們眼中早已熄滅的流星,徹底墜入深淵。
他們不知道,那顆流星,正用燃燒自己的方式,化作了一顆撕裂夜幕的、無比璀璨的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