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隆聽了劉誕的話,一聲嘆息,坐在皇位上沉默下來。
過了許久,劉義隆才幽幽說道:“朕常讀史書典籍,看到里面記載這類事情,總以為是空泛言論,沒想到如今竟然能親眼目睹,太子的行為雖然悖逆正道,但未必會導致國家滅亡,只是等他登基稱帝后,不知何人能控制此事。”
徐湛之聽了劉義隆這話,更迷惑了。
一般人聽這句話的重點,多半都會以為劉義隆這是擔心劉劭登基后胡作非為,無人約束,因此對答之言,便會著重考慮如何約束登基后的劉劭。
但是徐湛之跟了劉義隆這么多年,深知劉義隆的心思,因此他知道劉義隆想表達的重點是:“太子行為雖然悖逆正道,但未必會導致國家滅亡。”
這句話,一方面表示劉義隆不愿就此事而對太子怎么樣,另一方面,也暗含劉義隆對自己能掌握局勢很有信心。
劉義隆這一路走來,殺了無數人,權力卻越來越穩,這讓他十分自負。
很多時候,之所以會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并不因為當局者身處其中腦子不夠用,而是當局者總以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別人敗了,那是別人不行,而自己可以盡在掌握。
徐湛之終于明白劉誕剛才為什么那樣說了。
“仰賴陛下天威,宮中和京師皆無動亂。”徐湛之先逢迎劉義隆,才轉道:“至于太子以后之事,正如隨王所說,陛下以圣德感其心,對其施加教化,便可能使太子修心向善。”
“唉。”劉義隆又是一聲嘆息,擺手道:“你們先退,朕再想想。”
“是。”劉誕和徐湛之一起退下。
劉義隆則不知不覺走到了潘淑妃的宮里。
潘淑妃見到劉義隆,跪下便哭,道:“虎頭做出這等悖逆之事,都是妾的錯,是妾沒教好他,請陛下治妾之罪。”
虎頭是劉濬的小名。
劉義隆道:“太子做出這事尚能理解,可是虎頭這么做又是為了什么?你們母子能一日離了朕嗎?若太子登基,你們母子豈能有活路?”
潘淑妃聽劉義隆這話,便知道劉濬有救,哭道:“虎頭年幼,不知其中利害,妾之后必定對他嚴加管教,讓他持忠孝,行仁義。”
劉義隆扶起潘淑妃,看著眼前這個哭得梨花帶雨的美妾,沒有再說話。
……
另一邊,劉誕和徐湛之一起出宮。
到了宮外,徐湛之主動道:“大王以為,太子真能修心向善嗎?”
劉誕微微笑道:“徐公以為呢?”
“恐怕很難。”徐湛之思索著。
劉誕幽幽道:“很多事,一旦開始,就很難回頭,太子就算想改,恐怕也由不得他。”
徐湛之疑惑道:“這是為何?”
劉誕道:“太子不犯錯,我那些哥哥弟弟們就算有心,也得藏起來,可太子行了這悖逆之事,我那些哥哥弟弟們,他們還能藏得住心思嗎?太子的處境,以后只會更加艱難。”
徐湛之恍然大悟。
劉劭的性子本來就改不了,如果別的皇子再緊逼,那劉劭絕對會再行悖逆之事,那時候,劉義隆就是再自負,恐怕也忍不了。
徐湛之壓低了聲音,道:“大王您才高德厚,武能安邊境,文能牧百姓,不為自己,就算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為了天下百姓,難道就不想爭一爭?”
劉誕道:“廢立大事,當由父皇圣裁。”
“這……”徐湛之嘆了口氣。
劉誕接著道:“我們只管做好自己份內之事就行了。”
“嗯?”徐湛之悟到了劉誕的意思。
劉義隆之所以能登基,不就是因為徐羨之他們廢昏立明嗎?
劉義隆現在不想廢劉劭,也是怕劉義符的事在劉劭身上重演,可若是事情真到了那一步,劉義隆也只能廢昏立明。
到時候,就看誰明了。
徐湛之念頭通達了,笑道:“大王高見。”
劉誕道:“不只是我要做好份內之事,徐公也請千萬做好您的份內之事。”
徐湛之又是一怔。
劉誕道:“您身為護軍將軍,有戍衛京師,選拔武將的職責,而領軍將軍身體不好,力不從心,千斤重擔在您的身上,還請徐公您,千萬慎之!”
其實,從一開始劉誕知道徐湛之退婚,卻不計較時,他心里就已經有了計劃。
首先,徐湛之雖然并不是一個十分可靠的盟友,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是劉劭上位,他們誰也活不了。
先前的徐湛之或許還有僥幸心理,但現在他已經看到了劉劭和劉濬書信里,把他稱為佞人,想要對他要除之而后快。
徐湛之已經沒有退路了,他甚至比劉誕更希望劉誕繼位。
其次,是徐湛之的地位。
徐湛之不只是尚書仆射,還是護軍將軍。
歷史上,劉義隆能被劉劭所弒殺,除了劉義隆自己要背大鍋外,還有兩個人也要背鍋。
一個是領軍將軍劉遵考,一個就是護軍將軍徐湛之。
領軍將軍,掌管禁軍,主要負責戍衛宮廷。
但劉遵考這領軍將軍,沒有一點才能也就罷了,他還為人殘暴,貪財好色,比劉劭好不到哪里去,禁軍在他的手下,不僅沒有戰斗力,還被劉劭滲透成了篩子。
而他之所以能做到領軍將軍,第一是因為他是劉裕的族弟,第二則是他還算忠。
剛才劉誕說他身體不好,純粹是客氣的說辭。
不過,劉遵考人不行,運氣卻不錯,歷史上劉劭殺進宮時,他剛好去豫州了。
而徐湛之這個護軍將軍,則掌管京師里除了禁軍以外的所有軍隊,負責選拔將領,戍衛京師,京城的戒嚴靠他,治安管理他也有份。
但是,他握著這么大的權力,劉劭在東宮調兵遣將,大宴多日,他竟然毫無察覺。
他被劉劭殺了以后,京師的戍衛部隊,很順滑的選擇投降劉劭。
當然,除了這兩個人外,還有一個人也有責任,那就是主要負責京師治安的丹陽尹。
不過,現在的丹陽尹是褚湛之。
褚湛之先后娶了劉裕的兩個女兒,他自己的女兒,則是劉濬的王妃,所以他的立場也很明晰,他是站劉濬和劉劭的。
劉劭政變后,他還是劉劭陣營的核心人物。
這樣一個人,不能說他有責任,畢竟,他已經是反賊了。
也就說,京師掌握武力的四股力量,劉遵考忠心劉義隆,但已經爛完了,靠不住,劉劭的東宮是鐵反賊,丹陽尹褚湛之附逆。
所以,真到了兵戎相見那一步,劉誕不能調大軍回來,那能逆轉危局的,還真只有徐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