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庫存控制:基于AI的科學庫存管理策略
- 秦璐
- 1527字
- 2025-07-07 13:56:44
前言
在全球供應鏈日益復雜、需求變化加速的背景下,庫存優化已經成為企業運營的核心挑戰之一。地緣政治沖突、突發災害以及市場波動等外部因素,使得供應鏈面臨中斷、交付延誤和成本壓力等難題。傳統庫存管理方法往往難以應對這些難題,導致庫存過高增加運營負擔,或庫存不足削弱企業的交付能力。因此,從全局視角優化庫存配置,提升供應鏈的靈活性和響應能力,已成為企業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在研究前沿方面,庫存優化的重點已經從單一企業的內部管理擴展至整個供應鏈網絡,越來越強調協同和系統性設計。多級庫存、周轉庫存和安全庫存的優化策略逐漸被企業廣泛關注,通過整合這些策略,企業能夠在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有效控制成本。然而,在當前的實踐中,企業在系統化庫存優化工具的應用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許多企業缺乏全面的庫存優化框架,尤其在應對供應鏈波動、需求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方面,仍面臨操作層面的挑戰。
實踐中的庫存優化工具和方法正朝著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未來趨勢是將數據驅動的決策與系統化的優化模型相結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應用集成化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實時監控等技術,提高庫存管理的精準性和效率。但仍有許多企業的庫存優化還停留在局部改進階段,系統化應用尚未普及。未來,供應鏈庫存優化將更加強調工具的集成化,企業將需要采用更高效的協同機制和智能化工具,提升全局應對能力。
與此同時,供應鏈庫存優化對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隨著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企業需要具備供應鏈庫存優化系統思維、數據分析和技術整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些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基礎的庫存管理技能,還要具備跨領域的知識,能夠運用先進工具和方法進行精準的庫存決策,并在應對不確定性時具備前瞻性的戰略眼光。
從2020年開始,我的團隊基于商業供應鏈優化軟件Supply Chain Guru開發了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供應鏈庫存優化課程,截至2024年7月,這些課程已被幾十所高校采用,是第二屆到第四屆全球供應鏈建模大賽的推薦學習課程,至今已有幾萬名學生從中受益。除課程之外,大家迫切需要相應的學習和參考圖書。為此,繼2024年初出版的《供應鏈網絡設計與優化》之后,《供應鏈庫存控制:基于AI的科學庫存管理策略》也與讀者見面了。
如果說物流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庫存就是隱藏在海面下的冰山。供應鏈庫存優化十分復雜,具有全局性、系統性和動態性的特點,從需求預測、補貨策略、庫存分布到信息協同、風險控制,庫存的每一個決策點都隱藏在若干關系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形成了庫存優化研究的若干分支。如果不了解庫存,可以說就沒有真正理解供應鏈。本書力求從供應鏈全局性和庫存優化理論系統性兩個維度,闡述供應鏈庫存優化的理論和方法,提供一套具有前瞻性、系統性、實操性的庫存優化框架,避免讀者陷入學習庫存優化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困境。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中國圓桌會議發起人兼首席代表王國文先生,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李剛秘書長,教育部普通高校物流教指委副主任何明珂教授,北京絡捷斯特公司副總經理蘇兆河先生,LLamasoft智模軟件公司的余立滔先生、原解決方案總監丁平先生,他們都是中國供應鏈庫存優化方法落地應用的推動者。感謝我的研究團隊——楊倩倩、趙祎、聶曉倩、彭婉瑩、車葛格、任曉萌嚴謹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成功完成了供應鏈設計與優化系列課程的開發,為本書的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最后要感謝我的家人,當我無法與他們共享周末和節假日時,他們給予了理解和支持,感謝他們為我精心挑選墨水屏顯示器,以保護我長時間工作的眼睛。正是源于大家的鼓勵和幫助,本書終于得以問世。
期待讀者反饋寶貴意見,讓我們一起為中國供應鏈庫存優化與發展貢獻一點力量。
秦璐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