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要我說,中村先生該直接改名叫‘約翰·中村’
- 重生昭和:我在東京當文豪
- 養豬有出息
- 2090字
- 2025-08-05 05:21:12
當柏村謙助駕駛著黑色汽車出現在日比谷公會堂外時,門口聚集的記者群瞬間騷動起來。
“是柏村家的車!”這一聲呼喊如同投石入水,瞬間激起千層浪。
數十名記者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般蜂擁而上,盡管車窗采用了特殊的茶色玻璃,從外部幾乎看不清車內情況,但記者們依然將相機舉起對著車內拍個不停,鎂光燈依然此起彼伏地在車窗上炸開一片刺目的白光。
車外傳來的叫喊聲一浪高過一浪:“津島先生!請問您對文壇的指責作何回應?”“小山小姐!您和津島先生是什么關系?”車身被擠得微微晃動,寸步難行。
車內,柏村謙助握住方向盤的手逐漸收緊,鏡片后的眼睛瞇成一條線。他重重按響喇叭,聲音卻完全淹沒在外面的喧囂中。
“這群鬣狗...”他低聲咒罵,卻又不得不佩服這些記者的職業敏感——他們竟能一眼認出這輛不常露面的私家車,而且非常確定津島修治和小山初代也在這輛車上。只怕是,從他駛出柏村府邸開始,就一直有眼線在尾隨了。
副駕駛的藤原美智子死死攥著安全帶,指甲幾乎要嵌入真皮座椅。透過模糊的車窗,她能看到外面記者們扭曲變形的面孔,那些張大的嘴巴和瞪圓的眼睛像極了浮世繪中的妖怪。
后座上,小山初代的手指不自覺地絞緊了白色連衣裙的裙擺。每一次閃光都讓她的睫毛輕輕顫動,像受驚的蝶翼。津島修治感受到她身體的僵硬,不動聲色地挪動位置,用身體為她擋住最密集的閃光燈群。“別看外面,”他低聲說,“看著我。”他捧起她的臉,讓她直視自己的眼睛,“記住,無論發生什么,我們都在一起。”
直到安保人員揮舞警棍清出通道,車輛才得以緩緩駛入內部停車場。
三樓的會場內,清少納言和山崎宏早已在簽到處嚴陣以待。清少納言今天難得地穿著素色和服,頭發規整地挽起,正一絲不茍地核對入場名單;山崎宏則不斷調整著簽到簿的角度,確保每個簽名都落在完美位置。
會場內,記者們正忙著搶占最佳拍攝位置。《東京新聞》的攝影記者跪在第一排,反復調試著鎂光燈的角度;《讀賣新聞》的資深記者正忙著翻看著提問筆記,不時用鉛筆添上幾筆。
學生區早已坐滿,東大的學生代表激動地低聲交談:“終于可以見到津島學長了,他是我的偶像。”“那篇《如是我聞》毫不留情的撕開了文壇大佬們虛偽的假面,他是在用生命反抗那些文壇霸權的老頑固!”而角落里,幾個早稻田的學生則滿臉不屑:“不過是個嘩眾取寵的投機分子罷了。”
文學領域代表區域顯得格外空曠。只有井伏鱒二叼著煙斗安靜地坐在前排,身旁是上次在《吉川賞》評審會上力挺《斜陽》的小林真紀子。其余幾個座位全都空著,椅背上的名牌在燈光下泛著冷光——志賀直介、北條雪彥、中村光夫...這些文壇大佬的名字整齊排列著,卻無人落座。
三天前,津島修治親手給這些文壇“老頑固”寫下的邀請函,正是對那些躲在報紙專欄背后放冷箭的“文壇權威”最直接的挑釁。
而今天,這些“文壇泰斗“們用最傳統也最傲慢的方式回應了這場挑戰——集體缺席。那些空蕩蕩的座椅比任何惡毒的書評都更具殺傷力,它們像一排整齊的墓碑,無聲地宣告著主流文壇對這個“離經叛道者“的集體放逐。
此刻,離開場只剩五分鐘,會場大門被猛地推開。中村光夫的助理——一個穿著皺巴巴進口西裝的中年男人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腳下锃亮的盟軍將校皮靴踩得木質地板咚咚作響。
路過簽到處時,他故意撞翻了桌面上的墨水瓶,墨水瞬間在清少納言素色的和服裙擺上暈出大片墨痕,“抱歉啊,”他拖長聲調,毫無誠意地用夾雜著英語的日語道歉,“我們這些給大人物跑腿的,就是so clumsy。”
清少納言恨不得當場給他個過肩摔,但是想到津島修治面對的惡劣輿論氛圍,還是強忍下了怒火。
男人徑直走向中村光夫的預留座位,重重地坐下,從公文包里掏出一疊文件摔在桌上。最上面一頁赫然印著《關于〈斜陽〉文學價值存疑的十八個論點》的標題。他環顧四周,故意提高音量:“中村先生正在盟軍司令部與文化顧問共進早餐,所以派我來‘觀摩學習’。”
小林真紀子冷笑一聲,將文件推回他面前:“中村先生的‘進步’姿態真是令人嘆服。”她嘴角噙著冷笑,“不僅文章里充斥著‘革新’‘民主’這類字眼,連行程安排都要與占領軍保持同步。這般身體力行,想必很快就能獲得文化勛章了?”
助理的臉色頓時鐵青,正要發作,井伏鱒二慢悠悠地吐著煙圈:“說起來有趣,前日中村君在《朝日新聞》的訪談里,把都吉川晃司比作‘封建余孽’了。”他瞇著眼睛,故意模仿著諂媚的語氣,“照這個標準,他戰前寫的那本《東亞文學論》,豈不是該當眾切腹謝罪?”
會場后排突然傳來一聲嗤笑:“要我說,中村先生該直接改名叫‘約翰·中村’,再給《文藝春秋》寫篇《論日本文學的美國化道路》,保管能去華盛頓領獎。”
助理猛地站起來,正要反駁,手中的鋼筆卻不慎滾落在地。他彎腰去撿時,后腰別著的英文版《民主化文學指南》小冊子“啪“地掉在地上,封面上還印著盟軍司令部的徽章。會場里頓時爆發出一陣哄笑。
就在哄笑聲達到頂點時,柏村謙助突然起身離席,穩步走上發言臺,他手中的鋼筆“咔嗒“一聲敲在麥克風上,金屬震顫聲瞬間壓過全場的嘈雜。
“諸位。”他推了推金絲眼鏡,鏡片反射的寒光掃過會場,“如果鬧劇演完了,現在該讓今天的見面會回歸文學正題了。”
全場驟然安靜,攝影記者們如夢初醒般架起相機,鎂光燈在沉默中接連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