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長袖善舞
- 影響中國學生的經典成語故事之三
- 鄭成剛編著
- 559字
- 2015-03-31 16:22:16
【釋義】比喻善于鉆營。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戰國末期,范雎任秦國的相國,在任職期間,他幫助秦昭王澄清吏制,理財安邦,精兵強政,使秦國迅速走上了富強的道路。但后來,引薦他的王稽犯罪被殺,而他舉薦的將領鄭安平在攻打趙國時投降了趙國。秦昭王雖然沒追究范雎的責任,但范雎很慚愧,甚至想辭官退隱。
此時,燕國的辯士蔡澤聽說了這一情況,便風塵仆仆來到秦國。蔡澤托人求見范雎,對范雎說:“相國,我聽說你有退隱之心,這是十分明智的。你只有激流勇退,才能保住一生的榮耀。不然的話,就會遭到災禍。縱觀秦國的歷史,這樣的例子很多。商鞅為秦孝公制定了法律,富國強兵,功勞極大,最后被處死;大將白起馳騁疆場,立下無數戰功,但結果被迫自殺。而橫觀周邊國家也是這樣,楚國名將吳起被楚王肢解而死;越國的名相文種為越國強盛付出了無數辛勞,使越王報了夫差之仇,但最后兔死狗烹,死于越王之手。”
范雎認為他講得很有道理,同時他知道秦昭王對自己也不滿意,便決心聽從蔡澤的話,辭去相國的職務,并把蔡澤推薦給秦王,過了幾天,蔡澤便在范雎的引薦下見到了秦王。蔡澤長袖善舞,滔滔不絕地講了一通,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安撫民眾,秦昭王聽后很滿意,非常佩服蔡澤的才能,便拜他為客卿。范雎趁機以看病為由,要求辭職回鄉。范雎堅持讓蔡澤為相國,幫助秦昭王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