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自圓其說
- 讓大明重新偉大
- 月麒麟
- 2123字
- 2025-07-15 09:00:00
廳堂當中,徐溥的臉色不變。
其他的一干清流,卻隨著劉健的一番話,再次開始低聲議論起來。
很顯然,劉健的說法雖然溫和了一些,但是,核心的觀點仍然是和湯鼐一樣,覺得應該將斗倒內閣,作為眼前最主要的內容。
至于李文祥,明顯是可以往后排的。
甚至于,如果往某些不好說出來的方向猜測的話,其實這個時候,李文祥真的被貶,或許反而是最有利的。
因為就像剛剛眾人說的那樣,因言罪人,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這會被視為是阻塞言路的一種象征。
尤其是內閣這次,動用了革除功名這樣,動搖了士大夫立身基礎的手段。
試想一下,如果以后官員上諫,動輒就要被逐出官場,那么,以后誰還敢再進諫呢?
某種意義上來說,李文祥這事如果真的落到了實處,那么,反而會引起言官對內閣的同仇敵愾。
當然,這樣的話,說是不能說的……畢竟,在場的各位都是‘清流’嘛。
所以事實上,如今在場的人觀點基本上就已經清楚了,李東陽等人主張,應該盡全力論救李文祥,不能讓內閣就這么肆無忌憚的打壓科道。
而劉健等人則是主張,要集中科道的全部力量,死咬著李孜省一黨不放,盡全力斗倒內閣。
兩種觀點一個相對保守,一個則相對激進。
眾人議論一陣之后,很快便看向了上首的徐溥。
毫無疑問,這種時候,他這個和劉健在清流中有同樣號召力的東宮舊臣,是最能夠一錘定音的。
然而,徐溥卻似乎在思索著什么,并沒有立刻開口說話,直到眾人都有些不耐,打算開口詢問的時候,他才突然把目光看向了側旁始終沒有說話的謝遷身上。
“謝諭德,我記得前些日子,你上了一份奏章,是關于陛下選納二妃的?”
謝遷一愣,沒想到徐溥會突然提起這件事。
在場眾人也感到一陣意外,不僅僅是意外徐溥突然轉了話題,更意外的是……
“選妃?”
監察御史向榮忍不住問道。
“徐侍郎,這選妃是怎么回事,如今國喪尚未結束,難道說,陛下便急著要選秀了嗎?”
一時之間,眾人也紛紛皺了眉頭。
要知道,雖然天子有以日易月的禮制,但是,再怎么說,老爹剛死,兒子就急著選秀,這名聲也不算好聽。
眾人紛紛看向了謝遷,見狀,后者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連忙解釋道。
“諸位不要誤會,選秀之事確有,但并非陛下之意,而是宮中有宦官上奏,以為按照慣例,冊立皇后時當同冊二妃,但陛下后宮當中,如今只有太子妃一人,故而請奏預選女子教習禮儀,待守喪之期滿后,再行冊封二妃。”
這話一出,眾人的神色舒展了幾分,然而,劉健卻仍是皺眉,道。
“即便是預選女子,也太著急了些,天子已然大婚,中宮既備,何必急于遴選六宮,陛下如今未滿雙十,便縱是為了廣衍皇嗣,待守喪之期滿后,再行選秀,也完全來得及。”
謝遷點了點頭,道:“劉詹事所言甚是,所以,我當時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后,便已然上奏,懇請陛下不可聽信小人之言,有自損名譽之舉,疏入之后,陛下也有朱批,言宮中暫無選秀打算。”
將事情簡單解釋了一番,謝遷語氣停了停,略有些疑問道:“徐侍郎此時問起此事,可是想到了什么?”
徐溥搖了搖頭,道:“沒什么,只是剛剛劉詹事提起李孜省一黨,讓我想起,此前朝上,陛下將此事交給了司禮監和錦衣衛調查。”
“而近些日子,司禮監新提拔了兩個管事太監,其中提督東廠的楊鵬,當年似乎和大太監汪直有所牽連,我擔心……”
對于眼下的朝堂眾臣來說,他們的心思全都放在傳奉官和李孜省一黨上,所以,對于后宮發生的事情,關注的不算多。
但汪直的名聲,他們卻是都知道的。
盡管,和汪直有所牽連,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這個名字一出,眾人還是忍不住一陣皺眉。
劉健這個時候也開口道:“我想起來了,這個楊鵬,之前似乎是御用監少監,當年汪直還在京城的時候,他曾經跟隨過汪直。”
聞言,眾人先是一愣,旋即也皺起了眉頭。
尤其是謝遷,他擰眉思索了一陣,忽然一拍大腿道:“我也想起來了,不僅是楊鵬,陛下剛剛提拔的另一個提督太監郭鏞,就是此前向陛下上奏,請奏預選女子的那個宦官。”
隨著一道道‘線索’的浮現,眾人的心中似乎也覺得有何處不妥,但是,卻像有一層窗戶紙一樣,看的模模糊糊的。
就在這個時候,最開始說話的禮科給事中韓重的臉色,忽然變得有些奇怪,遲疑道。
“聽諸位這么說,我也想起來了一件事……”
于是,眾人的目光紛紛朝他匯了過來。
見狀,韓重遲疑著開口道:“就在前兩日,宮中傳下旨意,說尊奉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儀典,和冊封皇后的儀典不宜并行,故命禮部重新更定儀注呈上。”
“當時禮科的一眾同僚,便覺得有異,因為詔書中只說了不宜并行,并未細說緣由,但既是宮中有命,又不違禮制,故而禮科也并未提出異議。”
“如今聽諸位所言,我才忽然想起,這會不會,和方才謝諭德所說的,有內宦請預選女子有關?”
他這番話,便如石子投入湖面一般,頓時掀起一陣漣漪。
“定是如此。”眾人當中,湯鼐的脾氣最為急躁,當下便霍然而起,道:“如此看來,定是陛下受了宮中內宦蠱惑,意欲喪期選秀。”
“說不定,這其中還有內閣的手筆,他們必是想要仿效當初先帝在時,宮內宮外聯合起來,蒙蔽君上,蠱惑陛下,當真是豈有此理!”
劉健此時也眉頭緊皺,神色有些不定:“這么看的話,這個時候,陛下重用楊鵬和郭鏞,的確是個值得警惕的信號,這些宮中宦官,向來和李孜省等方士,還有萬安等奸佞之徒沆瀣一氣。”
“若是陛下當真被他們蠱惑,那么,這段時間對傳奉官和李孜省一黨的處置,一直遲疑不決,也就能夠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