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烈焰重生 殘魂新生

  • 玄功妄念錄
  • 暗線追蹤
  • 3376字
  • 2025-07-11 21:43:34

大火熄滅的第七日,臨清城的晨霧還未散盡,譚福就蹲在焦黑的靜室廢墟前,用竹篩子篩著燒殘的木屑。他的老花鏡滑到鼻尖,瞇著眼睛翻找——這是譚晉玄昏迷前交代的事:“若能在灰燼里尋著半塊玉,便收著;尋不著,便罷了。“

竹篩子“咔嗒“一聲磕在碎磚上,驚飛了幾只麻雀。譚福直起腰,捶了捶酸痛的后背,目光掃過那堆焦土。從前這里是少爺的靜室,墻上掛著《松鶴圖》,案頭擺著汝窯筆洗,連門檻都是雕著蓮花紋的青石板。如今只剩幾截黑黢黢的房梁,像被折斷的肋骨戳在瓦礫里。

“少......少爺?“

他突然打了個寒顫。那聲音太輕了,輕得像片落在瓦當上的葉子。譚福猛地轉身,竹篩子“當啷“掉在地上,篩底的碎木屑濺了滿膝。

焦土中央,不知何時多了個人影。

那人背對著他,穿著件半舊的青布短打——是譚福昨夜剛縫好的,領口還帶著線頭。他的頭發焦黑蜷曲,沾著草屑貼在頭皮上;臉上的水泡已經破了,結著暗紅的痂,卻掩不住那雙眼睛——清得像雨后的井,亮得能照見人影。

“阿晉?“譚福的聲音發顫,踉蹌著撲過去。他不敢碰,只敢蹲在人影旁,用袖口擦了擦對方臉上的灰,“真的是你......真的是你......“

譚晉玄轉過臉,唇角扯出個淡笑:“福伯,我餓了。“

這聲稱呼讓譚福鼻尖發酸。兩年前他第一次見少爺時,對方還是縣學里最有名的才子,連仆役都尊稱“譚公子“。后來迷了心竅,連他這個從小抱大的老仆都疏遠了,如今倒又喚回“福伯“——倒像回到了十歲那年,少爺發疹子,他守在床頭喂藥,少爺也是這樣軟聲喚他。

他從懷里摸出個油紙包,是昨夜煮的紅薯粥,還溫著。譚晉玄接過去,指尖觸到粗陶碗的溫度,突然頓住:“福伯,我的手......“

譚福這才注意到,少爺的手背布滿網狀的疤痕,像被火舌舔過的樹皮。他鼻子一酸,想說什么,卻被譚晉玄用眼神止住。

“不疼。“譚晉玄舀起一勺粥,吹了吹,“比當年在終南山挨的餓輕多了。“

譚福一怔。終南山的事,少爺從未提過。他只知道三年前少爺跟著個玄真子上了山,回來時就瘋瘋癲癲的,總說看見“紅眼睛的鬼“。后來請了縣里的郎中,說是中了邪,喝符水、扎銀針,都不見好。直到那場大火......

“喝吧。“譚晉玄把碗遞過去,“涼了就不好喝了。“

譚福捧著碗,突然發現少爺的手腕上多了道紅繩。繩結是活扣,編得歪歪扭扭,像是臨時系的。他伸手去摸,譚晉玄卻躲開了,低頭盯著自己胸口的疤痕——那里原本有塊淡黑色的印記,如今只剩片粉白的皮膚,像被撕掉了一層皮。

“那東西......燒干凈了。“譚晉玄輕聲說,“可我總覺得,它還藏在什么地方。“

譚福沒接話。他想起昨夜守夜時,少爺突然從床上翻起來,盯著窗外的老槐樹喃喃:“樹杈上的紅綢......是血養的。“可天一亮,他又像沒事人似的,蹲在廢墟里幫他撿燒殘的木料。

“福伯,咱們什么時候走?“譚晉玄突然問。

譚福手一抖,粥碗差點摔了:“少爺......不是說等傷好了再走?你這身子骨......“

“不打緊。“譚晉玄扯了扯身上的短打,“我在廢墟里翻出件沒燒壞的夾襖,裹上能擋風。“他指了指墻角的破木箱,“還有雙舊布鞋,鞋底納得厚,走山路不硌腳。“

譚福望著他清亮的眼睛,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冬夜。那時他還是個小乞兒,在雪地里凍得發抖,是譚老爺把他撿回家,給他灌了碗姜湯,說:“以后你就叫譚福吧。“后來譚老爺去世,少爺譚景行把他當親兄弟待,帶他去看燈市,給他買糖人,說:“福伯,等我中了官,給你蓋個大院子。“

可后來呢?少爺中了秀才,中了舉人,卻在放榜那日被玄真子拐上了山。再后來,他瘋了,醒了,燒了宅子,現在又要走了。

“明日辰時出發。“譚福抹了把臉,“我收拾了包袱,藏在灶房的米缸里。盤纏......是少爺藏在房梁上的銀錠,我拿了一半,剩下的......“

“全帶上。“譚晉玄打斷他,“福伯跟了我半輩子,該享享清福了。“

譚福沒說話。他彎腰撿起竹篩子,繼續篩那些燒殘的木屑。篩著篩著,指縫間突然觸到塊硬邦邦的東西。他湊近一看,是半塊玉——焦黑的玉面還沾著血漬,隱約能看出“玄真“二字。

“少爺!“他捧著玉跑過去,“找到了!“

譚晉玄接過玉,指尖剛碰到玉面,就像被火燙了一下。他望著玉上的紋路,突然笑了:“原來它在這兒。“他把玉塞進譚福手里,“收著吧,算是個念想。“

譚福捏著玉,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廢墟里發現的青銅燈盞。燈身刻著云紋,燈芯處有焦黑的殘燼。他本想問問少爺,可看對方那副輕松的模樣,終究沒開口。

次日清晨,譚福套好馬車。他給少爺裹了件灰布斗篷,又往包袱里塞了兩個烤紅薯,說路上餓了吃。譚晉玄站在門口,望著那輛熟悉的青布馬車——兩年前他就是坐著這輛車進的城,那時他穿著繡金的儒生長衫,譚福扶著他下車,說:“少爺,縣學的夫子們都在等你。“

“走吧。“譚晉玄坐上車,拍了拍身邊的位置。

譚福搓了搓手,剛要翻身上車,卻見少爺探身過來,從懷里摸出個油紙包:“福伯,這是我在廢墟里找到的。“油紙包里是塊芝麻糖,已經碎成了渣,“你嘗嘗,甜的。“

譚福接過來,放進嘴里。芝麻的香混著焦糊的甜,直往喉嚨里鉆。他突然想起,十年前少爺中了秀才,他煮了碗酒釀圓子,少爺也是這樣,把最大的圓子夾到他碗里,說:“福伯,你也該甜一甜。“

馬車緩緩駛出城門。譚福坐在車轅上,望著漸漸遠去的城墻。晨霧里,老槐樹的影子投在地上,像極了當年靜室里那盞青銅燈的輪廓。

“福伯,前面有片桃林。“譚晉玄的聲音從車里傳來。

譚福勒住韁繩。四月的風裹著花香撲來,桃枝上的花苞正欲綻放,像綴滿了粉色的云。譚晉玄掀開車簾,望著那片桃林,突然笑了:“福伯,我想起縣學后面的桃林了。那年春天,我和同窗們去踏青,有個姑娘掉了支簪子,我幫她撿......“

他的聲音漸低。譚福知道他想起了什么——那個戴珍珠簪子的姑娘,是少爺的未婚妻。后來少爺迷了心竅,退了婚,姑娘哭著說:“景行,你變了。“再后來,姑娘嫁了個商人,去年在城門口遇見過,懷里抱著個胖娃娃,見了少爺卻像沒看見似的。

“福伯,你說......“譚晉玄望著桃林,“人這一輩子,怎么就像場夢?“

譚福沒說話。他想起少爺在靜室里燒的那場火,想起那夜少爺坐在廢墟里說:“原來被燒過的樹,更容易抽新芽。“他伸手拍了拍馬背,說:“少爺,前面有個茶棚,咱們歇歇腳?“

茶棚里坐著幾個挑擔的貨郎。譚福買了壺茶,又切了盤醬牛肉。譚晉玄捧著粗瓷碗,喝得津津有味。茶棚外有只花狗,搖著尾巴討食,譚晉玄摸出塊芝麻糖,放在手心里。花狗湊過來嗅了嗅,舔了舔他的手,又跑開了。

“福伯,你看。“譚晉玄指著花狗,“它不認生。“

譚福望著他清亮的眼睛,突然說:“少爺,你變了。“

“嗯?“

“以前你總皺著眉,像塊凍硬的石頭。現在......“譚福比劃著,“像塊化了的冰,能看見底下的水。“

譚晉玄笑了。他摸出那半塊玉,在陽光下看了看。玉上的“玄真“二字已經模糊,卻泛著溫潤的光。他想起昨夜做的夢——夢里他站在大火里,玄真子站在對面,臉上不再是道骨仙風,而是青面獠牙。玄真子說:“你燒了我,便要受萬劫之苦。“他說:“那就受吧。“玄真子的手剛要碰到他,火焰突然騰起,把一切都燒成了灰。

“福伯。“譚晉玄把玉收進懷里,“等咱們到了新地方,我想開個書院。教孩子們讀書寫字,也教他們......“他頓了頓,“教他們別信那些虛的。“

譚福一怔:“書院?“

“嗯。“譚晉玄望著遠處的青山,“我看過太多像我這樣的人了——被功名迷了眼,被欲望啃了心,最后落得個家破人亡。“他摸了摸自己的胸口,“我要告訴孩子們,真正的道,在腳下,在心里,不在那些燒人的符里,不在那些騙人的經里。“

譚福突然哭了。他抹了把臉,說:“好,等咱們安頓下來,我就去村里招學生。你教他們讀書,我給他們做飯。“

馬車繼續前行。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在青石板路上。譚晉玄靠在車壁上,望著天邊的火燒云,突然想起那場大火。他記得火焰舔過房梁時的噼啪聲,記得譚福撞門時的哭喊聲,更記得自己在灰燼里醒來時,聽見的那聲風鈴般的笑聲——那是他自己的聲音,是劫后余生的、清清白白的、屬于自己的聲音。

“福伯。“他輕聲說,“我好像......終于醒了。“

譚福擦了擦眼睛,把韁繩往手里緊了緊。前方的山路蜿蜒曲折,可他知道,只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總能走到有光的地方。

暮色漸濃時,他們在一處山腳下停了車。譚福卸了馬,譚晉玄蹲下來,捧起一把泥土。泥土里混著草籽和碎石,帶著潮濕的涼意。他把泥土貼在臉上,笑了:“福伯,這里有山,有水,有樹。以后,就叫'新生村'吧。“

譚福望著他眼里的光,重重地點了點頭。山風掠過,吹得他鬢角的白發輕輕揚起。遠處傳來布谷鳥的叫聲,一聲接一聲,像是在應和他的名字——新生,新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南宁市| 哈尔滨市| 定安县| 延津县| 将乐县| 色达县| 巴里| 北川| 锦屏县| 依兰县| 凤冈县| 福贡县| 裕民县| 沁源县| 嘉禾县| 姚安县| 达日县| 东光县| 上饶市| 普宁市| 宜川县| 理塘县| 高要市| 米易县| 宁津县| 望江县| 武山县| 汉阴县| 政和县| 当涂县| 屯留县| 施甸县| 保靖县| 根河市| 福贡县| 寿宁县| 石阡县| 怀安县| 台安县| 屏边|